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琅琊榜 59
天朗气清,万里无云。
在莅阳长公主接到谢玉的死讯后,打开了那封他离京流放前留下的手书。
时至今日,她才知晓往日宁国侯府前那幅‘国之柱石’的匾额是用什么换来的。
如今这层层台阶在她眼中,宛如一条铺就鲜花宝石的不归路,看似美好,实则危险。
去通传的仆从已然返回,太子愿意见他们。
“母亲。”萧景睿见长公主不曾动作,担忧出声。
他刚从南楚回来,便知晓了谢侯的死讯与那些尘封的真相。
也是他劝莅阳长公主将此手书交给太子。
母亲不愿揭开真相,他身为人子不能逼迫尊长。
但他不能坐视不管,否则日后寝食难安。
如果说此时金陵城中还有人敢翻开旧案,只有太子殿下。
莅阳长公主拍了拍萧景睿扶着她的手:“无事,进去吧。”
……
议事厅。
朝轻遥遥地看到那对母子:“萧景睿昨日回京,长公主今日便过来求见太子殿下,真是,歹竹出好笋。”
往日宁国侯府中各怀鬼胎,天泉山庄沦为爪牙,怎么就教导出一个温和宽厚的萧景睿。
只是可惜,萧景睿并非谢玉亲子,这一真相也已被梁帝知晓。
否则由他去御前代父认罪,应当比莅阳长公主顺遂。
朝轻看了眼那对挚友。
虽然他们都不看好,虽然他们已经寻了言侯爷作准备,但这两人依旧心怀希望。
那段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那些真心相待过的亲朋好友,他们该是希望不止有他们记得。
萧景琰亲自出殿迎接,虽为东宫太子,但言语间不乏对莅阳长公主这位姑母的尊重,对于萧景抱有善意。
进殿后,莅阳长公主见梅长苏和朝轻竟然也在东宫,喉中的讽刺之语也说不出来了。
梅长苏的谋算使得宁国侯府覆灭,她怨;朝轻救了她的女儿和外孙,她亦感激。
而且她听景睿说,他在南楚时也曾蒙赏金楼这方江湖势力相助,否则离开南楚怕是要麻烦许多。
朝轻:对外人,怎么可以做好事不留名呢。
“朝轻姑娘,绮儿来信说近来身体好转许多,多谢你给她的药方。”
“谢小姐有求生之心,又舍得花银钱,我这个大夫自然是要善始善终。”
莅阳长公主对于朝轻的态度并不意外,她也不再多说,转向萧景琰。
“景琰,我此次前来是有要事与你相商,外人不方便在场。”两个‘外人’一个垂眸不语,一个暇整以待。
萧景琰婉拒道:“苏先生如同我本人,楼主于我有恩,此处并无外人,姑母有话尽可直说。”
莅阳长公主还在迟疑,梅长苏见状开口。
“两位今日前来应当是为了谢侯的手书,不知两位看后有何感想?”
萧景睿诧异:“苏先生怎么知晓此事?”
“那主意便是他给的。”莅阳长公主的目光中又多了两分忌惮与怀疑:“你早就知道手书内容。”
“是,但天下人还不知,长公主殿下,你们姐妹情同手足,这些年可有故人入梦?”
莅阳长公主瞳孔微缩,忍住泪意,提出要将手书交给太子。
朝轻心中微叹,她也是被感染了,竟也存了希望。
梅长苏制止萧景睿想要拿出书信的举动:“我们并不想要这封手书,太子殿下想请长公主殿下帮一个忙。”
“苏兄!家母深居简出多日,太子殿下若有差遣,不妨让景睿代劳。”
“景睿,就这件事而言,你能做的才是有限。”
今日景睿陪着长公主来到东宫,谢玉的手书又被景睿拿着,梅长苏相信他也一定看过里面的内容。
萧景琰上前一步,言语间带了两分恳求:“姑母,景琰既已提出此事,那便只有您才能完成。”
见萧景睿还想开口,朝轻制止了他:“萧公子,你非谢玉亲子,又无官身;你那二弟谢弼也曾投效过誉王,你们都不合适。谢绮……她的身体撑不住。”
“长公主她是她自己,是谢玉的妻子,是你们的母亲,更是享莅阳百姓供奉的长公主。”
“长公主殿下,您告诉我,那些枉死的生命中有没有莅阳的百姓?他们的亲人至今还在承受冤案所带来的恶果,而如今你已知晓真相。”
“殿下,皇室若只为私利,这大梁为何要是萧氏皇族的天下。”
莅阳长公主又惊又怒:“大胆!这等狂悖……”
“总好过偷袭同袍,残害忠烈,长公主往日装聋作哑或许还能说一句不得已,可来日万民之声,您能躲到哪儿去?史书纪实,您这一脉后人该如何自处?”
朝轻碾碎心里那指甲盖大小的希望,说的话句句直戳长公主的心头痛处。
萧景睿赶紧扶着长公主到一旁坐下。
长公主缓了缓后,见萧景琰还在等着她的回答而非去叱责朝轻,挺直的脊背似乎都弯了几分,说出口的话也带了妥协之意。
“太子有什么事,便请讲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莅阳长公主改了口,萧景琰却没有:“过几日便是父皇寿诞,届时宗室勋贵、文武百官都会到场。”
“所以我想拜请姑母,携谢玉手书上殿,于百官之前代谢玉供罪自首。”
或许是因为有朝轻那句狂悖之言在先,莅阳长公主很快就能冷静下来思考:“你已是东宫太子,有手书在何愁来日不能翻案?在陛下寿诞之日,上殿陈情,你可知这会是何等后果!”
“我知道。”“陛下此生最重视的便是他至高无上,不容挑战的权威,此案昭雪,他在史书上将会留下杀子灭忠、昏庸残暴的名声。无论真相如何让他震撼,他都不会自认错失。”
“你既然知道,为何不能忍下一时以待来日!”
她知晓真相时,愧疚几乎将她淹没,当年晋阳与她情分不浅,她的枕边人却害得晋阳自刎。
但是,她还有三个孩儿,她除却如今的公主尊位,可以说一无所有。
“姑母,此案已经蒙冤十三年,若不能在陛下在位时揭开真相,后世又该如何看待他们!”
该如何等,该怎么等,该等到何时。
小殊就站在他身后,与他一起看着,忍着,盼着。
萧景琰强压住心底情绪:“我必须要造成一个群情激愤,完全脱离他掌控的局面,无论他愿意与否,都必须当众同意重审此案;而这个开局,需要姑母的成全。”
“我保证,届时无论局面如何演变,我萧景琰都会维护姑母的安全。”
“父皇不是当年的父皇,侄儿也不是当年的祁王,洗雪冤情,我已做了万全的准备,还请姑母成全。”
莅阳长公主跌坐在座椅上:“如果陛下一意孤行……”
她的话戛然而止,刚刚已经有人说过了。
见莅阳长公主的目光投向自己,朝轻坦然以对:“殿下,无论你做何选择,此案翻开势必会遇到重重阻碍,但如今已箭在弦上。”
您要站在哪一方?
“你威胁我。”
朝轻‘呵’了一声:“长公主,我不是良善之辈。若真想威胁你,萧景睿此时便该在南楚,谢弼也不该在回金陵的路上,谢绮也不该身体好转,毕竟,江湖路远。”
“如今,对您心怀希望的是他们,不是我。”
他们,是太子殿下与苏兄吗?可是苏兄如果只是谋士,不该如此啊。
萧景睿心中存了个疑惑,莅阳长公主亦注意到这一点。
她此时心如乱麻。
上殿首告,还是就此打住。
还有这位苏先生,他到底是局外人还是……局中人。
这一刻的沉默,震耳欲聋。
天上人间,他们都在等着故人的回答。
“若我答应,他们的冤情真的能昭雪吗?”
此言一出,莅阳长公主这便是答应了。
“会的。”
“不论沧海桑田,时移世易,真相永远不会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