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内修己身,外济天下
听这话感觉他的态度在软化,桑榆当即一喜。
别的她或许不了解,但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她可太了解了。
“想来夫子在刚开始念书的时候,也并非是为了功名利禄。”
“女子念书虽然无法考功名,但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精神世界、表达自我、修身养性。”
“内修己身,外济天下,从来就不是男子读书的专属意义。”
桑榆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听得柴元玮眼中异彩连连。
“好好好,好一个‘内修己身,外济天下’,这个孩子我收了。”
柴元玮连道三声好,而后看向桑榆问:“不知小娘子师从何人啊?”
能教出有这般见解之人,定然是位绝世大儒,或许他还听闻过对方大名。
桑榆微微一笑:“小女子未曾拜师,说的不过是些浅薄之言,夫子谬赞。”
正因为有着各位先辈们的努力争取,后世女子也能获得跟男子同等的教育权利,她才能懂得这么多的东西。
而这些,她却是不好说出来。
“未曾拜师,那就是自学成材?”
柴元玮看向桑榆的眼神越发惊诧,连带着对培养出如此优秀儿女的桑永景都多了几分尊重。
“桑兄家学渊源,培养出来的子女竟都如此优异,柴某自愧不如啊。”
“哪里哪里,柴兄过誉。”在一旁默默听着两人对话的桑永景见他忽然跟自己说话,连忙拱手谦虚。
他是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最清楚不过,哪能教育出什么优异的子女。
桑榆完全是天资卓越,连带着经常听她讲故事的桑兴皓也跟着学了点东西,今日才能对答如流。
“我家这妹妹自小便不会说话,但会写字作答,还望柴夫子多关照些。”桑榆没忘记提前说明小昭的情况。
“哦?身体先天有缺却仍有求学之心,甚好甚好。”
如果说原本柴元玮还觉得他们一家送女儿来读书,有几分培养才女日后好嫁个达官贵人攀附权贵的嫌疑。
那如今得知小昭是个哑女后,才真正相信,她们真的只是想让孩子明理开智。
院子里还有不少后面带着孩子过来求学的家长,跟他们交代完束修份额和一些注意事项后,柴元玮便去招待其他人。
他收的束修比起均值要稍微多一点,一百二十斤的粮食。
不过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就不用家长准备,孩子们在私塾里可以免费使用,若是回家后还想再练习,那就得自己准备。
价格还算公道,在桑榆的承受范围之内,看着两个小家伙脸上抑制不住的激动,她笑着摇摇头。
小昭没上过学激动还能理解,但桑兴皓以前可是上过私塾的,知道私塾不是玩乐的地方,他怎么也跟着激动?
桑榆将自己心中的疑惑问出,桑兴皓却是撇撇嘴:“村里的孩子玩来玩去也就那些东西,还不如上私塾学习呢。”
“哦?那是谁整日见不到人影,不到饭点绝不回家的?”桑榆一点都不惯着他。
“咳咳……”被她一语戳破,桑兴皓讪笑着挠挠头,“好吧,其实是宝儿他们也要来上学,我一个人无聊。”
要不然他昨日回家也不会立马把这事告诉阿姐,能肆无忌惮地整日玩耍,谁没事想去私塾摇头晃脑的跟着夫子背枯燥的古文。
“难怪,我就说你昨日怎么回来那么早,合着赵宝儿他们昨日就来报过名了吧。”
“嘿嘿。”这下桑兴皓只嘿嘿的傻笑装傻。
“行了,既然要上私塾,后面就跟着夫子好好学。”桑榆没在这事上难为他,招手将小昭叫到身前。
“小昭年纪比你小点,算是你的妹妹。一家人出去,日后你身为哥哥要照顾妹妹知道吗?不要让她在私塾里受欺负。”
这点桑榆得提前交代清楚,小昭不会说话,虽然能写字,但她这孩子本就内向,万一在私塾里受了谁的欺负,说不定都不会主动告诉她。
这个时候,年纪比她大上一点的桑兴皓就该承担起哥哥的责任,负责照顾妹妹。
“我是哥哥?”听见这个词桑兴皓当即便是两眼放光。
身为全家最小的他,家里谁说话他都得听,一直盼着娘亲再给他生个弟弟或者妹妹,没成想这个愿望这么快就成真了。
虽然这个妹妹是捡来的,但怎么着也是妹妹不是。
他一巴掌拍在自己胸膛上,把自己拍得龇牙咧嘴,还得强撑着说:“包在我身上,保准谁都不敢欺负小昭妹妹。”
“真乖。”桑榆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
一人的束修一百二十斤粮食,两个人就是二百四十斤,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峡谷外的集市上就能买到。
虽然总体算下来比岭南城中要贵上那么十几文,但人家辛辛苦苦运过来,总归是要挣点的。
桑榆懒得再去岭南人肉背粮食回来,便叫上桑永景和桑兴嘉背上竹筐,准备去集市上买粮食。
她想得倒是挺好,可惜会算这笔账的不仅只有她一个。
昨日下午便有私塾新开的消息传出,等她今日再去买粮,早就被人抢购一空。
“……那咱们跑一趟岭南城吧。”桑榆望着空荡荡的运粮板车,只能无奈叹气。
眼前这副场景,让她梦回小学刚开学那会儿的文具店,但凡去迟一秒,什么包书皮、作业本统统售罄。
没想到现在自家弟妹上学,她也能经历同样的场景。
三人正想趁着天色还早,早去早回跑一趟岭南城买粮食。
毕竟柴夫子的束修虽然没有明确明日就要送过去,但明日孩子就要上学,总不能学费还欠着吧。
没等离开集市,却被人叫住:“桑姑娘!”
这个熟悉的声音与语气,桑榆眉毛一挑,沈家终于打算来找她说正事了。
“沈秀才。”她转过身朝快步赶来的沈映书笑着点点头。
“伯父、桑兄,你们这是打算去哪?”沈映书一一问好。
“家里孩子要上私塾,这不是打算买粮交束修嘛,结果粮卖完了,就想着去岭南城跑一趟。”
桑永景见到他,当即上前一步将桑榆挡在自己身后,主动接过话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