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仙人?
天黑之后,人衔枚马裹蹄悄然离开,绕道上林苑东侧再北上长安城,更亲自带队开路猎杀沿途可能存在的斥候探哨。
行至一半还触发【隐秘】特技。
一道白光闪过,笼罩全军。
特技加持之下,战马变得更乖巧懂事,脚步声更轻,动静更柔。
子时二刻。
抵达长安城东墙之下。
刘裕朝高顺招招手:“准备好了?”
高顺重重点头:“一切准备妥当。”
刘裕挥手:“动手!”
高顺立刻传令。
下一刻,五组步兵扛着组装好的竹排出列,无声无息地靠近护城河,将竹排铺到水面,以铁钩固定连接,再坠下铁锚固定位置。
第二排再跟上,加长、连接、固定竹排。
如此三排,五分钟内在宽达八米的护城河上铺了一条由竹排连接而成的浮桥。
浮桥铺好。
五组负责攻城的步兵立刻扛着长梯过河、架梯。
依旧是贴着城墙外立面架设,梯子顶端堪堪卡在城墙顶端半米处。
不等梯子贴住,便有两个士卒开始攀爬,猿猴一般噌噌往上蹿,梯子挨着城墙的同时也己经蹿到梯子顶端,当即取长钉锤子往城墙上猛砸。
“铛铛铛——”
不到十个呼吸便将长梯固定好。^看\书¨君¢ ·已′发+布¢最¨芯~璋`劫?
与此同时,一组组训练过的步兵迅速往上攀爬。
刘裕朝吕布、关羽、高顺摆头:“冲——”
并一马当先冲出去,踩着竹排冲过护城河,冲到城墙根下,攀着长梯往上蹿,手脚并用,一蹿就是三五根横档,速度比普通士卒快一倍多。
十米高的城墙,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那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可在他眼里,不过三层楼而己。
那些个竹竿杂技的表演者使用的竹竿都在十米左右,短了观众都不买账。
若不是竹竿杂技的技巧性太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他都想组建一支这样的攻城部队,两人一组,几秒钟就能把战友送到城头,效率比常规的攻城梯高太多。
刘裕一马当先。
吕布、关羽、高顺紧随其后,速度也不慢。
……
城头有士卒值夜。
可他们听到“叮叮当当”的砸墙声都没反应过来。
“什么声音?”
“在哪?”
“谁踏马大半夜砸墙?”
“等等,好像外墙外……”
“嗯?”
“我曹!”
“好多人!”
“敌袭——”
“敌袭!”
“敲锣!敲锣!”
“铛铛铛铛——”
尖锐的锣声撕破寂静的夜空,长安城内立刻乱了起来。¢墈^书\屋/ -追?蕞_歆,蟑\結·
值夜的屯长章非抓起长枪冲到垛口:“快快快!”
“长枪手准备!”
“瞄准垛口!”
“李老三,立刻查看敌人数量!”
“张明,查看敌人攻城梯的位置!”
“孙强,点火照明!”
“其他人都踏马盯住垛口,见人就捅!”
“……”
嘶吼中,职业的百人屯立刻忙乱却又各司其职地进入防守状态。
章非一边传达命令一边探头,只一眼便被震惊。
护城河外黑压压的排列着一大片骑兵,无声无息,只有甲胄和刀枪闪烁着点点寒光,仿佛地狱里爬出来的幽冥鬼卒,散发着让他不寒而栗的气息。
章非急忙缩头,但很快意识到不对。
骑兵不能攻城。
更不可能隔着护城河攻城。
而且城外那支骑兵也不像是要攻城的样子,位置也不对,全守在城门口方向,仿佛准备排队入城。
他们想干什么?
等等,刚才叮叮当当的声音来自哪里?
章非壮着胆子爬上垛墙,探头朝下看。
一看之下,顿时毛骨悚然,撕心裂肺地大吼:“快!敌人上来了!”
“他们贴着墙面爬上来的!”
“小心小心!”
“准备战斗!”
“战斗!”
“瞄准垛口!”
下一刻,就见一道人影自垛口处高高跃起,越过垛墙,落在自己身后。
登时瞪大眼睛。
这是什么战术?
空中飞人?
人怎么可能在穿着铠甲手持武器的情况下跳那么高?
仙人吗?
但急忙下令:“快快快!”
“长枪手围住他!”
“其他人瞄准垛口处,再有人跳进来,首接捅,在半空中就把他捅成筛子!”
“对!” “把枪立起来!”
“弓弩后也准备,上箭瞄准半空,见人就射!”
“快——”
话音刚落,就见一更高大的人影从墙外跳起,落到自己这边,当即挺枪扎过去。
“铛——”
那人左手举盾横扫,砸在他的枪头上。
枪杆子上传来一股巨大的力量,震得双手剧痛,枪杆子更脱手向后飞出,尾锥钉在墙壁里,双手手心被刮走大片血肉,隐约可见白骨。
章非颤颤巍巍地低头,望着血肉模糊的手掌心,心生恐惧。
这真不是人!
绝对不是!
人怎么能有如此恐怖的膂力?
下一刻,就见那人转身,刀光一闪而来,想躲闪时,视线忽然天旋地转,后脑勺重重磕在地上,双目望天,黑漆漆的夜空下,那人左手盾右手刀,肆意杀戮自己的手下。
这人好强!
是谁?
难不成是……刘裕本人?
等等,我的脖子怎么凉嗖嗖的,还有点疼……
……
长安废弃皇宫内。
袁绍与蒯越、逢纪等人商议半夜应对策略:“那就按兵不动,等待洛阳那边的消息。”
蒯越点头:“按兵不动,可能会损失几座县城,贸然出兵却很可能丢掉长安城,长安是西都,是汉室祖庙所在,若是丢失,天下必然震动,便是相国也不好向天下人交代。”
逢纪也附和:“长安城在手,刘裕便是占领周围全部县城,也能坚守半年甚至更久,把刘裕拖在这里,为相国调兵遣将争取时间,若是丢了长安城,关中之地尽归刘裕,则洛阳也危险。”
其他几人也没意见。
考虑到刘裕彪悍到不像话的战绩,按兵不动确实是最佳策略。
袁绍见众人意见一致,也松口气:“那就按兵不动,等待洛阳那边的消息,不过斥候不能放松,必须时刻盯紧刘裕。”
文丑连忙领命。
这时,尖锐的锣声响起。
几人都愣住。
“发生了什么?”
“哪里鸣金?”
“东边?”
“刘裕夜袭?”
“不对啊,刘裕不是去了上林苑?”
“天黑前斥候不是回报说刘裕在上林苑驻扎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