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卖官
第413章 卖官
院门口,许舟望着汀兰忙碌的身影出神。?x,w!q¢x^s,.!c,o`m\
小丫头刚把水壶架上炉火,又趁着烧水的间隙麻利地清扫院落。
不管幕后之人是谁,至少目前尚无加害之意,让汀兰继续周旋倒也无妨。
“噗噗”的水沸声从耳房传来,汀兰扔下扫帚,像只欢快的小鹿般蹦跳着端出一盆温水:“公子回来啦!快来梳洗,待会儿得好好给您束发,中午还要去柳府的升迁宴呢!”
水盆在她手中晃晃悠悠,许舟连忙上前接过:“我来吧,这盆太沉了。”
汀兰笑嘻嘻地松手:“听说今日宴席可了不得呢!柳府昨日从东市运回好几车海货,有巴掌大的虾蟹呢!”
“不止海货,”许舟将水盆放在架上,"还特地请了迎仙楼的大厨掌勺。"
"真的吗?"汀兰眼睛一亮,随即又忧心忡忡,“可是公子,夫人会不会不让您去啊?按规矩,赘婿是不能参加正宴的……”
许舟拧干帕子,笃定一笑:“放心,不会的。”
……
……
武纪九年腊月二十日,正午时分,政和街上一片喜庆景象。±o?白]马??书%¨院_;t \&?已?发?)?布>最?新`章·(节|
整条街道张灯结彩,满地都是燃放鞭炮后留下的红色碎纸屑,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定国府与柳府的小厮们提着竹篮站在府门前,给围观的孩童分发糖渍酸梅,向路过的百姓派发“利市”——用红纸包裹的铜钱。
百姓们欢天喜地地接过,将铜钱揣进怀里,随手丢弃的红纸随风飘舞,整条街道仿佛铺了一层红毯,喜气盈门。
午时一到,各府各家的管事抬着贺礼陆续到来。柳府正门前,一名青衣小厮手持礼单,每有贺礼送到便高声唱名:
“徽州商会王老爷,敬献南海珊瑚树一株,金丝楠木屏风一对……”
“晋商商会李老爷,敬献和田玉如意一双,鎏金香炉一座……”
排队送礼的队伍听闻唱名,纷纷变色。
一位管事转身就走,边走边低声咒骂:“这柳承砚吃相未免太难看,哪个官员收礼敢如此明目张胆?”
身旁的小伙计不解:“掌柜的,咱们不送了?”
“送!怎么不送?”管事啐了一口,“我是要回库房重新备礼!听说这位柳大人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被同行笑话事小,若被他这个兵部右侍郎惦记上,往后生意还做不做了?”
“可他管的是兵部,又管不到咱们商贾……”
“蠢货!你懂什么?”
与此同时,柳府侧门前又是另一番景象。′精x??武t小?说?.网/o [§?无+?错~??内?容£
小厮们恭敬地引着前来送礼的官员低调入内——正门是给商贾走的,侧门才是官员的通道。
一处僻静的小院里,柳清安端坐在一张铺着红绸的案几后。一位年轻官员战战兢兢地递上礼单,偷偷打量着这个主事的女娃娃,心中惊疑不定。
柳清安对他的目光视若无睹,提笔接过礼单略一扫视,抬眼问道:“求什么官?”
官员连忙躬身:“下官听闻朔州云浮县县丞出缺,想补这个缺。”
柳清安轻哼一声:“就你这点贺礼,不够。”
寒冬腊月,官员额头却渗出细密汗珠:“下官…下官过几日再补一份。”
柳清安“嗯”了一声,提笔在礼单上写下“云浮县县丞待补”七个字,随手将礼单扔到一旁:“不必入席了,回去备礼吧。”
官员如蒙大赦,连连作揖倒退着出了侧门。
如此明目张胆卖官鬻爵,放眼大玄千年历史也属罕见。
然而柳承砚即将上任兵部右侍郎,在朔州地界谁敢不给他面子?
更关键的是,原兵部尚书去世后,职位由张阁老暂代,而柳承砚娶的正是张阁老的侄女。这尚书之位,迟早要落到柳承砚头上。
……
……
与柳府门前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相比,定国府显得格外清冷肃穆。
一箱箱贺礼被梁氏安排下人低调抬入后院,与礼单一并收好,只待宴后再行清点。
虽说今日设宴本就是为了收礼,但许家终究要顾及世家颜面,不愿如柳府那般将铜臭味摆在明处。
梁氏立于正堂之中,耳边隐约传来政和街上柳府唱礼的喧闹声。
她低头翻看自家礼单,虽件件价值不菲,可比起柳府还是逊色不少。人最怕比较,纵是金山银山在手,见旁人得了更多,心中仍不免郁结。
一旁丫鬟察言观色,低声劝慰:“柳家这般明目张胆收受贿赂,实在不知廉耻。小门小户出身的官,果然眼皮子浅。”
梁氏漫不经心地抚过礼单:“柳大人收礼多年却安然无恙,倒也算他的本事。”
丫鬟不服:“什么本事,还不是仗着张阁老的势?”
“慎言。”梁氏沉下脸,“如今柳大人已是兵部堂官,需得恭敬些才是。”
说话间,一名小厮躬着身子悄悄来到堂前,双手紧贴着裤缝,脖颈缩在肩膀里,声音压得极低:“启禀夫人……”
梁氏面色不虞道:“直起身子说话!定国府的下人何时养成这般鬼鬼祟祟的做派?”
小厮被这声呵斥惊得一个激灵,慌忙挺直腰板:“夫人恕罪,是管家……张德全在侧门候着,说有要事必须当面禀告。”
梁氏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沉吟片刻才道:“老爷命他在家中好好反省,这才几日就按捺不住?你回去告诉他,我就不去见他了,有什么事写成条陈递进来。”
小厮不敢多言,连忙应声退下。不多时,他又匆匆折返,双手捧着一张折好的纸条,恭敬递上:“夫人,这是张德全让小的转呈的。”
梁氏接过纸条,展开扫了一眼,眸光骤然一凝。纸上字迹潦草,却写得清楚:“小人故交在朔州地界消息灵通,昨日经他引荐,识得一人,虽来历不明,却与许舟有旧怨。今日柳家设宴,此人或可助夫人一劳永逸,除去心腹大患。”
梁氏盯着纸条沉默片刻,随后不动声色的将纸条收起,递给丫鬟,淡淡道:“将这些纸条一一收好,莫要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