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琅琊榜 52
躺椅上的女子,脸色红润,衣裳整洁,发髻配饰日日更换,仿佛只是日常小憩一般,下一刻便会睁眼醒来,如变戏法般拿出酒壶畅饮。
苏宅中的日子仿佛停滞了一般,像是冰冻的活水;但苏宅之外,风云变幻。
废太子已赴献州就藩,越贵妃被降为二品贤妃,与之相反的是,静妃娘娘晋为静贵妃。
而与废太子相斗十年的誉王,被降为双珠亲王。
往日在朝廷上斗的你来我往的两尊小佛一下子都倒了,这时有些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靖王怎么起来了?陛下不介意那位的案子了!
心思活络的早就去了靖王身边献殷勤,然后碰了一鼻子灰回来。
如今看着这些后知后觉的同僚,冷笑一声:哼!
靖王怎么起来的他们还不清楚,但那副跟花岗石似的脾性是一点没变,跟原来的那两位真是天差地别。
说点儿不好听的,陛下这年纪大了,怎么眼神还好了?
只是这些朝臣的小心思,梁帝与靖王都没有心思理会。
这日,梁帝召来李御医,此人是他心腹。
“陛下,臣为夏江诊治,此人惊乱肝魂,心脾不足,以至痰火扰神,气血瘀滞,该是癫症。”
否则如何解释此人一月来整日在空无一人的牢房中大吼大叫,陛下让他不惜一切保住夏江的性命,如今这人也就剩了条命,一身功力算是废了一半。
李御医是梁帝心腹,他说的话梁帝还是相信的。
因为夏江与滑族余孽的勾结,梁帝亲自去过监牢,夏江的疯癫他亲眼目睹。
夏江疯狂时吐露的那些名字他也命刑部尚书蔡荃亲自检验梳理。
早些年的大多都被办成铁案,之后的或多或少都有疑点,量刑过重。
蔡荃的确是个有才干的,呈上的奏折中每一条疑点所用条陈清晰,量刑情理皆备。
这封奏折如今便躺在他的御案上,准备封存。
他让心腹去查过那些人,几乎已无为其喊冤的血亲,旧案翻出来只怕会损了皇室颜面,让天下人觉得是他这个皇帝昏庸才会被夏江蒙蔽,致使这些人蒙冤而死。
呈上的奏折不见回音,这日有内侍传来口谕,说是陛下体谅他公务忙碌,让他好生过完这个年节。
蔡荃是性情刚直,不是傻。言外之意就是让他不要再查下去,此案查到这一步可以停了。
他看向桌上一份墨迹方干的奏折,上面是关于先前私炮坊爆炸一案的真相。
若是呈到御前,只怕会是同样的结果……
他身为刑部官员,效忠的君主却将律法置于颜面之后,那他所追寻,所扞卫的公正对错,何其可笑!
靖王殿下赤忱心胸,有为民之心,有为君之才,可纵使今朝誉王降爵失势,这般内里腐朽的朝政,各怀鬼胎的百官……
不行,他要去寻沈兄!
*
年节开朝后,萧景琰有时与沈追、蔡荃两人商议事务时,不时地要面对蔡荃略显狂热的目光。
他明显感觉到蔡荃对他的期望莫名拔高了不少。
事后,他来到苏宅。
“殿下觉得这样不好吗?”梅长苏反问道。
萧景琰没有否认:“如今还是陛下当政。”
虽说这不失为一件好事,当初苏先生向他推荐此人时便说过蔡荃性情刚直,如有他坐镇刑部定能减少冤假错案,清正刑律。
沈追同样是有才之士,但他擅圆滑之道,行中正之术,抱拙守心。
所以当初楼之敬倒台时,即使没有他们出手,中书令大人也在陛下面前推举了他;
但蔡荃不同,在他主理滨州侵地案,调用他作为助手前蔡荃只是个不起眼的六品主事
蔡荃很像当初的他,没有同苏先生结盟前的他。
“看来殿下心中已有答案。”梅长苏举杯示意:“殿下,这茶再不用便凉了。”
萧景琰喝了口茶水,他素来不喜饮茶,但也不知梅长苏从何寻觅而来的茶叶,虽然茶液呈碧,但入口清冽无味,与水无疑。
一盏茶饮尽,萧景琰问起朝轻的情况。
梅长苏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还在睡着。”虽然晏大夫说脉象无恙,但长睡不醒让人如何放心。
除却传急信给蔺晨外,他也命人寻找老阁主的踪迹。
老阁主知识渊博,医术武学皆是世间罕有,只可惜老阁主云游天下,到现在也没有消息传来。
关于朝轻的事,梅长苏不愿也不想与萧景琰多说。
事已至此,最该为此承担责任的人是他,不是旁人。
马上便是春猎之日,梁帝已经下令由靖王负责此次春猎安防之事,梅长苏为此又叮嘱了萧景琰一些事才送他离开苏宅。
萧景琰离开后,梅长苏正想与往常一般去守着朝轻时,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道声音,三分笑意,三分专注,剩下四分俱是置身局外的漠然。
“睡了一觉醒来,怎么还是拿他当原先的那般不懂变通的护着。”
转身撞入一汪琥珀清渊中。
“愣着干嘛?刚醒来就走这么远过来找你,累死了。”
漠然尽褪,化为笑意情分。
刚刚醒来的人单手支在轮椅扶手上,松垮系在身后的一头青丝滑落几缕在脸侧,带着初醒时的睡意。
局外人……甘愿入局,因为这也是她的局。
身躯落入染着素雅檀香的怀抱,朝轻挣扎了两下,喟叹一声:“你这是烧了多少香,都快把你自个儿腌入味了。”
不知道。
他不甘人力不可为,若世俗无解,他愿以清斋香火跪求漫天神佛。
万一,真的有用呢。
朝轻抚上眼前人的侧脸,嗓音染上些心疼的色彩:“膈的我手疼。”
“说吧,我睡的这几日你都干了些什么把自己耗成这副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