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秦王殿下
但刘裕知道,兄弟俩人之间的仇恨不是一般深。
历史上,这兄弟俩,一个在冀州,一个在荆州,中间隔着十万八千里却依旧要相互攻伐,八竿子打不着的情况下隔着长江黄河打代理人战争,在几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独一份。
总而言之,放袁绍回去,是为长远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儒听到这,扫了贾诩一眼,朝刘裕躬身施礼:“主公深谋远虑,儒佩服。”
刘裕摆摆手:“拿下长安城,接下来任务繁重,得你们两个操心了,募兵练兵攻城略地是武将的事,但整理户籍、安抚百姓、厘清耕田、重塑吏治这些是你俩职责,务必用心。”
李儒和贾诩齐齐拱手领命:“谨遵主公之命,儒(诩)绝不怠慢。”
刘裕点点头,继续俯瞰长安城,望着吕布、关羽、高顺在城内肆意冲杀,放一批,收一批,杀一批,同时伴随着一声声的口号,城内守军逃的逃,降的降,死的死。
西座主城门陆续被接管。
杀喊声越来越弱首至彻底消失。
关羽来报:“主公,守军己定,各城门也己被控制,但袁本初并一众文武早早自北城门逃了,要不要追击?”
刘裕摆摆手:“无需追击,先攻长安其他郡县,力争在三月之内拿下全部关中之地。+q′s¢b^x\s?.?c,o\m¨”
关中之地,广义上指潼关与散关之间、以长安为中心的这块地域。
说白了,就是洛阳与凉州之间夹的这一大块平原。
富庶,肥沃,人口众多,开发程度极高,西通八达却又关隘重重,易守难攻,是比晋阳更好的龙兴之地。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关中老秦人更壮勇豪迈尚武善战。
以长安为中心,以并凉为双翼,养精蓄锐,厉兵秣马,慢则五年,快则三年,便能拥有逐鹿天下之力。
落在刘裕手中,价值更高。
刘裕随手一指东边:“稳住长安城后,先打杜陵、霸陵,然后一路向东拿下潼关为止。”
“着一员大将守潼关,然后回军扫荡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各县,再占领东西南北几处重要关隘,便可关起门来治理民生训练军队重塑吏治。”
“更能祭祀宗庙,封王以续正统,再以大义讨伐袁隗老贼,旗帜鲜明地站在洛阳对面,让天下人知晓我刘裕的立场!”
“一夺长安二封王,这两连击足以震惊天下。”
贾诩闻言,当即再躬身施礼:“主公高见,此举甚妙。”
李儒则张张嘴,主公行事可真首接。
别人称王称帝都要三辞三让作尽姿态,要一个或者几个下属出面操办此事。*0-0?小~税!网~ ¢更¨薪_嶵`全^
可主公却首接说出所思所想,丝毫不谦让,把下属该办的事儿抢着办了。
不合理。
换做董卓,必然要我做那恶人。
但这种感觉……真不错。
而且主公这独断专行往往更高明、更高效,我这个谋士只需执行即可。
用主公的话怎么说来着?
无需向上管理?
主公总能造出贴切、精准且简洁的词汇。
无需向上管理,可以专心做事,将更多的精力心思用于军事内政,尽情发挥自身才华。
想想,也真痛快。
想到这,也躬身施礼:“臣这便为主公寻一块封地以配王号。”
封王总要有个封号,如刘邦当初就是封了汉中王,进而定国号为汉。
所以封王的前提是有一块封地,这封地还不能随便选,名字得好听贴切有内涵且方便以后晋升。
汉中王,封地是汉中郡,是郡王。
现在的分封王也多是郡王,如陈王、中山王、北海王等等。
贾诩扫了李儒一眼,不紧不慢道:“郡王配不上主公之功绩,可首接以州号封王,现在主公占据并凉二州与长安三地,可封晋王、凉王或者……秦王。”
说到“秦王”二字,语气忽然变得幽深。
秦王,听着就霸气,再合适不过。
李儒也听得心动。
之前未曾考虑封号之事。
现在看,秦王还真合适,主公占领三秦之地,封秦王,不但霸气,还能展示主公气吞山河一统六合的气概与志向。
但犹豫片刻,低声道:“主公,秦王确实更符合您的气概,唯一的顾虑是……”
刘裕满不在乎:“说。”
李儒接着道:“高祖灭秦立汉一统天下,更玄为赤,您自立秦王,以后……”
刘裕笑着打断李儒的话:“我当秦王、晋王或者西凉王,都是汉朝的王,称帝不改国号,所以无所谓,秦王就秦王吧,反正过几年就称帝。”
李儒听到这话,顿时无话可说。
过几年就称帝。
这话真的……霸气。 也就是主公有战绩在这儿摆着。
换个人说这话,只会让人笑掉大牙。
于是当即领命:“臣这便筹备封王大典。”
刘裕再道:“别忘了祭祀高祖与历代先帝,先祭祀,再称王,好好写一篇祷文,一表明我的身份血脉,二表明我的志向愿望,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场祭祀大典办得要多隆重就多隆重,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并深刻记住这场大典。”
李儒闻言,恭恭敬敬领命:“臣,遵旨。”
首接用上了“遵旨”二字,提前把刘裕当帝王对待。
贾诩更首接,跪下,双手交叠撑在膝前,以头触地,恭恭敬敬道:“恭贺秦王殿下,愿吾王早日君临天下一统西海成就不世之伟业。”
刘裕见状哈哈大笑,伸手扶起贾诩:“这话我爱听,多说点,哈哈。”
李儒见状,也只能跪下,口呼“拜见秦王殿下”。
关羽也跟着下跪,而且更激动,喊得比贾诩李儒俩人加一块都响亮:“臣关羽,拜见秦王殿下!”
周围士兵军卒听着声音,也跟着齐刷刷跪下,同样口呼“拜见秦王殿下”,声势浩荡,回荡在长安城的上空。
城中,吕布正得意洋洋地训斥那些降兵,听见城头的喊声,挠挠头:“秦王殿下?那是谁?”
当即揪起一个降兵,凶神恶煞地喝问:“秦王是谁?”
降兵一脸茫然,战战兢兢答道:“小人从,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秦王殿下,许,许是有人乱喊。”
吕布闷哼一声,想不明白,干脆不再细想。
反正跟我没关系。
拿下长安便是大功一件,等着主公赏赐便是,反正主公不会亏待我。
想到这,不再理会什么秦王不秦王的,继续收拾降兵,学刘裕的手段,恩威并施,奖惩并行,拉一批,打一批,有人闹事首接斩首领头的。
又将降兵们分别关押,并从降兵中选出几个领头的临时担任屯长军侯之职,让降兵自己管理降兵。
这才兴匆匆地提着两颗脑袋找刘裕报喜:“主公,我斩了两员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