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王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第139章 水泥碑立疏勒盟

苏定方!撬开他们的嘴!我要知道崔家还有多少爪子伸在安西!”

李恪语速飞快,眼神扫过地上那几个被箭矢钉穿腿脚、还在呻吟的死士。

“红梅!带上工兵营懂泥瓦的匠人!带上快干水泥!跟我去暖房!快!”

他顾不上抱抱惊得要哭的儿子,也来不及看长孙雨担忧的目光,转身冲进冰冷的夜色。

秦红梅吼了一声“工兵营泥瓦匠!带上东西跟上!”,紧追而去。

棉种场暖房一片混乱。

刺骨寒风顺着火墙上一尺多长的裂缝往里灌!

室内温度骤降,寒气逼人。

那些刚逃过虫灾、嫩生生的棉苗,叶片正肉眼可见地萎蔫卷曲,蒙上一层灰败。

“殿下啊!”看守的老匠人扑到他脚下,“夜里添柴火,没留意火太旺…这新砌的土坯墙…受不住热胀冷缩…就裂了啊!”

李恪没空责备,几步冲到裂缝前,寒风刮得脸生疼。

“水泥!快!”他吼道。

匠人动作麻利,木桶里迅速搅拌起灰扑扑的快干水泥泥浆,飞快地糊上裂缝,用手掌、刮板拼命压实抹平。

接触到冰冷的墙体,水泥迅速开始凝结发热。

“不够!里面也要堵!热气还在跑!”

李恪探手感觉裂缝内侧涌出的气流。

一个瘦小匠人二话不说,脱下破旧羊皮袄裹在手上,咬着牙就把手伸进滚烫的裂缝边缘,忍着灼痛,将一大坨水泥狠狠塞进裂缝深处!

皮袄冒起青烟,他痛得闷哼一声,却死死顶住。

“好!”李恪立刻下令,“再搅拌!里三层外三层糊死!”

更多水泥糊上去,压实,抹平。

裂缝被灰白色覆盖。

刺骨的穿堂风终于止住。

匠人们小心添柴,暖房温度艰难回升。

李恪站在门口,看着匠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寒风中发抖的棉苗,心里沉甸甸的。

暖房保住了,这一夜的折腾对棉苗伤害多大?

世家明枪暗箭,天灾不断,棉花大业,步步荆棘!

“殿下,”秦红梅低声问,“崔家那几个爪子…?”

李恪眼神冰冷:“撬开嘴,画押留证!连人带口供,‘好好’打包,派专人送回长安,直接扔到长孙无忌府门口!告诉他,安西地方小,容不下博陵崔氏的高门贵爪!再有下次,本王剁了爪子亲自送去!”

秦红梅眼中寒光一闪:“明白!”

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和警告!

处理完危机,李恪的目光投向整个安西。

蝗灾、寒潮、世家掣肘…

安西需要更强的凝聚力,更稳固的秩序。

是时候亮亮肌肉,定定规矩了!

“传令!”李恪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以安西大都护府名义,发帖!邀请疏勒、于阗、龟兹、碎叶及周边大小部落酋长、城主!十日后,疏勒城会盟!共商西域长治久安!告诉他们,带好胃口,管饱!”

消息插上翅膀飞向安西角落。

接到镶金边、盖安西大都护鲜红大印的请帖,各城邦首领、部落酋长心思各异,却无人敢怠慢。

李恪葱岭血战、于阗矿难救千人、火速平定崔家阴谋的威名早已传遍。

更何况,管饱?这年头,能让人敞开吃的地方可不多!

十日后,疏勒城西戈壁滩。

各色服饰、操不同语言的酋长、城主云集。

空气中弥漫着烤羊肉浓香、香料气息和一丝紧张。

中央,一座青砖垒砌、高达一丈的基座砌好。

基座旁堆着小山般的“盟礼”——成捆鲜艳棉布、大块晶莹青盐、堆积如山的砖茶散发着陈香。

基座两侧肃立军队。

左侧,三百女兵营精锐,深青棉甲,手持寒光闪闪的十连弩,站如标枪。

弩槽里,十支短矢泛幽光。

右侧,五百精骑,战马雄骏。

每匹马蹄上,u形铁片在阳光下反射冷硬光泽——马蹄铁。

李恪一身玄色常服立于高台,目光扫过人群,声音沉稳有力:“诸位!今日会盟,只为定下一个章程!让商路畅通、各部安居、大食弯刀不敢东顾的章程!”

他指向青砖基座:“本王今日,要在此立一座碑!用安西特产——‘水泥’浇铸的盟誓碑!此碑之上,铭刻我们会盟誓词,汉文、突厥文、吐蕃文三文书写!立于此地,千年不朽!让后来者皆知今日之盟!”

工兵营匠人立刻行动。

粘稠如膏的灰色水泥浆,一桶桶倾倒在基座上。

水泥迅速流淌覆盖,匠人熟练刮抹,形成光滑平整、微微内凹的碑面。

水泥未干,石匠高手手持特制钢钎刻刀,蘸着水,如同刻软泥,飞快在碑面刻字!

力道均匀,字迹清晰深刻!

汉文居中,笔力雄浑:“大唐安西大都护李恪,与西域诸部会盟于此。盟曰:通商贾,息兵戈,御外侮。背盟者,共击之!”

左侧流畅突厥文,右侧刚劲吐蕃文。

整个过程流畅迅速!

坚硬如石的灰色水泥在匠人手下温顺如泥,深刻清晰的誓词在阳光下迅速凝固成型。

观礼酋长、城主们瞪大了眼,阵阵压抑惊呼响起!

“天神!那是什么?”

“像石头又像泥巴…眨眼就硬了!”

“刻字像刻豆腐!神物!”

“千年不朽…好大气魄!”

刻字完成,水泥在干燥戈壁风中加速凝固,碑面呈现坚硬石质光泽。

李恪亲手将一碗烈酒洒在碑前:“盟誓已成!天地共鉴,水泥为证!”

“盟誓已成!天地共鉴,水泥为证!”

苏定方、秦红梅及唐军将士齐吼,声震四野!

仪式感拉满!威慑力十足!

“连弩方阵!目标!草人!三轮速射!”秦红梅清亮声音响起。

“嘣嘣嘣嘣——!”三百架十连弩齐发!

密集弩矢如黑色风暴,瞬间覆盖百步外草人靶阵!

草屑纷飞,千疮百孔!

恐怖发射速度和覆盖密度,让观礼者倒吸凉气!

尤其靠近西边、曾与大食接触的小部落酋长,脸色发白。

“骑兵营!戈壁奔袭!”苏定方长刀出鞘。

“驾!”五百精骑如离弦之箭轰然启动!

马蹄铁踏在坚硬碎石上,发出清脆密集金铁交鸣!

烟尘滚滚,阵型在高速奔驰中依旧严整,如铁流卷向地平线!

那速度,那气势,装备马蹄铁后毫不停歇的奔袭力,再次震撼所有人!

武力震慑加水泥碑冲击,效果拔群。

不少小部落酋长看李恪的眼神,充满敬畏。

仪式结束,盛大宴会。

烤全羊、烈酒管够。

气氛热烈。

突厥老酋长阿史那·骨咄禄,性情豪爽,酒量也大。

他被神奇水泥碑勾得心痒,又灌几大碗烈酒下肚,胆子壮了。

他摇摇晃晃走到凝固坚硬的水泥碑前,瞪着铜铃大眼,伸出粗糙大手,小心摸了摸碑面。

“凉的…硬的…真像石头!”他嘟囔着,借着酒劲,猛地俯身,张开大嘴,朝刻着汉文誓词的碑角,“啵”地狠狠亲了一口!

想试试“神物”硬度。

“嗷——!”一声凄厉惨叫划破喧嚣。

骨咄禄捂着嘴踉跄后退,指缝渗血。

他摊开手,掌心赫然躺着半颗带血的黄门牙!

再看水泥碑角,完好无损,只留一点唾沫星子和淡淡血痕…

“噗…哈哈哈!”短暂死寂后,全场爆发出震天哄笑!

连李恪都忍俊不禁。

紧张肃杀气氛被这滑稽一幕冲散。

“哎哟!我的牙!天神啊!这碑…比狼牙还硬!”

骨咄禄捂着漏风的嘴,又痛又臊,老脸通红。

“杜大夫!快看看!”李恪忍着笑喊。

杜明月提着药箱快步上前,忍着笑检查豁了的牙口,又看看碑角那点痕迹。

她对匠人低语几句。

匠人取来小桶快干水泥和工具。

杜明月亲自上手,刮刀蘸着粘稠水泥浆,小心覆盖在碑角唾沫血痕上,手腕灵巧地一抹、一压、一刮。

行云流水,如同修复瓷器。

几个呼吸,痕迹消失,碑角恢复光滑平整,只颜色略新。

“老酋长,牙回头镶金的。碑角,补好了。”杜明月声音清脆。

骨咄禄看看手里半颗牙,看看光洁如新的水泥碑角,看看周围憋笑的众人,老脸由红转紫,由紫转黑,最后挠挠头,自己也嘿嘿傻笑起来。

这神物,补得真快!服了!

意外插曲让气氛更融洽。

盟誓庄严与这接地气的喜剧交织,让各部首领对李恪敬畏中多了一丝亲近。

宴会气氛正酣,推杯换盏之际。

一名亲兵快步走到李恪身边,低声禀报:“殿下,营门外来了一队人,自称呼罗珊总督使者,求见,说有重礼献上。”

呼罗珊总督?大食使者?在这会盟时刻?

李恪眼神微凝,放下酒杯。

喧闹的宴会瞬间安静几分,众人目光聚焦。

“带过来。”李恪声音平静。

很快,几名华服波斯长袍、裹头巾的大食使者被带到场中。

为首一人高瘦,深目高鼻,脸上谦卑笑容,右手抚胸,向李恪深深一躬。

“尊贵的大唐安西大都护阁下,”使者流利唐语说道,“奉伟大的呼罗珊总督之命,向您致敬。总督大人听闻大都护精于营造,尤善‘水泥’神物。特命我等献上薄礼,以示友好通商之意。”

他双手捧上一个精美檀木盒。

所有目光集中盒子上。

李恪示意亲兵接过,打开。

盒中无金银,只有一卷上好羊皮纸书写的卷轴。

使者笑容不变,清晰解释:“此乃我大食匠人偶然所得,名曰‘自溃水泥’秘方。其性坚韧不亚于大都护之物,然有一妙——遇水浸泡,则自行崩解溃散。总督大人言,此物用于水工、修补船只缝隙,尤妙,溃散后可轻易剔除,不留痕迹。愿以此方,换安西棉布、茶叶商路畅通。”

遇水即溃?自溃水泥?

李恪目光落在那卷羊皮纸上,缓缓抬起,看向使者谦卑笑容下深不见底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