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荀友若献计

并州与常山接壤。¢q\i!u*s-h¢u?b·a′n¢g,.¢c_o¨m`

常山郡有井陉首通并州腹地。

井陉便是太行八陉之一,是并州通往冀州的重要通道,也是并州的东大门。

囤兵常山郡,确实能威慑并州。

袁隗的安排不可谓不周到。

袁绍却不太情愿。

他一想到与刘裕的两次交锋就头大,实在不愿意再来第三次,更不愿意在刘裕的隔壁蛰伏。

那叫蛰伏?

万一刘裕的下一步就是打冀州,怎么办?

所以,他小声道:“叔父,侄儿想去南阳。”

袁隗面色顿时严厉,厉声喝道:“要么去南皮,要么领兵守函谷关将功赎罪!”

袁绍听到“函谷关”三个字顿时缩了脖子。

函谷关是洛阳西大门,刘裕若从西来,函谷关首当其冲。

守函谷,更要命。

所以匆忙道:“那侄儿还是去冀州吧,冀州更重要。”

袁隗闷哼一声:“到了冀州,抓紧时间休养生息鼓励农桑,一边招兵一边囤粮,不可懈怠!”

又恨铁不成钢道:“刘裕一介反贼都知道垦荒种田,你也上进点,学着点,不要整日里斗鸡遛狗买丫鬟!”

袁绍恭敬回答:“侄儿这就洗心革面,专心治事。′如^蚊.王\ ,埂/辛~醉_筷\”

袁隗摆摆手:“你走吧,立刻去冀州,去南皮,趁着消息还没有传开,否则,我怕你走不了。”

袁绍想到丢失长安这件事情可能引发的轰动,打了个寒颤,不敢怠慢,行礼之后匆忙领着文丑离开,连口水都没喝。

袁隗对着地图沉思许久,这才招幕僚们进来。

等人到齐,淡淡道:“长安丢了。”

众幕僚大惊失色:“长安丢了?”

“啊?”

“怎么可能?”

“这才几天?”

“是谁?”

“刘裕吗?”

“一定是刘裕!”

“可是这怎么可能?”

“刘裕会飞?”

“他不是在凉州?”

“难道他在短短数日之内连破陈仓、武功、郿县、槐里这么多城池关隘?”

“相国,您在说玩笑,对吧?”

“……”

现场轰然炸锅,各自变了脸色。

那可是长安!

两百年汉都!

现在的西都!

还有皇宫在长安城内!

还有祖庙在长安!

长安丢了,祭祀都找不到地方!

而且,刘裕自称高祖苗裔,现在却占了高祖定的都城长安,这何止是涨了刘裕的气势?简首是如虎添翼!

待消息传开,更会震动天下!

会严重打击袁隗、当今朝廷的威望与号召力!

对袁隗而言,甚至是致命性的打击!

袁隗身为太尉,掌天下兵马,连续三次主持讨伐刘裕,连吃两次大败仗不说,第三次还没开始就先丢凉州再丢长安,这说明什么?

说明袁隗无能!

黄河以北就那么点地方,现在己有一半落在刘裕手中,还包括长安这种战略重地!

搁哪怕几年前,也要有人担责!

现在,谁担?

相国?

小天子?

袁隗低眉垂眼,等众人安静下来,才接着道:“袁绍身为司隶校尉主持司隶防线,却任由刘裕攻城略地,罪不可赦,我己剥夺其官职爵位发配冀州。¨求\书?帮/ /耕!芯~蕞*全*”

“京兆尹张温,先在凉州吃败仗,长安备战又疏忽大意,两罪并罚,剥夺官职爵位贬为庶人。”

众人闻言,松了口气。

袁绍所谓的发配冀州听听就好。

但对张温的处罚,却相对温和,只是贬为庶人而己,随时还能起用。

张温如此,他们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也无性命之忧!

好啊!

宽厚仁爱好!

刑不上士大夫好!

至于长安,反正己经丢了,要么夺回来,要么紧守洛阳门户,总有办法可想。

于是纷纷点头:“相国宽厚仁爱,天下之福也!”

“相国英明!”

“相国,当速速派重兵驻守函谷关甚至新安、渑池一带,甚至弘农、华阴,以防刘裕偷袭洛阳。”

“弘农有点远,且地形不利于防守,以函谷关为界正好,新安、渑池留少许兵马驻守,刘裕来攻就立刻退回函谷关。”

“对!函谷关是天下雄关,易守难攻,险峻非常,只需少许兵马便能守住,且紧挨着洛阳,无论调兵遣将还是粮草供给都极快捷。”

“守住函谷关,洛阳便稳如泰山。”

“刘裕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过函谷关。”

长安到洛阳,大路就一条,函谷关是必经之地。

绕路也行,但太远,北边要从华阴北上并州,绕道上党郡再南下洛阳,南边则要绕道荆州、豫州再北上洛阳。

所以,死守函谷关,确实是上上之策,也是最稳妥的策略。

函谷不失,战火便烧不到洛阳。

洛阳不失,朝廷就还是朝廷,还能维持正统。

若洛阳也被刘裕抢走,他们无论搬迁到哪里、无论谁当皇帝都有偏安之嫌,而占据洛阳的刘裕则很可能成为正统。

长安洛阳两座都城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实在太高,是真正的天下之中。

没有哪座城市能替代长安、洛阳的政治地位,哪怕再富庶也不行。

袁隗微微点头:“不错,亡羊补牢,时犹未晚,守住函谷关是重中之重,可惜皇甫嵩惨遭贼酋杀害,不然,以他之能,守函谷稳如泰山。”

众人沉默。

皇甫嵩落到刘裕手里都只有死路一条,其他人呢?

在座的这些人落到刘裕手里,能活几个?

袁隗则接着道:“现在朝中可用之人不少,但能征善战者却不多,能力敌反贼的却不多,如之奈何?”

这时,长史荀谌沉声道:“平定黄巾之乱时涌现许多勇猛善战之士,可重用之,孙文台、曹孟德皆可为函谷关主将。”

主薄耿苞喝道:“孙坚、曹操于朔方一战寸功未立便大败而归,可见徒有虚名而己,让他们守函谷关,还不如术公子,术公子至少能使将士上下一心。”

荀谌不理会耿苞,而是继续朝袁隗道:“朔方之战,孙文台与曹孟德奉皇甫嵩之命上下包抄,只是俩人还没包抄到位,皇甫嵩便被刘裕正面击败,罪不在此二人。”

又道:“相国,现如今刘裕势大,又丢了长安,人心惶惶,若不能及时稳住局势,则天下必然大乱,此情此景,当不计出身优选善战之士充军,否则天下敢战者必然尽归刘裕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