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出路少青婷

第2章 (382)星光里的对话

康复园的玻璃幕墙外,细雨如丝,轻柔地洒落在梧桐叶上,将那叶片洗得愈发翠绿发亮,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雨中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崔灿灿站在走廊里,手中紧握着教案,指节因微微用力而泛白。空气中,消毒水那略带刺鼻的气味,与蜡笔颜料散发的丝丝甜香相互交织,在这长长的走廊里,如细密的网般弥漫开来。

今天,是她复职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白大褂口袋里,那枚银杏叶书签时不时发出窸窣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温暖的回忆——那是三年前一个康复的孩子在临别之际,满心欢喜地塞到她手中的。这枚书签,承载着孩子的感恩,更承载着崔灿灿对康复事业的深深热爱与执着。

“崔老师,1 号教室的小宇又把教具扔到窗台了。”保育员小王脚步匆匆,从她身边掠过,发梢上还沾着不知是哪个孩子调皮蹭上的五彩斑斓的彩泥,就像春日里绽放的小花。崔灿灿听闻,立刻快步朝着教室走去。透过磨砂玻璃,她看到一个身着蓝色恐龙睡衣的男孩正踮着脚尖,神情专注地把木质积木一块接一块地推向窗外,动作虽有些吃力,却透着一股执拗。

崔灿灿轻轻推开门,缓缓蹲下身子,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里融化的蜂蜜:“小宇在给树叶搭房子吗?”男孩的身子瞬间僵住,原本推动积木的手停在半空,手指死死地抠住最后一块积木,仿佛那是他最后的防线。崔灿灿敏锐地注意到他脖颈处被衣领磨红的皮肤,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档案里的记录——小宇对织物触感异常敏感。

她微笑着,动作轻柔地解开自己颈间的丝巾,小心翼翼地铺在膝头,眼神中满是温柔与鼓励:“要不要试试在软软的云朵上搭城堡呀?”小宇的睫毛如受惊的蝴蝶般剧烈颤动,目光第一次从窗台缓缓移到她的脸上,那眼神中,既有好奇,又带着一丝防备。当第一块积木轻轻落在丝巾上时,崔灿灿清晰地听见他喉咙里发出类似猫咪呼噜的声音,那是一种放松与愉悦的表达。

午休时分,崔灿灿在茶水间偶然撞见了新来的康复师小林。年轻的女孩正对着平板电脑,全神贯注地反复观看 ABA 行为训练视频,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神情满是焦虑与困惑:“崔老师,我按照标准化流程教朵朵拍手,可她总是用头撞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窗外的雨像是听到了小林的烦恼,突然急促起来,豆大的雨点啪嗒啪嗒地敲打着遮阳棚,仿佛在演奏一首杂乱无章的曲子。崔灿灿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从储物柜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铁盒。铁盒打开,里面整齐码放着不同颜色、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她拿起一颗,放在手中轻轻摩挲着,缓缓说道:“还记得上周朵朵反复撕扯的那本绘本吗?她并不是在破坏,其实是想触摸封面上凸起的星星纹路。这表明朵朵对形状和质地的感知有着独特的需求。”她把一颗温热的鹅卵石塞进小林掌心,认真地叮嘱道:“明天试试用这个教她感知形状,千万不要戴塑胶手套,因为塑胶手套会阻隔孩子对真实触感的体验,不利于他们感知觉的发展。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真实的、丰富的感官刺激非常重要。”

小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紧紧盯着手中的鹅卵石,仿佛从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崔灿灿继续说道:“ABA 行为训练法虽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但对于每个自闭症孩子,我们都要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比如朵朵,她可能对触觉刺激更为敏感,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通过不同质地的物品来引导她学习和互动。而且,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一旦出现抵触行为,要及时调整方法,不能强行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标准来做。”

暮色渐渐浓重,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崔灿灿在感统训练室里发现了缩在彩虹隧道里的轩轩。这个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男孩,正用额头一下又一下地轻轻撞着软垫,口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把胸前的围兜浸得发亮。崔灿灿没有立刻把他拉出来,而是小心翼翼地蜷身爬进隧道,动作像只笨拙的企鹅,嘴里还念叨着:“原来这里藏着一个秘密基地呀!”

轩轩原本机械的撞击动作瞬间顿住,他抬起头,用那双清澈却又有些迷茫的眼睛看着崔灿灿。崔灿灿从口袋里掏出一面随身携带的小镜子,举到两人面前,笑着说:“你看,我们像不像照妖镜里的双胞胎?”当男孩第一次好奇地伸手触碰镜面时,崔灿灿清晰地看见他眼底流转着一抹奇异的星光,那是一种被关注、被理解后的惊喜与好奇。

“轩轩对空间和自我认知的发展可能存在一些延迟,所以他会通过撞头这种行为来探索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空间。”崔灿灿一边轻轻抚摸着轩轩的头,一边对跟进来的小林解释道,“我们要通过一些有趣的互动,帮助他建立正确的空间感知和自我意识。比如利用镜子,让他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形象,逐渐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时,感统训练对轩轩非常重要,彩虹隧道可以提供他需要的触觉和本体觉刺激,帮助他更好地整合身体的感觉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末,康复园里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家长会。崔灿灿精心地把教室布置成了星空主题,投影仪在天花板上投下流动的银河,繁星闪烁,如梦如幻。孩子们用荧光颜料涂抹的星球悬在半空,仿佛触手可及。她还特意把座椅换成了柔软的软垫蒲团,细心地注意到好几个孩子一坐下就放松地蜷起了身子,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惬意神情。

“我们总说要教孩子适应世界,”崔灿灿站在讲台上,声音柔和却又充满力量,混着舒缓的海浪白噪音,在教室里轻轻回荡,“但有没有想过,他们眼里的世界本就与我们不同?”大屏幕上,开始播放小宇用积木搭建的“树叶宫殿”延时摄影,一帧一帧,记录着小宇专注创作的过程。“当小宇把教具变成创作工具时,他不是在捣乱,而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空间关系。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有着自己理解世界的逻辑和方式,我们不能用常规的标准去衡量他们。”

后排的小宇妈妈听到这里,突然捂住嘴,泪水不受控制地顺着指缝滑落。崔灿灿走过去,轻轻搂住她颤抖的肩膀,一股熟悉的薰衣草香扑面而来——那是为了安抚孩子特意换的洗发水。“小宇妈妈,别难过。小宇一直在努力,他的每一个进步都值得我们骄傲。我们要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宇会越来越好。”崔灿灿轻声安慰着,眼神中满是坚定与鼓励。

入秋后的某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康复园的小径上。崔灿灿惊喜地发现园里的海棠树结出了第一颗青色的果子,宛如一颗翡翠,在绿叶间闪烁着微光。她灵机一动,带着孩子们搬来小梯子,鼓励每个孩子都能亲手触碰这颗果实。朵朵踮起脚尖时,身体突然踉跄了一下,崔灿灿眼疾手快,稳稳地托住她的腋下,掌心传来孩子清脆的咯咯笑声,那笑声如同银铃般在园子里回荡。

“触觉体验对于自闭症孩子的感官发展至关重要。”崔灿灿对身边的小林说道,“通过触摸不同质地、温度的物体,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就像这颗海棠果,它的光滑表皮、微微的凉意,都能给孩子们带来独特的触觉感受,丰富他们的感知体验。而且,这种集体活动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交互动意识,让他们逐渐学会与同伴分享喜悦。”

“崔老师,朵朵主动牵我的手了!”没过多久,小林举着手机,满脸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屏幕里记录着两个孩子在沙池里欢快追逐的画面。朵朵扎着的羊角辫随着她的跑动上下跳动,像两只欢快的蝴蝶。崔灿灿看着视频里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欣慰。她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因车祸暂时离开岗位的雨夜,医院里消毒水的刺鼻气味、监护仪单调的滴答声,都不及此刻这份鲜活的喜悦。那一刻,她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意义是如此重大。

冬至那天,康复园里热闹非凡,一场亲子烘焙活动正在温暖举行。崔灿灿特意准备了不同质地的面团:加了燕麦片的粗糙面团,混着豆沙的绵软面团,裹着椰蓉的蓬松面团。小宇戴着特制的硅胶手套,眼神专注地把面团搓成螺旋状,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认真与投入。

“崔老师,小宇在给面团编辫子!”保育员惊喜地惊呼。崔灿灿赶忙蹲下来,看着男孩认真的侧脸。他的舌尖微微伸出,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的阴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烤箱里飘出的奶香,混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暖黄色的灯光里发酵成最温柔的治愈剂,弥漫在整个房间。

“对于小宇这样对触觉敏感的孩子,不同质地的面团可以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帮助他逐渐适应和接受不同的感觉。”崔灿灿对周围的家长和老师们解释道,“而且,烘焙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还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和尝试。同时,亲子互动也非常关键,家长的陪伴和鼓励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与支持,这对他们的情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深夜,整个康复园都沉浸在静谧之中。崔灿灿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柔和的灯光洒在桌上的工作总结本上。她拿起笔,缓缓写道:“我们总追求量化的康复指标,却忘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宇宙。当我们放下教案里的标准答案,用心聆听他们无声的呐喊,那些曾被视为‘问题行为’的表达,终将绽放成最璀璨的星。”窗外,初雪正纷纷扬扬地飘落,轻轻覆盖这座城市,仿佛为所有等待被读懂的心灵,披上了一层柔软的绒毯,给予它们最温暖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