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乱成一锅粥

即使是写字,教上两回,祈安自己就能写出像模像样的。

不仅写出来了,他还能认出来。

上面是整齐的从一到十,祈安拿着木棍,极为专注的在下面一笔一划的落下,很快,一个有些歪歪扭扭的“陈”字呈现在眼前。

他扭过头,“姐姐,这是你名字里的陈字,对吗?”

该死的这个字她甚至没教他写过,他就刚刚看了几眼就会写了?

陈浅浅沉浸在被天才冲击的恍惚中。听到这话,还是十分果断的点头,“没错。你这记性未免也太好了,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啊!”

祈安并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料,他只知道自己写出了姐姐的名字,碧色的眸子中闪过明显的喜色。他道,“姐姐,你能教教我浅字怎么写吗?”

“当然可以!”区区小事,她怎么可能不答应呢?

陈浅浅立刻应下,握住祈安抓着木棍的那只手,准备手把手教他写。

结果,只来得及写出三点水,就见二嫂急匆匆的从外头走了进来,一边走还一边叫着她的名字。

她手上的动作停顿了下来,“二嫂,发生什么事了?”

“小妹,县太爷又来了!”曾湘华的呼吸有些急促,明显是跑着过来的,“我刚刚从村头看见他的牛车了,还带着好几个衙吏呢!”县太爷来他们这小破村干啥?那肯定是找她小姑子的啊!

所以曾湘华不带半点犹豫的,立马跑来通风报信了。

“县太爷?”陈浅浅下意识皱了皱眉,很快又松懈开来。县太爷会这会儿过来,应该是坎儿井和渠沟的事有着落了吧,等了这么久,总算来了。

她立刻站了起来,“我去看看吧。二嫂,你去倒些茶水,再拿些点心。”

“成!”曾湘华立刻进屋了。

陈浅浅又看向祈安,有些愧疚的道,“姐姐现在有事要忙了,只能等晚些再教你了。”

祈安道,“没事的姐姐,我可以自己拿着书先看的。”

陈浅浅笑笑,“行,那你先拿这本百家姓去看吧,要是有不懂的,就问喻先生。”

“好。”

安抚好祈安,陈浅浅便出门去了。说来也是巧,她才走出去,恰好撞上正从马车上下来的县令。

下来后也没急着往这边赶,而是立刻又去拉着帘子。直到另一个长相严肃的中年男人下来,这才挺直腰杆。

这人是谁?

看穿着和气质肯定不是普通人,连县令都对他恭恭敬敬的,难不成,这就是那位府尹大人?

陈浅浅猜测良多,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很快,她的猜测得到了确定。

县令看见她,先是跟她打了声招呼,然后才介绍身旁的人,“这位是府尹大人,他这回前来,是为了渠沟和坎儿井。”

果然如此。

陈浅浅心中了然,却是有些诚惶诚恐的行了个礼,“民女见过府尹大人。”

府尹立刻将她扶起,“你有大功,往后不必于本官行礼。”

“这......这怎么使得?”

“本官说使得就使得。”

府尹对她本就印象极佳,当下一看,觉得这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怪不得会有这样好的福气。

他暗自点头,笑着道,“本官先前在京城,所以晚了几日才收到奏疏。在收到的第一日便将坎儿井和渠沟上奏圣上了,想必不日就会有专业的工匠去往北方。”

“此番前来,是有些惑处想请陈姑娘解答,陈姑娘不必惶恐。”

听到这话,戸觉钦面露惊异。

一位正当的府尹,居然会特地向农户之女解释,且言语之间没有丝毫的高高在上之感。

即使陈浅浅不懂这些,她也知道,这样的情况在古代是极其少见的。

这会儿仔细一瞧,这位府尹大人长得十分正派,眉毛间有深深的皱痕,平时应该是个很严肃的人。

怪不得会一心向民。

她原本有些悬着的心当即就落下了,笑道,“民女定当全力为大人解惑。”

之后的时间里,她说到做到,不管是再怎么刁钻的问题,都能用最标准的答案应答。

府尹脸上时不时出现“原来如此”般恍然的神色。

曾湘华和杨俊芬都在,两个人连呼吸都不敢大声了,生怕吵到两位大人。

毕竟刚才喻先生可是说了,这府尹是比县太爷还要高一级的官儿,手下管着好几个县太爷呢。要是想杀她们的头,都不用说话,那就是招招手的事儿!

哎呦喂,小姑子咋这么有本事呢,连县太爷的头儿都认识!

两人看着小姑子的眼神无比敬佩。

等到结束聊天,府尹仍是有些意犹未尽。这姑娘年纪小归小,说起话来真是头头是道。

他顿了顿,状似无意的道,“坎儿井和渠沟真乃精妙至极,真是你梦中所得?”

“正是。”

陈浅浅表情不变,“这样精妙绝伦的法子非一人能得。大概是民女运气好,所以才能在梦中知晓。若是能救民众于危难之间,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她说得十分坦然,府尹心中的怀疑也渐渐散去。

的确,这样的法子绝不是一个人能想出来的,且他已经知晓这陈姑娘从未入学过,只是被区区一位童生教导了些时日而已,再怎么聪慧,也不可能光靠自己就想出来这两个法子。

是他多疑了。

他笑道,“待坎儿井和渠沟在旱处推行,能救的百姓何止百千?如此,你便是立大功者。”

这些话县令之前说过了,陈浅浅已经能十分从容的应对。见着府尹笑容满面的模样,她心中斟酌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鼓起勇气道,“大人,民女听旁人说,如今北方旱灾严重,不少百姓都成了流民。恰好昨日民女去了趟镇上,发现镇上多了不少多了不少乞讨的身影,难不成......”

府尹叹了口气,“对,那些便是由北方赶来的流民。”

南方的水灾虽然也在肆虐,但跟北方比起来,已经不算糟糕,至少还在可控的范围内。

而北方,是真真切切的乱成了一锅粥。

他一位好友就在北方,因灾民一事闹得几宿都没合过眼,却一直找不到什么有效的法子。

好在现在有了坎儿井,等到推行开来,他那位好友也能歇上一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