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4章 赵爷爷买早点,记着我爱吃的甜豆浆

清晨五点半的巷口,梧桐树影还浸在淡青色的雾里,早点铺的蒸笼就先冒出了暖白的气,裹着糯米的甜香、油条的油香,在晨光里织成一张软乎乎的网。我攥着书包带站在巷口的老槐树下,第三次踮脚往巷尾望时,终于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赵爷爷推着他的旧二八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两个印着蓝碎花的搪瓷缸,车后座的竹筐里还搭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正慢悠悠地朝这边来。

赵爷爷的头发比去年又白了些,额前的几缕总被晨风吹得贴在皮肤上,可他的脊背还是挺得笔直,就像他年轻时在巷口修自行车那样,从不弯腰。看见我,他先是把车停稳,粗糙的手在车把上蹭了蹭,才笑着朝我招手:“小囡,等急啦?今天豆浆熬得稠,多等了几分钟。”说着就从车把上取下一个搪瓷缸,缸口还冒着热气,他掀开盖儿,琥珀色的甜豆浆晃了晃,飘出的甜香里带着点黄豆特有的醇厚,一下子就把清晨的凉意冲散了。

我接过搪瓷缸时,指尖碰到缸壁,温温的热度刚好裹住指尖。这缸子我认得,是赵爷爷老伴儿在世时用的,缸身上印的“劳动最光荣”早就褪了色,边缘还磕了个小缺口,可赵爷爷总说“这缸子盛豆浆最香”。我吸了一口豆浆,甜意不齁,刚好漫过舌尖,还能嚼到几粒没磨碎的黄豆,沙沙的口感藏在顺滑的浆里,像藏了个小惊喜。“爷爷,今天的豆浆比上次还稠呢!”我含着豆浆含糊地说,赵爷爷听了,眼角的皱纹就挤成了一朵花,他从竹筐里拿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刚炸好的糖糕,外皮还脆得能听见“咔嚓”声:“知道你爱吃这个,特意让李师傅多裹了层糖霜。”

我咬了口糖糕,糖霜在嘴里化开来,甜得眼睛都眯起来。这时才注意到,赵爷爷自己手里的搪瓷缸里,装的是清清淡淡的咸豆浆,连个油条都没配,就啃着个白面馒头。“爷爷,你怎么不吃糖糕呀?”我指着他手里的馒头问,赵爷爷把馒头掰成小块,就着豆浆慢慢咽下去,才说:“我牙口不好,吃不了太甜太脆的,这馒头就豆浆,刚好。”可我记得,去年赵爷爷还能咬动李师傅家的脆麻花,怎么会突然牙口不好了?我还想再问,赵爷爷却话题一转:“快吃,一会儿上学该迟到了,今天豆浆要是没喝完,记得把缸子给我送回来,我还得用它盛明天的豆浆呢。”

我点点头,加快了吃的速度。赵爷爷就站在我旁边,双手背在身后,看着巷口来来往往的人。有骑着电动车送孩子的妈妈,有提着菜篮的奶奶,路过时都会跟赵爷爷打招呼:“老赵,又给小囡买早点啊?”赵爷爷总是笑着应:“是啊,孩子爱吃甜的,多喝点豆浆长身体。”我听着,心里暖暖的,就像手里的豆浆那样,温得能焐热五脏六腑。

等我吃完糖糕,把最后一口豆浆喝干净,赵爷爷才接过我递回去的搪瓷缸,仔细地盖好盖子,又挂回车把上。“书包带没系好,我给你系上。”他说着,就弯下腰,粗糙的手指捏着我的书包带,慢慢地系了个蝴蝶结。他的手指上有很多老茧,是年轻时修自行车磨出来的,蹭到我的手腕时,有点痒,却很舒服。“好了,快走吧,路上小心点。”赵爷爷直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点点头,转身往学校走,走了几步回头看,赵爷爷还站在原地,朝我挥手,晨光落在他的白头发上,像撒了层碎金子。

那天下午放学,我特意绕到巷口的修车铺,想把搪瓷缸给赵爷爷送回去——早上着急上学,忘了给他。修车铺的门是关着的,门上贴着张纸条,是赵爷爷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很工整:“今日有事,暂停营业。”我正站在门口发呆,隔壁的李奶奶提着菜篮回来,看见我就说:“小囡,找老赵啊?他今天去医院看牙了,说是牙床肿了,疼得厉害,昨天买早点时还跟我念叨,说怕今天不能给你买豆浆,特意提前跟李师傅说了,让他多熬点甜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来赵爷爷不是牙口不好,是牙床肿了。他早上明明疼得连馒头都得掰碎了吃,却还是笑着跟我说“牙口不好”,还特意给我买了最爱的糖糕。我攥着搪瓷缸,转身就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口腔科门口,刚好看见赵爷爷从诊室里出来,手里拿着药,脸色有点白。看见我,他愣了一下,随即又笑了:“小囡,你怎么来了?是不是缸子忘了拿?”

“爷爷,你牙床肿了怎么不跟我说啊?”我把搪瓷缸递给他,声音有点哽咽。赵爷爷接过缸子,用袖子擦了擦缸口,才说:“这点小事,跟你说干嘛,怕你担心。再说,我答应给你买豆浆,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啊。”他顿了顿,又说:“我问医生了,说过两天就好,等好了,我再给你买刚出锅的糖糕,让李师傅多裹点糖霜。”

我看着赵爷爷,眼眶突然就红了。赵爷爷没有儿女,老伴儿走了之后,就一个人住在巷尾的小房子里,平时靠修自行车过日子,生活过得很简朴。可他却总记着我的喜好,每天早上都提前去早点铺等甜豆浆,就算自己牙床肿了,也不耽误给我买早点。我突然想起,去年冬天,我感冒了,在家休息了三天,那三天早上,赵爷爷都把豆浆和糖糕放在我家门口的石阶上,缸子外面还裹着厚厚的棉布,怕豆浆凉了。等我病好去上学,赵爷爷还特意问我:“感冒好了没?要是还没好,我再给你买碗热粥。”

那天,我陪着赵爷爷回了家。他的家很小,却收拾得很干净,桌子上摆着他老伴儿的照片,照片旁边放着个小小的糖罐,里面装着水果糖,赵爷爷说:“这是你奶奶在世时爱吃的糖,我想着,你有时候也爱吃甜的,就留着,下次给你拿几颗。”我坐在椅子上,看着赵爷爷给我倒热水,心里满是感动。原来,真正的关心,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藏在每天的甜豆浆里,藏在记得你爱吃的糖糕里,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小事里。

从那以后,每天早上,我都会提前十分钟到巷口,帮赵爷爷把早点铺的蒸笼摆好,再跟他一起等豆浆熬好。赵爷爷还是会给我买甜豆浆和糖糕,我也会把妈妈做的包子带给赵爷爷,让他也尝尝咸鲜的味道。有时候,李师傅会多炸几根油条,送给我们,我们就坐在早点铺的小桌子旁,喝着豆浆,吃着油条,聊着巷子里的事,晨光落在我们身上,暖融融的。

有一天,赵爷爷突然跟我说:“小囡,我教你修自行车吧,以后要是你的自行车坏了,自己就能修了。”我点点头,跟着赵爷爷学修自行车。他的手很巧,就算牙床还没完全好,说话有点漏风,可教我修自行车时,却很认真。他会把每个零件的名字都告诉我,会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拧螺丝,怎么补轮胎。我学得很慢,有时候会把零件装错,赵爷爷也不生气,只是笑着说:“慢慢来,别着急,修自行车跟做人一样,得细心。”

渐渐地,巷子里的人都知道,赵爷爷有个“小徒弟”,每天早上都会帮他买早点,还跟着他学修自行车。有时候,会有人把坏了的自行车推过来,让我们修,赵爷爷就会让我动手,他在旁边指导。看着自己修好的自行车,我心里满是成就感,赵爷爷也会笑着说:“小囡真棒,以后能自己修自行车了。”

那天晚上,我跟妈妈说起赵爷爷,妈妈说:“老赵是个好人,年轻时就热心肠,帮过不少人。他记着你的喜好,是把你当亲孙女疼呢。”我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原来,人间的烟火气,从来都不是只藏在食物里,更藏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里。赵爷爷的甜豆浆,不仅仅是一杯豆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一份不掺任何杂质的关心。

现在,每天早上,巷口的早点铺还是会冒出暖白的气,我还是会喝到赵爷爷给我买的甜豆浆,还是会跟他一起修自行车。有时候,我会想,等我长大了,也要每天给赵爷爷买早点,买他爱吃的白面馒头和咸豆浆,也要教他用智能手机,让他能跟远方的亲戚视频聊天。我想,这就是人间最美好的事吧——你记着我的喜好,我也记着你的牵挂,用小小的善意,温暖彼此的生活。

就像那杯甜豆浆,甜的不仅仅是舌尖,更是心里。它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会记得你的喜好,会把你的小事放在心上,会用他的方式,默默地爱着你。而这份爱,就像清晨的阳光,像巷口的烟火气,温暖而坚定,照亮了我们的生活,也让人间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