第211章 登岛计划

夜已深,工厂二楼的灯光迟迟未熄。

陈舟静静站在储物间内,注视着木架上的物品——

那是5月1日及后续送来的几件奖励。

其中包括五套没有标识的多功能作战制服。

虽然这些作战制服上面没有任何能证明其出处的标识,但它们的设计思路却暴露了其来源,有股浓重的美利坚味儿。

五套制服均为双面迷彩,正面是适用于丛林的绿色数码迷彩,反面则是适用于沙漠的棕色迷彩,可以适应不同作战环境。

其材质均为耐磨的尼龙纺纱面料,陈舟估计这种特制的作战服内部应该还有对红外线隐蔽设计,不过在这个时代,这种设计完全无用。

作战制服还配备了用于防水防晒的防风雨披、防水军靴,以及绿色贝雷帽和钢盔盔罩。

其中钢盔盔罩带有可拆卸迷彩罩,用以防蚊防晒。

在作战服旁边,摆着的是两把美猎反曲弓。

这两把弓送来的时候是零件状态,如今已被陈舟组装成了完整的长弓,其配色为黑红,材质以木料、金属为主,搀杂一些现代复合材料。

与偏重竞技的反曲弓相比,美猎反曲弓的配件更简单,仅有箭台和皮毛减震器,并没有瞄具、平衡杆、响片等复杂配件。

尽管如此,在箭台的辅助下,美猎反曲弓的射速及精准度也远胜传统弓,兼具传统射艺的环境适应性和现代射箭技术的竞技性。

这两把弓一模一样,均可调整磅数,最低20磅,最高60磅。

随弓配备了箭袋和30支6.5直径的真羽箭,箭头原本是竞技箭头,杀伤力有限,如今已被陈舟更换为柳叶箭头。

不过二周年大礼包送来的柳叶箭头加在一起只有20枚,剩下10支箭用的是陈舟自制的箭头,平衡性不如柳叶箭头,但杀伤力毫不逊色。

美猎反曲弓放置在木架上,将视线移向另一边,能看到另几件装备——

四个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这几个夜视仪的设计比较落后,大约是1940到1950年期间的设计水平,其成像清晰,制作工艺简单,但有个致命弱点,就是红外探照灯的红外光会被敌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

且同后来的被动式热像仪相比,这些主动式红外夜视仪不具备透过雨、雾进行观察的能力,因此只适用于旱季,若到了雨季,即使戴上夜视仪,能看清的景象也很有限。

一小箱,整整40把多功能军刀,随箱还送来了两把刺刀。

所有军刀和刺刀的表面都涂了一层吸光涂料,若是在黑夜拔出,根本看不到刀刃,是名符其实的致命蛇蝎。

这些物品分别来自5月1日、16日及31日,还有6月30日。

当陈舟拿到这些装备的时候,脑海里顿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打算挑选三个勇敢、身体素质强、忠诚且聪慧机敏的土著,在下午4点钟左右出发,直奔群岛而去,趁夜晚土著休息,劫掠一批土著俘虏,然后躲到群岛隐蔽处,待天明返回。

……

制定了大体行动方针后,陈舟便开始做准备工作。

要在天色昏暗的情况下穿梭于海上,指南针和熟悉海上环境的驾船者是必不可少的。

海上辨别方向的工具,陈舟从船长室和大副室收集到了不少,他还有一些现代便携指南针,也能派上用场。

至于熟悉通往群岛航线的人,他也老早挑好了目标。

……

在近八个月之前,刚俘虏土著不久,陈舟便旁敲侧击,了解到了各个土著的经历。

原本他心中最合适的人选是斑马。

这家伙在土著部落之中地位较高,而且身体素质好,作为“小领导”,也曾带领土著们往返于各个岛屿之间,对海上环境称得上熟悉。

那时陈舟还认为斑马性格忠厚老实,值得信任。

后续渐渐了解到这人朴实外表下隐藏的真实本性,陈舟果断放弃了斑马。

登岛俘虏土著期间,直接或间接暴露的秘密太多,有些事不能让斑马知道,比如陈氏步枪,比如子弹和火药的秘密,还有最重要的——他的真实目的。

如果“神”并非无所不能,也需要人的帮助,那么“神”就不再值得敬畏了。

……

除斑马外,土著中还有个陈舟早已敲定的人选。

那人名叫科苏,身材较为瘦小,长相在土著中也算丑陋那一级别的,即使同为俘虏,他也享受不到“老乡”的待遇,总被人疏远。

陈舟观察到了这人独特的处境,便让星期六和星期日频繁与科苏接触,并展示他的好意。

很快,科苏就被培养成了“间谍”,负责混居于所有土著中,打探每个人的动向。

俘虏土著初期,所有土著都住四人间的时候,陈舟所了解到的大多数信息都来自于科苏。

不过到后期分成两人间乃至分成单间后,科苏监督土著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但出于一直以来的习惯,他还是会定期向星期六汇报情况,偶尔也会跟陈舟见一面。

……

别看科苏其貌不扬,其实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水手,且潜水技术一流,方向感强,曾经多次作为“划船手”跟随独木舟出海。

陈舟认为他可以作为“三人小队”的眼睛,负责引领方向。

而且科苏还有一点与斑马不同,因为相貌丑陋,他自小在部落中就受尽欺辱。

来到岛屿,生活改变后,如果别人眼中曾经残酷的部落生活是噩梦,那在他眼中部落生活就是地狱。

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科苏比任何人都忠诚且钟爱于岛屿上的新生活。

陈舟相信,他是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因为这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

“三人小队”中的主力领导和进攻者,则由星期日担任。

说实话,到底要不要派出自己的左膀右臂,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任务,陈舟犹豫了很久。

如果想要避免蒙受损失的话,他的确可以任选两名土著,配合科苏登岛。

但选出的另两名土著不可能像星期日星期六那样值得信任,而且星期日掌握着火枪的使用方法,其他人却不可能这么早就拿到火枪。

没有了火枪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就算给土著金属兵刃,全身盔甲,他们能否以一敌百,从土著群集的岛屿上全身而退也是个未知数。

出于尊重,陈舟在做下决定的时候,认真询问了星期日的意见。

结果不出所料,这个好战分子老早就不满足于燧发枪打靶了,他做梦都想体验一下,用枪械杀人是什么感觉。

对于陈舟布置的任务,星期日表现得自信满满,甚至自信到有些狂妄的程度。

他坚信自己在作战时能拿出远超普通土著的战斗水平,这不仅是新生活、新知识带给他的信心,更是燧发枪,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带给他的勇气。

……

不过作为星期日亦师亦父的长辈,陈舟想的可没有那么乐观。

当星期日同意,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做陈舟的马前卒,为他卖命时。

本着对亲信负责的原则,陈舟开始了他提前制定的训练计划。

其中既包括新式武器——陈氏步枪的使用、维修与应急处理,也包括体能训练,格斗技巧训练,还有对土著的领导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等种种课程。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星期日基本没怎么在土著跟前露过面,始终待在工厂或者在远处林中的靶场,练习枪械、冷兵器和美猎反曲弓,有时候他还需要戴着夜视仪,在黑夜中练习射击。

……

待负责带路的“眼睛”和负责进攻的“爪子”都找好后,陈舟还需要挑选出一个负责帮忙的人。

其实“眼睛”这个位置,原本是由斑马担任的,科苏担当的是策应位。

待斑马被淘汰后,科苏当了眼睛,策应的人选就不好找了。

所幸土著总共也没几个人,加上科苏这个“间谍”,以及星期六对土著的了解,陈舟很快就挑出了一个合适的人——库鲁。

关于库鲁的信息很容易掌握。

知道这人心系老婆孩子,有救他们脱离苦海的意向后,陈舟就更好拿捏他了。

在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并将科苏和星期日拉进一个队伍后,陈舟最后才让星期六将库鲁找来谈话。

结果不出所料,得知自己还有可能见到妻儿一面,并且能将他们带到岛上,过幸福的新生活后,库鲁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欣然同意跟随星期日和科苏一起冒险,并且答应了陈舟,如果找不到他的妻儿,也会尽全力配合行动,不添乱。

……

陈舟在找人单独交流,述说具体细节时,跟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

看过许多战争片的狗血剧情,心里清楚人不可能总能保持理性,陈舟跟星期日交代的是——

一旦库鲁因为其妻儿表现出不遵从指挥,或者执意单独行动,要脱离队伍去找老婆孩子的意愿,星期日可以直接将其击毙,然后放弃任务,带领科苏返回。

陈舟不会让一名普通土著的不当行为害得自己损失一员大将,如有必要,他宁愿用库鲁和科苏的命换星期日的命。

当然,那只是最糟糕的情况。

陈舟相信,两名配合星期日的土著都是理智的人,他们可以分清利弊,更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手指抚过冰冷的军刺,关上储藏室大门,陈舟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从明天开始,两名土著将随星期日一起,进行体能训练,熟悉武器装备和登岛前后的注意事项。

而他则需要带领其他土著,造出一条足够可靠的大船。

这条船必须能承载15人,以便于将俘虏带回岛屿,陈舟还会在船上放一些食物淡水以及药物。

一旦迷航,或者抓来的俘虏在船上中暑,晕倒,这些东西就能救他们一命。

毕竟岛屿毗邻的不是非洲大陆,没有数量庞大的黑叔叔,陈舟还不能将土著的命视作草芥。

现在他处于“创业阶段”,前期积累的每一份劳动力都十分可贵,在这个雪球陷入正循环,越滚越大之前,陈舟必须得珍视能获取到的所有资源。

除承载人员和物资以外,陈舟对船的动力和坚固程度也有要求。

由于船上只有三个可以自由活动的人,靠划桨往返于两座岛屿肯定不太现实——

就算星期日三人耐力惊人,能硬生生划到小岛,估计也累得筋疲力尽,丧失战斗力了,这样必然会加大失败几率。

陈舟准备给船设计一个足够大且能够收起的风帆,同时配备船桨,船锚,这样有两种动力源,只要不遇上风暴和洋流,船只正常行驶还是没有问题的。

……

其实原来鲁滨逊所乘坐的那艘大船上的舢板就能满足陈舟的所有需求,奈何那条舢板自从丢在沙滩上,早就腐烂并被潮水冲走了。

而陈舟对设计船只,尤其是这样一条17世纪的木质帆船完全没有经验。

让他为三人小队制造一条“生命之舟”,他承担的压力着实不小。

……

不过万事都要从头开始,既然已经定下要执行计划,陈舟便没有放弃的理由。

回想刚开始挑战的时候,他对木工活一窍不通,只有一双手和贴吧老哥的设计图,就敢制造一条榫卯结构的木筏往返于船只与海岸搬运物资。

如今岛上除了各类专业木匠工具和帮忙的人手之外,材料物资一应俱全,甚至还多了几样电力工具。

只要研究好结构,哪怕用钢筋硬焊一个框架出来,陈舟都可以造出一条结实耐用的船。

在他心里,这事其实没那么难——

如果不是与星期日的性命息息相关,可能他根本不会有那么大压力。

……

曾经亲手拆解过鲁滨逊搭乘的那艘贩奴船,陈舟对木质帆船的结构还是有些了解的。

比如船体使用了何种木材,内部的龙骨大概是什么样子,在龙骨两侧的横向肋骨又是什么样子。

船壳拼接的时候用什么东西防水,木板用怎样的形状连接咬合得更紧密,桅杆和船帆怎么做,船锚的原理和最佳位置……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加上来自现代的工具,充足的人手,假以时日,制成一艘小型木帆船是板上钉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