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不想出现外交事件
机舱内,灯光调暗,大部分乘客已陷入昏睡或戴着眼罩试图入睡。然而,方稷所带领的团队区域,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兴奋、焦虑与不确定性的清醒。
靠窗的位置,年轻的博士生小王脸几乎贴在舷窗上,望着下方无垠的、在月光下泛着银灰色光泽的云海,激动地小声对旁边的同事说:“太壮观了!感觉我们正在飞向一个全新的世界!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参与这么大的项目!”他的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建功立业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非洲大地上挥洒汗水、收获成功的场景。
过道另一边,几位年纪稍长的技术专家则显得沉稳许多,但紧抿的嘴角和不时交换的眼神,也透露着内心的不平静。一位负责设备的老工程师正就着阅读灯,最后一次核对带来的设备清单和注意事项,嘴里喃喃自语:“…”边读边看的习惯是怎么也改不掉。
而在后排,几位负责未来田间管理和人员培训的技师则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
“哎,心里还是有点打鼓,”一位姓张的技师叹了口气,“想起刘老师课上讲的那些…工人领了工资第二天就不见人影…这活可怎么干?咱们的技术再好,没人落实也白搭啊。”
“谁说不是呢,我心里也没底,”旁边的人附和,“文化背景完全不一样,道理讲不明白,管理起来难度太大了。就怕到时候进度跟不上,辜负了国内的期望。”
他们的担忧并非多余,刘老师描述的人文习惯和管理难题,像一片小小的阴云,笼罩在部分队员的心头。整个航程,就在这种交织着梦想与现实的复杂情绪中缓缓度过。
经过漫长的飞行和一次中转,飞机终于开始下降高度。
透过舷窗,广袤的非洲大陆逐渐显现出它粗犷而原始的地貌——红色的土地、稀疏的植被、蜿蜒的河流。当轮胎重重地触碰到亚的斯亚贝巴博莱国际机场的跑道上时,机舱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到了!
然而,刚出机场,团队就感受到了一种异样的氛围。前来接机的,并非只有项目对接方和预想中的大巴车。几名身着制服、手持Ak-47步枪的当地士兵,神情严肃地站在几辆越野车旁,形成了一个不算严密但足以引人注目的护卫阵势。
“这…什么情况?”有年轻队员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接待规格这么…硬核吗?”
李振邦面色如常,但眼神锐利地扫视了一下周围环境,然后微微侧头,用只有身边几个人能听到的音量低声解释:“别紧张,也别瞎议论。这不一定是高规格接待,更可能是常规的安全措施。”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这边小型政变、部族冲突或者局部武装摩擦不算罕见。估计是近期附近有什么不太平的情况,政府方面出于安全考虑派了护卫。大家都上车,跟紧车队,到了基地再说。记住,从现在开始,没有特殊情况,绝对不要擅自外出,一切行动听指挥,安全第一。”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让原本还有些兴奋和好奇的队员们瞬间清醒了不少,心中那点浪漫的冒险情怀立刻被现实的安全考量所取代。车队在持枪士兵的护卫下,一路呼啸着驶出机场,穿过略显嘈杂混乱的市区,然后驶向郊外。
沿途的景象不断冲击着队员们的感官:繁华与贫困交织,现代与原始并存。约莫两三个小时后,车队终于驶下主路,开进一片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区域。门口有简易的岗亭和当地保安。
“到了!咱们的基地!”有人指着窗外喊道。
映入眼帘的,是几排已经建成完成的白色板房、一个巨大的钢结构仓库、已经平整好的土地以及飘扬在中央旗杆上的五星红旗。
尽管周围的环境依然荒凉,但这片由中方团队先行搭建起来的基地,整洁、有序、功能齐全,像一座坚实的孤岛,矗立在广袤的非洲原野上,给所有风尘仆仆的队员们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和归属感。
“太好了!房子都盖好了!”“比想象的条件好多了!”
“快看,这边还弄了个小花圃!”
队员们提着行李下车,好奇又兴奋地打量着这个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新家”。方稷和赵老对视一眼,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至少,他们有了一个坚实可靠的起点。
李振邦则迅速与先期抵达的后勤负责人对接,确认安保细节、物资储备和通讯状况。基地的围墙和灯光,让他稍微安心了一些,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明天太阳升起时,才会真正开始。
当地政府派出的高级协调官——一位名叫所罗门、穿着熨烫平整的西装、英语流利的官员——便已迎了上来。在与李振邦、方稷、赵老等人进行简短的欢迎寒暄后,所罗门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将李振邦和主要项目负责人请到了一旁相对安静的办公室。
“李先生,各位尊贵的中国朋友,”所罗门的声音压低了,语气变得十分严肃和正式,“首先,我代表政府,再次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全力保障你们在此地的项目顺利开展。”
他话锋一转,眼神锐利地扫过窗外:“但是,出于对各位绝对安全的考虑,我必须非常郑重地提醒和建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请务必留在基地核心区域内,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李振邦神色一凛,立刻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安保提示:“所罗门先生,请问是出了什么特殊情况吗?”
所罗门微微颔首,措辞谨慎但意思明确:“近期,邻近区域的一些部族之间,因为历史遗留的土地和水源问题,发生了一些…嗯…武装摩擦。规模不大,政府军已介入控制局势,但零星的交火和不可预测的暴力事件仍有发生。”
他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有他们几人能听见:“你们是中国重要的投资团队,是埃塞俄比亚尊贵的客人。我们绝对不希望,也承担不起任何一位中国朋友在此刻受到丝毫伤害,那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外交事件。”他特意强调了“外交事件”这个词,眼神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郑重。
“因此,”所罗门总结道,“最稳妥的方式就是请各位暂时留在基地内。我们已经加强了基地周边的巡逻力量。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我们会协调专人定期配送。如果确有极其必要的公务外出,必须提前通知我们,我们将派遣武装护卫车队随行。这不是限制,这是保护,请务必理解并配合。”
李振邦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和对方的深层担忧。他郑重地点头:“非常感谢您的坦诚和高度重视,所罗门先生。我们完全理解贵政府的顾虑和采取的谨慎措施。请您和贵国政府放心,我们一定会严格约束所有团队成员,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一切以安全为重,绝不会擅自行动,为贵国添麻烦。”
所罗门脸上重新露出些许笑容,显然对李振邦的通情达理和迅速理解感到满意:“非常感谢您的配合与合作,李先生!这只是暂时的预防性措施。待局势彻底平稳,各位就可以更自由地探索我们美丽的国家了。”
送走所罗门后,李振邦立刻召集了全体团队成员,没有任何隐瞒,将所罗门的警告和安全要求原原本本地进行了传达。
“想必刚刚来的路上,大家也听到我的猜测了,刚刚这边负责咱们项目安全的负责人也来正式通知了,”李振邦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脸,语气斩钉截铁,“这不是开玩笑,也不是演习。从现在开始,安全条例就是最高指令!任何人,没有批准,绝对不得踏出基地大门半步!各小组负责人负起责任,管好自己的人!”
他看向方稷和赵老:“方教授,赵老,看来我们原定明天开始的野外土壤勘察要暂时推迟了。”
方稷推了推眼镜,虽然科研计划被打乱有些遗憾,但他深知轻重缓急:“没问题,安全第一。正好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先把实验室和设备调试好,把培训计划做得更扎实。”
赵老也颔首:“对,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家里的基础打牢靠。”
最初的紧张和些许不安过后,团队很快调整了心态。工程师们开始忙着调试发电机和净水设备,农技专家们着手整理带来的种子和农资,后勤人员开始清点库房分配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