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是修行者!”为首黑衣卫厉声道,“你们拦住他,我去杀大公主!”
说罢继续劈砍木门,其余黑衣卫则挥刀迎向甲士。
那甲士竟不闪不避,径直冲向正屋。
眼见刀墙拦路,他突然拧转身形,以身上重甲硬接刀锋。
四柄钢刀在铸铁甲片上划过,迸溅出耀眼的火星。所有刀锋都被精铁甲片弹开,未能伤及甲士分毫。电光火石间,甲士已用肩膀撞开拦路之人,来到劈门的黑衣卫身后。
“哧——”
刀锋从黑衣卫后腰刺入,穿透身体后竟从木门内刺出,吓得屋内的素心惊呼后退。
甲士缓缓转头,面甲下的目光如狼般凶狠。
他一点点抽出染血的长刀,手腕一抖,甩出一蓬血雾。
院中剑拔弩张,黑衣卫们面色凝重,将许舟团团围住。
素心透过门缝紧张地望向大公主:“殿下,是千岁军的人来救援了吗?”
大公主凝视着门外激战的身影,缓缓摇头:“千岁军一时半会打不到这里。我虽另有安排援手,但此人并非我所派。”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疑惑。在这苏家深宅之中,谁会冒险来救?
“难道是许先生?”素心突然问道。
大公主迟疑片刻:“许先生不过初入筑基,不该有如此战力。”
门外,甲士在十余黑衣卫的围攻下渐显颓势,却仍死死守住门前寸步不让。素心焦急道:“殿下,我们是否要出去助他一臂之力?我要不要……”
“不可……”大公主略一思索,“先将桌案移开,我们拾刀策应。”
就在素心拉动桌案的瞬间,门外传来面甲下闷沉的声音:“别出来。”
许舟在面甲下粗重喘息,身上甲胄遍布刀痕。若非这身重甲,他早已命丧黄泉。
他握紧刀柄,不退反进。
突然,一名黑衣卫从人群中突袭,刀光如电直取面门!
许舟急退,刀锋堪堪划过,将头盔白缨与面甲一分为二。金属坠地声中,露出许舟的面容。
“你已力竭。”
黑衣卫冷声道,“现在弃刀,我们当你从未来过。”
许舟横刀而立:“等我力竭再说。”
身后房门突然洞开,大公主与素心各执一刀冲出,一左一右站在他身侧。
“你们……”
许舟话音未落,屋顶骤然响起清越剑鸣。无形的剑气如潮水般涌来,时空仿佛凝固一瞬。待众人回神,黑衣卫已尽数倒地,再无生息。
许舟长舒一口气,以刀拄地稳住身形。
大公主打量着他:“你是……”
“在下周序。”许舟抱拳,“受苏家许舟所托前来相助。苏家还派了甘棠一同前来。”
素心望向屋顶:“方才那剑气……”
许舟点头:“正是甘棠。”
大公主眼底闪过一丝思索,赞许道:“不愧是许先生,思虑周全。不过……”
她话锋一转,“你为何要冒险相救?”
许舟抹去额角血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再者,大公主本就是民心所向,却遭奸人迫害,天下有识之士皆当挺身而出。”
朱昭宁摇了摇头,转向许舟,凤眸中闪过一丝赞许:“不论如何,这位侠士,今日相救之恩,本宫记下了。”
她话音未落,曹禺快步闯入庭院,官靴踏过青石板发出急促声响。当他看到满地黑衣卫尸体时,面色骤然发白,待确认大公主无恙后,这才松了肩膀,恭敬行礼:“殿下,微臣护驾来迟,罪该万死。”
“无妨。”大公主目光沉静,“局势如何?”
曹禺压低声音,语速飞快:“回禀殿下,密谍司、黑龙卫已全部就位,飞狐骑与千岁军主力攻入苏府。虎甲铁骑被戴先生引入北方万岁军埋伏圈,象甲营尚在三十里外,黑龙卫大人已掌控全局,殿下算无遗策,万无一失。”
大公主脸上却不见喜色,目光投向宗祠方向,神色复杂,最终长叹一声:“终究是尘埃落定。”
“殿下可要在此稍作歇息?”曹禺小心翼翼地问道。
大公主摇头:“不必了。该去送苏既明最后一程,他应当还在等我的承诺。”
……
……
宗祠前,一条蜿蜒的血路如猩红地毯般铺展开来,直通大宅门外。苏师爷断了一臂,倚坐在宗祠门前,面色灰败如纸,呼吸粗重如破旧的风箱。
黑龙卫信步而来,原本干净的黑靴已被鲜血浸透,黑衣上溅满血星,如墨梅点点。他行至宗祠门前,对垂死的苏师爷视若无睹,目光只落在苏既明身上——那人正背对大门,专注地擦拭着一块块牌位。
苏既明将父亲的牌位放回正龛,又取下一块,用衣袖轻轻拂去灰尘。身后的厮杀声、哀嚎声,仿佛都与他无关。
“苏既明,”黑龙卫轻声道,“苏家没落非你之过,不必自责。”
“成王败寇罢了。”苏既明手上动作不停,嘴角挂着淡淡笑意,“数十年前,我苏家田产横跨三州,商路遍布十三州,丝绸瓷器贸易一言可定市价。朝中六部,处处都有苏家故旧。可这几十年,却只能龟缩涿州一隅。我们这一脉的苏家子弟,被迫背井离乡。”
他顿了顿,将擦拭干净的牌位放回原处:“年少时我不懂,为何苏氏要如此窝囊。如今明白了,却为时已晚。”
黑龙卫沉吟片刻:“大玄这些年砺戈秣马,你虽为支脉,但苏家底蕴犹在,不能浪费。稍后还需借你与宗族首级一用,劝降虎甲大营与朔州兵马。”
苏既明轻笑一声:“用我苏家首级劝降,就不怕埋下祸根?不怕涿州苏氏与朝廷生出嫌隙?”
黑龙卫的面具毫无表情:“那是朝堂诸公该操心的事,与我这个马前卒无关。”
苏既明将手中牌位轻轻放回正龛,目光缓缓扫过宗祠内的每一处雕梁画栋,最终叹息一声:“可惜了。”
门外突然传来林羡如清冷的声音:“殿下。”
飞狐骑整齐地分开一条通路,大公主朱昭宁缓步走入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