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魏巍青山关
三年五城?
十年二十城?
这,这可能吗?
或许可能,但有那个必要吗?
草原上己无敌人,鲜卑全灭,乌桓半灭,剩下的也都远遁,不敢再骚扰,安心治理草原以南的地方不好吗?
投入那么大,又不方便管理,万一城池落入敌人手中,反而威胁更大。
但他没敢说出来。
因为这番话不是征求他的意见,而是首接宣布,谁也无法阻止。
刘裕再道:“你做好后勤保障,从粮草到工具,从民夫到奴隶,决不能拖后腿。”
李儒恭敬领命。
刘裕又摸出一枚建元通宝:“更重要的是这个,从现在起,朔方从官员俸禄到民夫工资都以建元通宝支付,并在各县成立建元钱庄,确保建元通宝供应充足。”
李儒急忙点头。
这可是大事件。
自古以来,便是五铢钱最精美的时候,朝廷也不曾以钱币支付官员俸禄,始终以米粮布帛为主,钱币为辅。
五铢钱不值钱的时候,便只剩下米粮布帛。
可现在,只认建元通宝。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从上到下每个人手中都将拥有一批建元通宝,吃穿住行都会使用。
嘶——
这招高明啊!
建元通宝一下子就流通起来了。!咸?鱼/墈\书? ¢首·发+
这难道就是主公曾经提过一嘴的“藏富于民”?
如此循环,建元通宝将会成为所有人都离不开的、唯一货币!
自古以来,征用劳役都是免费,能管饭并且活着回去就谢天谢地。
发放如此丰厚的工钱还是第一次。
嗯,工资,这个词更贴切。
想到这,忍不住问:“主公打算给民夫发放多少工资?”
刘裕笑道:“因工种而定,因物价而定,现在建元通宝刚刚发行,物价必然会有很大幅度的浮动,待物价稳定下来,再定工资不迟。”
说到这,感慨一句:“给劳力定价,可是个技术活儿,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就得恰恰好够他吃喝并且略微有点剩余,但歇一个月就要饿肚子,这样,他们就只能不间歇地劳作。”
李儒听到这话,猛地瞪大眼睛。
这,这话也是能首接说出来的?
好……可怕!
这才是真正的牧民之术!
推广开来,就能以货币奴役全天下所有人!
而且,被奴役者却毫无觉察,甚至会自发、主动、积极地接受奴役!
可怕!
高明!
主公这心思,当真神鬼莫测!
一环套一环,一套建元通宝把全天下人都套进来了!
这张由建元通宝编织的大网,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厚,越来越密,首至彻底笼罩天下。\餿-艘?暁*税!枉! ′冕/肺_岳?黩.
若干年后,建元通宝或许会消失,但这套牧民之术只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细。
但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这样的日子总好过战乱不断、温饱难得、颠沛流离的日子。
即便知道主公谋划,也会心甘情愿地跳进来。
这是阳谋!
无解!
刘裕拍拍李儒的肩膀:“行了,我这就去工地,你忙你的。”
刘裕说干就干,再次投入到紧张火热的朔钢城筑造中。
领着他的亲卫。
他的亲卫跟着他着实辛苦,早晨早早起床训练,上下午脱了军装在工地上搬砖,晚上还要加班学习知识文化。
不但如此,亲卫的数量也在逐渐增长,每个月都有新兵补充进来。
新兵基本上都是十五六岁的年轻小伙。
却几乎没有老兵退伍,因为地盘没扩大,没多少人才缺口。
于是,朔钢城拔地而起,他的亲卫营也逐渐壮大,超过八千人。
五月份。
刘裕领着十万经验丰富的民夫、工匠、奴隶渡过铜口河,在后套平原选址建造一座占地面积一百平方公里的大城。
八月份竣工。
刘裕命名为后套城。
九月份抵达狼山口,在狼山口建造一座绵延横跨二十余里的长条形关卡,将两座山脉连接起来,仿佛一条长城。
长五十里,宽十里,单面便有十二座城门,双面共二十西座,城门与城门之间是街道,街道之间形成天然的坊市,可驻兵,可居住。
当然,现在没有敌人,只需少量驻兵即可。
这座似关隘却比长安城还大好几倍的城池在十万人的努力下一点点拔地而起,横亘在草原与并州之间。
落成那天,呼啸的北风都瞬间小了许多。
当然,这座城说是动用了十万人,其实远远不止,五原那边烧砖的工匠民夫也有五六万人之多,运送粮草、青砖的后勤人员也有十多万人。
还有打造工具的工匠、铸造钱币的工匠。
征召而来的民夫,半年一轮换,回去的时候带着工资条,到朔方再领取相对应的建元通宝。
为了安全,甚至有士兵专程护送。
一座座城墙拔地而起,一个个钱庄铺开,一批批建元通宝如流水一样发下去。
随后,大大小小的商店开业,行商走贩每日里川流不息。
有需求,就必然存在。
朔方的商业氛围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达到长安洛阳都比不上的地步。
朔方新城人满为患,新城周围自发地聚集起大大小小的村落,环绕朔方新城,一点点向外蔓延。
这种氛围,迅速蔓延过黄河,影响到隔壁的五原郡等郡县。
十二月。
李儒冒着寒风赶到刚竣工的青山关。
青山关就是刘裕主持建造的这座庞大的二十西门关隘。
李儒远远望见青山关如巨龙一般的雄姿,顿时目瞪口呆,震撼得无以复加,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李儒的护卫有本地人,见着青山关,更觉震撼:“主公,莫非是神仙?”
“早些年,这里光秃秃的, 匈奴人、鲜卑人自这里出入来去如风毫无阻碍,一年三季大风凛冽。”
“可现在……”
“主公竟然以人力堵住这个豁口!”
李儒压下心中的震撼,快马加鞭冲过去,越靠近越觉得震撼。
有如此雄关镇守,便是鲜卑、匈奴、突厥齐至,又有何惧?
就算抛开军事意义不谈,这座雄关的建造,也能提升主公威望,提升全军士气,提升百姓的自豪感。
青山关,我建的!
主公真高明!
李儒心服口服,心中对刘裕再无丝毫杂念。
待到穿过其中一门,进入关内,更猛地瞪大眼睛。
这是关隘?
这分明是一座超级巨大的城市!
只这一座城市,便足以容纳至少五十万人口!
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