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袁隗之谋

袁隗听到荀谌的话,沉默不语。?j!i.n-g?w+u\x¢s-.^c′o′m/

不计出身,优选英才。

听起来很简单,也是极好的政策,能快速壮大自身战力。

庶民之中读书人少,可敢打敢杀的却极多。

然而,真行吗?

这政策真大范围推广下去,士族必然心生不满,因为大量庶民以军功起家,一定会冲击士族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以及利益。

庶民出身的军官越多,瓜分走的利益就越多,士族的不满情绪就越强烈。

有人吃得多,就有人吃得少。

在家族利益面前,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道理都懂,但一步不能退。

这便是现状。

让士族掌控庶民出身的军官?

袁隗自个儿要头疼,他袁氏就是这么起家的,怎能容忍别的士族以同样的方式起家?

袁隗自己掌控那些庶民军官?

这还是分了袁隗麾下那些士族的好处。

袁隗就算当了皇帝,官职、封地、爵位都是有限的,庶民出身的武将增加,必然会挤占士族的份额,士族能忍?

袁隗不能让步,其他大小士族也不能让步。

所以,这看似美好的政策,根本无法大范围推广落实。

荀谌急了:“诸位,事到如今还计较个人得失,难道你们要眼睁睁地看着刘裕占领洛阳打下天下?到那时,你们祖祖辈辈积攒的家产可都要被他充公没收,任你良田万倾家财万贯最后也只能落下个薄田三五十亩!”

“那是你们想要的?”

“如果是,荀某恕不奉陪!”

“如果不愿意走到那一步,就应该各退一步广募勇士对抗刘裕!”

“还是说……你们觉得刘裕会推翻他在并州施行的政策?”

“不要做梦了!”

“刘裕就是奔着在座所有人来的!”

“他就是要把咱们祖祖辈辈攒下来的家业没收、充公再分配给那些你们看不起的庶民,再把咱们这些饱读诗书者的话语权统统剥夺,更要把治理天下的权力收入己手,而你们这些人,竟然还心存幻想?”

“醒醒吧!!!”

“再不携手反抗,他真要打进洛阳来了!”

“他只有广牧小城时,就能扫平三部鲜卑!”

“他占了半个朔方郡就敢对抗朝廷十万大军东西两路夹击!”

“你们征兵准备第三次北伐时,他一口气占了并州和凉州!”

“你们以为长安有雄关有高墙足以坚守许多年,可他从凉州到长安城内只用了半个月时间!”

“再不携手反抗,他杀进洛阳你们都不知道!”

荀谌声色俱厉,疾首痛心,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句句戳在众人的肺管子上。?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众人低头不语。¨卡?卡′暁.税~蛧, _芜\错\内~容\

袁隗略显尴尬,咳嗽一声:“友若,不至于,不至于,洛阳与长安不同,凉州到长安有小路可走,但长安到洛阳却只有函谷关一条道。”

“而且洛阳西面都有雄关,每一处关隘都如函谷关一般雄险,刘裕再能打也飞不进来。”

“倒也无需那般恐惧。”

荀谌反问:“相国,先不说刘裕会不会打进洛阳。”

“就算他真打不进来,难道咱们就要死守一辈子?”

“洛阳这几座雄关可拒敌于外,同样可以困己于内。”

“刘裕打不进来,咱们也打不出去。”

“刘裕若调头打荆州、冀州、豫州、幽州,咱们怎么办?”

“守着洛阳城慢慢等死?”

众人闻言,表情更难看。

袁隗的表情也极沉重。

这不算特别高明的战略,就算是个普通人坐在刘裕的位置上,啃不下洛阳这几座雄关的前提下,也会调头去打其他州郡。

其他州郡可没有洛阳那么多雄关守护。

荀谌再疾声道:“而且刘裕己经占了长安,对洛阳没有特别强烈的需求。”

“甚至可以拿长安、高祖血脉做文章,煽动天下百姓。”

“若真让他得逞,我们便是守住洛阳又有何用?”

“自从他占据洛阳,咱们便再无退路!”

“从现在开始,他每占领一郡一县都是在咱们身上割肉!”

“占领一州之地,等于断咱们一条臂膀!”

“更可怕的是刘裕占领长安之后偃旗息鼓专心推广新政、开垦荒田、招贤纳士、培养人才,如此再过三五年,天下谁人可挡其锋芒?”

说到这里,斩钉截铁道:“现如今唯有一策可胜,那便是将他拉入战争的泥淖中,使他忙于战争而无暇休养生息、培养人才,如此,依仗我方深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深厚的底蕴把他拖垮!”

众人听到这,各自有所动心。

刘裕确实强悍,兵锋所指,战无不胜。

唯一的缺点就是崛起时间太短,后勤、内政薄弱,基础太浅薄,无法打旷日持久的战争。

纵观刘裕打的所有大小仗,全是速胜。

还不是一般的速胜,是放弃后勤抢时间的速胜。

跟刘裕打持久战,或许还真有机会。

这时,耿苞再次开口:“打闪电战不是对手,打持久战就是对手?”

“荀友若,你说的持久战不会就是死守吧?”

“你刚才可还说死守没前途。”

“若不死守,主动出击,请问谁敢领兵去攻?”

“如何在不死守的前提下跟刘裕打持久战?”

荀谌对耿苞怒目而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座的诸位家中谁没养几个敢战之人?一家出一个,便能凑齐上百个敢打的!”

“而且,主动出击不等于送死,可以寻刘裕薄弱之处骚扰袭击,杀他百姓,烧他粮食,毁他耕田,让他疲于应付无法安心休养生息便能把他拖死。”

“他占三州之地,总有漏洞。”

“大军进不去,便派小股部队渗透潜入,或者收买当地百姓为我所用。”

“只要想做,就一定有机会。”

说到这,看向袁隗:“相国,搭配之前说的那些手段,完全有机会拖死刘裕!”

之前定的策略是收买、策反刘裕手下的文武,再动员全国各地士族、豪门对抗刘裕,更于百姓之间散播关于刘裕的谣言,使刘裕不得民心。

袁隗听到这,真的心动了。

目光一闪,自众人脸上扫过:“此计可行!”

又道:“长安非比并州凉州那等苦寒之地,百姓们相对富足,未必会被刘裕那一套诱惑,当抓紧时间派人潜入长安散播谣言,使百姓们心生恐惧或者怨怼,如此,他便是占了长安也难以安心休整。”

“嗯,就派人到长安散播谣言,说刘裕要没收所有人的财产,还说刘裕嗜杀,动辄屠城,稍有不顺便抄家灭族。”

“总而言之,把刘裕讲得越凶恶越好。”

“再派人鼓动百姓向洛阳、荆州、益州迁徙,最好把长安变成一片空地。”

“长安各县不是还有七八万我军士卒……”

说到这,咬咬牙,恨声道:“秘密传令其中一部,可以大开杀戒,然后栽赃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