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6章 贺叔育菜苗,给我家一部分
三月的风还裹着料峭寒意,窗台上的迎春却已绽出星星点点的黄。我蹲在厨房剥蒜,忽听见院门外传来竹筐蹭着地面的“沙沙”声,抬头便见贺叔挑着两只半旧的竹筐站在门槛外,蓝布褂子的肩头落了层薄土,额角却渗着细密的汗。
“丫头,刚从育苗棚里出来,给你家捎了些菜苗。”贺叔把竹筐往院里一放,弯腰掀开盖在上面的塑料布,青绿的菜苗顿时露了出来——番茄苗茎秆嫩得能掐出水,子叶像撑开的小绿伞;黄瓜苗顶着弯钩似的芽尖,沾着的水珠在阳光下亮得晃眼;还有辣椒苗,紫茎绿叶,透着股泼辣的劲儿。我忙擦了擦手上的蒜汁迎上去,指尖碰着菜苗的叶子,凉丝丝的,还带着育苗棚里潮湿的土腥味。
“贺叔,您这菜苗育得也太精神了!”我忍不住赞叹。贺叔嘿嘿一笑,伸手拨了拨番茄苗,指腹在茎秆上轻轻摩挲:“这可不是容易活的。从去年腊月选种就开始忙活,先把番茄籽泡在温水里催芽,水温得控制在二十五度上下,高了籽会烂,低了出芽慢。泡上两天,再捞出来铺在湿纱布上,放在暖和的炕头,早晚得翻一遍,怕芽尖闷坏了。”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小本子,翻开是密密麻麻的记录:“你看,正月十二出的芽,二月初移到育苗盘里,那时候得注意通风,中午棚里温度超过三十度就得掀膜,不然苗会徒长,茎秆细得像麻线,风一吹就倒。”
我凑过去看,本子上除了日期和温度,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哪个育苗盘种的是番茄,哪个是黄瓜,甚至标着“三月初五浇腐熟豆饼水”的字样。贺叔见我盯着本子看,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本子塞回口袋:“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记下来省得忘。你家那片小菜园,去年种的黄瓜结得少,今年我给你选的是‘津春四号’,抗病性强,结的瓜又直又嫩,炒着吃、凉拌都好。”
正说着,我妈从屋里出来,手里攥着块刚蒸好的红薯,塞到贺叔手里:“老贺,快尝尝,刚出锅的。你也真是,育菜苗多累人,还特意给我们送过来。”贺叔接过红薯,掰了一块塞进嘴里,热气顺着嘴角冒出来:“不累,育菜苗就跟养孩子似的,看着它们从籽长成苗,心里欢喜。再说,你家丫头小时候不还跟在我屁股后面,要摘我棚里的小番茄吃吗?”
这话勾得我想起小时候的事。那时候贺叔的育苗棚还是用竹竿搭的,塑料布上总沾着水珠,我总趁贺叔不注意,钻进去摘刚泛红的小番茄,酸得眯起眼,却还往嘴里塞。有一次不小心踩坏了两株黄瓜苗,贺叔也没生气,只是蹲下来把苗扶好,笑着说:“丫头,苗儿也会疼,下次要小心些。”后来他还特意给我留了几株长得壮实的番茄苗,种在我家院子的角落里,那年夏天,我家的番茄结得满枝都是,红得像小灯笼。
“那时候的番茄,味儿真浓。”我妈感慨道。贺叔点点头,又指着竹筐里的菜苗:“现在的菜苗,品种是改良过的,但育苗的法子没变。就说这辣椒苗,得先把籽放在高锰酸钾溶液里泡十分钟消毒,不然容易得猝倒病。移栽的时候,根上要带些原土,叫‘护根土’,这样苗儿移栽后不容易缓苗。”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株辣椒苗给我们示范:“你们看,这苗的根须得舒展,栽的时候不能太深,埋到子叶下面就行,浇定根水要浇透,不然根扎不牢。”
我和我妈听得认真,贺叔又接着说:“等过些日子,番茄苗长到三十厘米高,就得搭架子,黄瓜苗也要牵藤蔓。你们要是忙不过来,我过来帮你们搭。”我连忙摆手:“贺叔,不用麻烦您,我们自己来就行,您教我们方法就好。”贺叔笑了:“没事,邻里之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再说,看着你们把菜苗种活,结出菜来,我心里也高兴。”
说着,我们一起把菜苗搬到菜园里。贺叔蹲在地里,用小铲子挖了一个个小坑,间距都量得匀匀的:“番茄苗间距要留五十厘米,黄瓜苗留四十厘米,这样通风好,光照也足,不容易生病。”他一边挖,一边跟我们说每种菜的习性:“番茄喜欢阳光,得种在向阳的地方;黄瓜喜欢湿润,但不能积水,不然根会烂;辣椒耐不住寒,等过了清明再移栽最好,要是遇上倒春寒,还得盖层塑料膜保温。”
我和我妈跟着贺叔学,手里的小铲子总不听使唤,坑挖得要么深要么浅。贺叔耐心地帮我们调整,还手把手教我握铲子的姿势:“手腕要用力,铲子要斜着插进去,这样挖出来的坑才规整。”阳光透过树枝洒在地里,暖融融的,泥土的气息混着菜苗的清香,让人心里熨帖得很。
栽完菜苗,贺叔又帮我们浇定根水。他拿着瓢,沿着苗根慢慢浇,水顺着泥土渗下去,菜苗的叶子微微晃动,像是在点头。“浇完水,还得在根部盖层碎秸秆,既能保墒,又能防止杂草长出来。”贺叔说着,从墙角抱来一捆碎秸秆,撒在菜苗周围。我蹲下来,把秸秆摆得整齐些,指尖碰到湿润的泥土,忽然觉得心里满当当的——这菜苗里,藏着贺叔的用心,也藏着邻里间的温情。
中午,我妈留贺叔吃饭,炒了盘他去年送的辣椒做的辣椒酱,还炖了土豆炖鸡块。贺叔吃得香,一边吃一边说:“还是自家种的菜好吃,外面买的菜,总觉得少了点味儿。”我妈笑着说:“等过些日子,我们的菜苗长大了,结了菜,先给您送过去尝尝。”贺叔点点头:“好,好,到时候我再教你们怎么留种,明年你们自己就能育苗了。”
吃完饭,贺叔要走,我妈把一袋子刚蒸好的馒头塞给他:“老贺,拿着路上吃。谢谢你的菜苗,也谢谢你教我们这么多育苗的法子。”贺叔接过馒头,摆摆手:“客气啥,都是应该的。以后有啥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看着贺叔挑着空竹筐走远的背影,我蹲在菜园里,看着那些绿油油的菜苗。风一吹,菜苗的叶子轻轻摆动,像是在跟我打招呼。我忽然明白,贺叔送的不只是菜苗,更是一份心意,一份对邻里的牵挂。育菜苗的过程,看似简单,却藏着很多学问,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和细心,就像邻里之间的感情,需要用心呵护,才能长久。
下午,我按照贺叔教的方法,给菜苗盖了层碎秸秆。阳光照在菜苗上,泛着淡淡的绿光,泥土里透着湿润的气息。我仿佛已经看到,夏天的时候,番茄挂满枝头,黄瓜顺着藤蔓垂下来,辣椒红得像火焰,菜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那时候,我要摘最新鲜的菜,送给贺叔,也送给身边的邻居,让大家都尝尝这带着烟火气的味道,尝尝这邻里间的温情。
育菜苗的学问,不只是农业知识,更是生活的智慧。它教会我们,只要用心付出,就能收获希望;邻里之间,只要互相帮衬,就能温暖彼此。这份藏在菜苗里的情感,就像烟火气一样,温暖而实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