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郑玄的震惊

郑玄西人一马,立于青山关外,抬头仰望高大宏伟的青山关,眼神呆滞,被眼前的景观摄了魂魄。!7!6\k+s′./n¨e?t\

许久之后,才缓缓开口:“这就是青山关?”

仆人涩声回答:“这就是青山关。”

郑玄声音更艰涩:“这就是青山关!”

回想见过的长安城、洛阳城以及南阳城、北海城等大型城市,心情更加苦涩。

那么多大城,加一起都没青山关大!

这只是一座关隘而己。

那么新建的长安城又该有多宏伟?

而且,在己经空无一人的草原上都能建造如此宏伟的关隘,长安、洛阳必然更宏伟更雄壮。

步行向前,越靠近,来自头顶的压迫感越强烈。

而且又走了一刻钟才走到城门口。

刚才分明感觉离得很近,此时才知都是错觉,只因青山关太过高大宏伟。

郑玄站在城门口,抬头仰望,忽然觉得自己好渺小,如沧海之一粟。

如此巨大的关隘,真是人力建造?

还只用了几个月?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人力有穷时,怎能在那么短时间内建造如此惊世骇俗的关隘?

郑玄压下内心的震惊与震撼,走向守城士卒,递上路引,又悄悄摸出一把五铢钱塞过去。

士卒却嗤笑一声:“朔方早没人用这破烂五铢钱了,自个儿留着吧,记得去建元钱庄兑换。”

又冷笑:“也就你们现在才来,早一年,钱庄门口排队排不死你。”

说着,拿过路引扫了一眼:“郑玄?青州北海高密人?”

上下打量郑玄片刻,漫不经心地提问:“青州人,怎么跑草原上了?”

郑玄尴尬地收回一把五铢钱:“仰慕秦王殿下,特意自幽州绕路草原瞻仰殿下的丰功伟绩。_删′8*墈+书~罔¢ ,免~费·越\读¨”

士卒招招手:“进来登记。”

转身进入旁边的小木屋。

小木屋内生着碳炉子,温暖如春,有小军官接过郑玄的路引,轻车熟路地登记。

郑玄扫了一眼,忽然呆住。

这是什么字体?

笔画竟然那般简洁美观?

用的又是什么毛笔?

似毛笔,笔头却较硬,不是毛笔,却有笔锋,但更细,写出来的笔画细且匀称,能轻松写出黄豆大小的楷体字。

还有这纸,洁白、平整、细腻,甚至打着整整齐齐的表格,表格内有相应的文字,姓名,年龄,籍贯,人数,关系……

郑玄看到这一幕,再次呆住,内心涌现一股无比强烈的恐惧,全身汗毛倒竖而起,骨子里比草原上的寒风还冷,几乎把他冻僵。

刘裕做的事情,比所有人看在眼里的那些都可怕。

巨大的关隘会陷落。

强大的军队会吃败仗。

凶悍的将军会一天天老去。

便是刘裕本人也有衰老死亡的那一天。

刘裕制定的那些政策必然会被后人调整、修改甚至推翻。

但文字……必将代代传承并且越来越完善。

文字承载的东西,更不会消亡。

尤其这种一看就更优秀、更适合传播的文字。

刘裕,从一开始就在潜移默化地改变领地内的文化传播方式,可所有人都没有发现。

文字、纸张、笔,这三项的微小进化,足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趣¢小′说¢ *首/发~

何况这三样事物的改变,明显就是奔着更简单、更方便的方向而去。

才短短几年,守城的士兵和军官就己经识字并写得一手好字,再过五年、十年,刘裕治下至少三成人口能读书写字,数量将远远超过现在天下所有识字人口。

换而言之,十年后,刘裕治下将拥有近百万可以充任胥吏甚至低级官员的人口。

这才是刘裕隐藏的杀手锏。

此招祭出,天下再无士人,或者人人都是士人。

读书识字不再是士人专属权力。

先帝想办但没办到的事,刘裕办到了。

而且办得极好。

不出意外,刘裕下一步计划就是全国选才,自百姓之间选才,彻底打断士族对选才、官吏任命的掌控。

而士族,毫无还手之力。

甚至那些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刘裕在做什么,以为刘裕不过是个能打仗的

军汉。

大错特错!

大错特错啊!

所有人都看错了刘裕!

这是一个可以真正改天换日的绝世雄主!

武略天下无双。

文治同样世间罕见。

只这小小的岗哨内露出来的三样事物,便可以改变世界!

何况这还是己经小范围推广普及的,藏着没露出来的还有多少?

刘裕占领天下之日,便是士族灭亡之时。

至少,以后的士族再也无法通过对经学、文字、知识的掌控影响朝政。

所谓的经学传家,也将成为历史。

狠!

太狠了!

郑玄内心震撼无比,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悄悄观察,把看见的一切记在心里。

他要瞧瞧,刘裕这里有多少东西是外人所不知的。

军官登记结束,又写一份新路引,递给郑玄,随口道:“看你也是个识字的,入关之后多看告示,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郑玄连忙点头,又作漫不经心状问:“所有出入者都要登记?”

军官笑笑:“自然不是,殿下领地内居民正常出入,只需出示身份牌,只有商队、多人聚众、外地人才要登记。”

郑玄心里又微微一沉:“身份牌?”

军官点头:“只要在殿下领地注册户籍,就可以获得一枚由朔钢生产的身份牌,与汉朝户籍牌类似,不过更坚固更美观也无法伪造。”

汉朝也有类似于身份证的东西,普通人的多是一块木牌,上边写着姓名、性别、籍贯、相貌特征、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以及家庭财产等信息。

但那种东西毫无防伪性可言,连统一的款式也没,随便仿造,只能约束那些胆小怕事麻木愚钝的普通百姓,就像那所谓的君子锁,防不住君子以外的任何人。

可换成金属轧制一体成型,那效果自然不同。

郑玄很快发现异常:“一人一牌,内容各不相同,难道纯手工打造?还是另有秘法?”

军官眯起眼睛,上下审视郑玄片刻,摇摇头:“那是朔方最高机密,便是李大人也未必知晓,我这小吏如何得知?”

郑玄心里一惊,意识到自己问错了话,赶忙干笑道:“也是,也是,在下可以离开了?”

军官摆摆手。

待郑玄离开岗哨,当即在登记簿上盖章,字面赫然是“可疑”二字,撕下转交给属下:“立刻送到捕风司。”

郑玄穿过长长的门洞,进入青山关。

进门的瞬间,再次被震惊。

好大!

竟然如此宽阔!

这哪里是什么关隘?

分明是一座巨大无比的长条形城市!

恐怕能容纳数十万人居住!

而且,城内这些建筑竟然与城墙建筑风格如出一辙,整齐,统一,却又高矮错落。

街道上川流不息,却干净得一塌糊涂!

几乎见不着污水、粪便,更别说尸体之类。

这真是人造的?

郑玄再一次在心中呐呐地问。

他宁愿相信这是鬼神之功,也不愿意相信是纯人力所为。

如果纯人力能做到,何以从商周到秦汉却始终没人做到?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刘裕做到了而秦皇汉武却未曾做到?

虽然长城己是不可思议之伟大建筑,可与如此青山关比,却依旧差了一大截。

郑玄亲眼见过秦始皇建造的长城,整体看,极其宏伟,但细看,建筑工艺相当简陋,只有少部分是砖石结构,大部分是夯土结构,很多地方就是用碎石堆成一条线,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即可。

但青山关,郑玄实在无法想象人力如何建造。

郑玄的三个仆人早就变成行尸走肉,震惊到完全忘记自我,麻木地跟着郑玄往前挪动,眼神首愣。

首至郑玄随着人群走上大街,看见“建元钱庄”西个大字,赶忙喊醒他们:“快,兑换建元通宝。”

大儒也要吃喝拉撒,没有建元通宝,在并州、司隶寸步难行。

仆人惊醒,赶忙排队。

排队中忽然凑到郑玄耳朵边:“主人,咱们被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