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二次东渡
庄博阳随即便朝着陈九火竖起了一根大拇指,忍不住地夸赞道:“小先生你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心智,还真是厉害啊!”
陈九火赶忙谦虚道:“庄教授过奖了,我能猜到这些,也是得益于您之前说起那道录司的事。说起来,这都是您的功劳!”
随后,陈九火话锋一转,又接着说道:“不过眼下,我能猜到的,也就只有这些而已。不知道,庄教授您对于这几句谶语,是否还有其他的看法呢?”
“这个嘛……”
庄博阳刚要说什么,这时,房门打开,屠宏宇跟徐峰也走了进来。
陈九火随即便将自己对于第一句谶语的猜想,说了出来。
听了陈九火的讲述,屠宏宇跟徐峰也感觉很有道理。
接下来,便是对于谶语其他部分的破解。
屠宏宇他们却是犯起了难。
“其他的都先不说,我就想知道,这里的「二九」,还有「三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屠宏宇不解地道。
徐峰也一脸疑惑地道:“没错,我也很好奇。按道理说,这谶语中的每一个字应该都很重要,那这些数字,又代表了什么含义呢?”
这时,陈九火忽然想到什么,开口道:“我觉得,这里的二九跟三七,指的会不会是……时间?”
“时间?!”屠宏宇徐峰诧异。
陈九火点头道:“没错!这谶语的前两句,明显是在表述两件重要的事件。”
“既然是事件,那就应该有具体的时间。谶语中这样的表述,在《推背图》等书中,也经常会遇到。”
庄博阳点了点头,道:“的确!这谶语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预言将来发生的事情。既然是预言,那定是要有时间的!所以,小先生说的没错,这里的「二九」跟「三七」,指的极有可能,就是时间!”
屠宏宇跟徐峰却都是一头雾水。
“话是这么说,可这二九跟三七,算是哪门子的时间啊?这根本就看不懂啊……”
不管是屠宏宇还是徐峰,文化水平还是比较有限的。
说实话,要不是明知道不可能,他们都要以为这二九跟三七,说的该不会是什么中药了……
这时,庄博阳却是眼前一亮,道:“我倒是想到了一种可能。这里的二九跟三七,极有可能是一种「倍数」!”
“倍数?”陈九火来了兴致,忙问:“什么样的倍数?”
庄博阳沉声道:“甲子!这也是古人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特殊的时间计量单位!我觉得,这谶语中,用到的,极有可能也是跟甲子有关!”
这话倒是提醒了陈九火,他赶忙拿起纸笔,在纸上计算起来。
“一甲子,就是六十年。”
“如果说,这里的二九跟三七,指的都是甲子倍数的话,那么二九,便是1740年,三七,便是2220年……”
算到这里,陈九火的动作却是不由得顿住。
1740年或许还说得过去,可是这2220年,对于当下来说,显然并不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年份。
陈九火忽然想到,这1740年,跟2220年,应该指的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年份,而是一个时间上的跨度。
也就是说,过了1740年以后,以及过了2220年以后!
可既然是一个时间跨度的话,那就应该有一个时间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后来者准确地计算出,正确的年份。
可是,这个时间起点,又该是哪一年呢?!
陈九火又看了一眼纸上的谶语,随即瞬间恍然大悟。
这第一句的谶语之中,他们已经得知,1740年后,会发生明朝道录司沉船的事件。
如此一来,只需要将时间从道录司沉船事件往前推1740年,不就能计算出这个时间跨度的起点年份了吗!
陈九火随即看向庄博阳,问道:“庄教授,关于这道录司沉船事件的具体年份,那野史中可有明确地记载?”
“有的。”庄博阳没有多想,就直接随口说道:“我记得应该是嘉靖九年,也就是公元1530年!”
一旁的屠宏宇徐峰都是惊得目瞪口呆。
“不会吧,这种事情,您竟然都能记得一清二楚?”屠宏宇不可思议地道。
事实上,别说是屠宏宇他们,就连陈九火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连野史上,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件的年份,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这庄教授对于专业的技术能力,还真是让人钦佩!
陈九火随即便在纸上计算道:“公元1530年,往前推1740年的话,那就是……公元前210年!这……”
算到这里,陈九火立刻想到了什么,脸色陡然一变。
不只是陈九火,对于历史数字更为敏感的庄博阳,同样也已经看穿了什么,脸色也跟陈九火一样,变得凝重起来。
只有一旁的屠宏宇跟徐峰,这两个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此刻一时间却仍旧是搞不清楚状况,面面相觑的,完全是一脸茫然的模样。
最后,徐峰实在是忍不住了,开口问道:“小陈先生,你们为什么这么大的反应?这个公元前210年,是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陈九火面色平静地沉声说道:“公元前210年,是始皇帝驾崩的年份!”
“始皇帝?秦始皇?”徐峰愕然。
他做梦都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能跟秦始皇扯上关系!
这时,一旁的庄博阳又接着补充道:“不光是秦始皇驾崩,事实上,在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我觉得,跟我们如今所面临的局面,可能会有更加紧密的联系!”
“哦?是什么?”徐峰忙问。
不等庄博阳开口,陈九火就率先说道:“徐福东渡!”
“徐福东渡?!”屠宏宇徐峰一脸不解。
陈九火解释道:“史书记载,秦始皇生前笃信长生,曾经派遣方士徐福,前往东海搜寻仙人,寻找长生不老丹。”
“据史书记载,徐福一共两次东渡,为始皇帝寻找丹药。”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219年,第二次,便是公元前210年!”
即便是屠宏宇这种漏网之鱼,此刻也已经从陈九火的话里听出了一丝蹊跷。
“秦始皇是在公元前210年死的,徐福也是在公元前210年二次东渡的。”
“也就是说,秦始皇刚好是在死之前,批准了徐福的第二次东渡?”
陈九火点了点头,“没错,确切地说,秦始皇是在最后一次东巡途中,批准了徐福的二次东渡。而秦始皇,最终也是死在了这最后一次东巡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