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这样讲六经辨证,你怎么看
经过一周的培训,杨澜生和殷利朝在管芳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电子问卷,对培训的效果进行了测试。看着电子屏上跳动的93%让殷利朝的白大褂都跟着兴奋地抖动。他像个孩子似的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杨澜生靠在椅背上,看着这位六十五岁的老顽童像火烧了尾巴般坐立不安,嘴角不禁上扬。
"老顽童,悠着点,别闪了腰。"杨澜生打趣道。
"闪腰?我现在能单手倒立!"殷利朝突然来了个金鸡独立,白大褂下摆扫过杨澜生的笔记本,"瞧瞧,瞧瞧!这是我从医四十年见过最高的评分!而且答卷率是百分这百,这可比我当年追你师娘时收到的情书还珍贵啊!"
管芳趴在桌上笑得直不起腰,手中的录音笔都快滑到地上。杨澜生伸手接住录音笔,发现屏幕上还在循环播放着殷利朝上次讲课时模仿僵尸的视频。
"殷老师,您这评分高主要有两个原因。"管芳强忍住笑,"一是您讲得确实好,二是大家想学。"
"嗯~小管,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殷利朝猛然间回过了味,凑近了她,那老花镜几乎贴到管芳鼻尖,"不过你说得对!我当年在中医药学院教书,学生们都打瞌睡。现在在方舱,一个个眼睛瞪得像铜铃!"
杨澜生指着窗外的重症监护区:"这里的每一个病例都是鲜活的教材。就像昨天那个少阳病患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和《伤寒论》里的柴胡证一模一样。"
"正是此意!"殷利朝突然拍案而起,震得茶杯里的枸杞都跳了起来,"我决定了!下一轮培训要讲六经辨证,就用我们手头的新冠病例当教材!"
"殷老,六经辨证虽然经典,但新冠病机复杂,如何对应?"杨澜生抛出疑问。
"问得好!"殷利朝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一叠病例,"我研究了三十六个病例,发现新冠初期多在太阳、少阳,中期传入阳明、太阴,重症多在少阴、厥阴。这和《伤寒论》的传变规律惊人相似!"
管芳迅速在白板上画出六经传变图,用不同颜色标注新冠病程。杨澜生调出Ct影像:"看这个太阳病患者,肺部仅有少量磨玻璃影,对应麻黄汤证。而这个少阴病患者..."他切换到另一张影像,"双肺广泛实变,正是四逆汤证的典型表现。"
"更妙的是!"殷利朝突然掏出手机播放《权力的游戏》主题曲,"我们可以把六经辨证比作维斯特洛大陆的七国之战。太阳病是北境长城的第一道防线,少阳病是河间地的权力争夺..."
"停!"杨澜生笑着打断,"殷老,您这脑洞开得比长城还长。不过用现代影视作类比,确实能让年轻人更容易理解。"
三人围坐在白板前,病例资料铺满桌面。杨澜生用红色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下"太阳病",旁边画了个举盾牌的士兵:"对应初期发热、恶寒、无汗,用麻黄汤解表。"
"少阳病就像守夜人总司令莫尔蒙。"殷利朝接上话茬,"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管芳突然指着一份病例:"这个患者既有发热恶寒(太阳),又有口苦咽干(少阳),属于太少并病,应该用柴胡桂枝汤。"
"对!"杨澜生兴奋地拍了下手,"就像琼恩·雪诺同时领导守夜人和野人,柴胡桂枝汤同时和解少阳、解表散寒。"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他们像拼七巧板般将病例与六经对应。当讲到少阴病时,殷利朝突然掏出一瓶六味地黄丸:"少阴病分寒化和热化,这个患者舌红少苔、脉细数,是热化证,用黄连阿胶汤。"他晃了晃药瓶,"不过年轻人要慎用,容易流鼻血。"
"殷老,您这教学道具比哆啦A梦的口袋还神奇。"管芳笑得直不起腰。
"这算什么!"殷利朝变戏法似的从病例堆里抽出一张手绘图纸,"我把六经辨证编成了《方舱十二时辰》。太阳病对应辰时(上午7-9点),阳明病对应午时(11-13点)..."
杨澜生看着图纸上的十二时辰与六经对应图,惊叹道:"殷老,您这是把中医和生物钟结合了!"
"正是!"殷利朝得意地晃了晃脑袋,"就像守夜人要值夜班,少阴病患者多在子时(23-1点)病情加重。"
最后,他们决定选择十八个典型病例,按性别和年龄分组。杨澜生负责西医诊断和影像学分析,殷利朝进行中医辨证,管芳制作对比表格。
"这个年轻女性患者,发热38.5c,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杨澜生展示Ct影像,"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肺炎,中医辩证为太阳温病,用银翘散。"
殷利朝在病例上画了个戴斗笠的采药人:"银翘散就像给太阳病患者一把遮阳伞,驱散风热之邪。"
"这个老年男性患者,高热不退,喘憋,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杨澜生调出另一张Ct,"西医考虑重症肺炎,中医辩证为少阴热化证,用黄连阿胶汤。"
殷利朝在旁边画了只衔着仙草的凤凰:"黄连阿胶汤是少阴病的救命仙草,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当他们完成最后一个病例分析时,时间已经悄然流逝到了深夜十二点。殷利朝疲惫地打着哈欠,开始收拾起散落在桌上的病例材料。就在他整理文件的瞬间,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澜生啊,”殷利朝突然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明天我要讲解《金匮要略》里的‘胸痹心痛’,你觉得用《甄嬛传》里的后宫争斗来比喻痰瘀互结怎么样?”
杨澜生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对殷利朝的奇思妙想表示无奈。他打趣道:“殷老,您这跨界混搭的本事,就算是华佗在世恐怕也得自叹不如,拜您为师啊!”
一旁的管芳也跟着打了个哈欠,笑着说道:“殷老师,您可真是华佗再世啊!跟着您学习,我真是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东西呢!”
然而,此时的殷利朝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对杨澜生和管芳的话语毫无反应。他的目光落在了面前的白板上,上面画着一幅六经传变图。
杨澜生和管芳见状,对视一眼,然后继续查看起课程的编排来。过了一会儿,当他们再次抬起头时,却惊讶地发现白板上的六经传变图不知何时被殷利朝添上了《复仇者联盟》的超级英雄形象,而且原本站在旁边的殷利朝已经不见了踪影。
"呵呵,这老顽童,真是无可救药。"杨澜生笑着关掉白板电源。
当两人走出方舱时,一轮皎洁的圆月宛如银盘一般悬挂在天空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这轮圆月将整个夜空都照亮了,使得原本寒冷的冬日夜晚变得格外神秘。
杨澜生抬头仰望着那片星空,目光被天边一颗明亮的星辰所吸引。这颗星辰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在向他诉说着什么。杨澜生凝视着这颗星辰,心中涌起一股感慨。
他不禁想起了那些在方舱医院里辛勤工作的中医人们。他们就像这片土地上的种子,在方舱医院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们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杨澜生相信,在这个新时代里,中医人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就像那轮高悬在夜空中的明月,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