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杨玉贞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开传统饭店——不是怕炒菜麻烦,而是知道四十二名退伍军人大多没碰过后厨,让他们学颠勺、控火候,没个半年一年练不出样子。
但开火锅店不一样,锅底调好就能用,食材洗切摆盘上手快,最适合这群“新手”。
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保密性更强。
基本上一切都控制在杨玉贞手里了。
就有人想要摘桃子,但也不可能摘掉。
锅底只有她和几个徒弟会,几个徒弟要不怕被人指着鼻子骂一辈子叛徒,是没有任何可能把锅底秘方交给别人的。
打定主意后,她的筹备工作就围着“火锅”有条不紊地转开了。
首先是锅底。
这是火锅店的魂,杨玉贞不敢马虎。
她把自己关在临时后厨里,连着三天没出门,拿着手机,连试了二十多回配方。
牛油熬的时候得加生姜、大葱、洋葱炸出香味,再放八角、桂皮、香叶这些香料慢炖,最后加豆瓣酱和醪糟提鲜。
清汤锅底就用大骨和老母鸡和小鲫鱼一起熬,得炖足八个小时,直到汤头浓白,喝着鲜得能掉眉毛。
试锅那天,她让七个徒弟轮流尝,哪个说“淡了”,哪个说“辣得不够劲”,她都记在小本子上,再调整调料比例,直到最后所有人都点头说“香”,才把锅底配方定下来。
她和江晚意的口味偏清淡,和时下人们的口感是不一样的。
接着是食材。
杨玉贞没找那些花哨的稀罕菜,专挑老百姓爱吃、又好处理的。
鸡鸭鱼肉蛋是主流。
牛肉的来源比较麻烦,但杨玉贞早就让她弟和他们村子里商量好了,他们村子里大量养水牛,先送来一头杀一杀吧。
一头牛,冰冻之后,片成薄片,暂时就够了。
冷库更简单,这年头,地下有很多防空洞,饭店附近就有,直接让政划下一块地,打白条弄了个大铁门装上,里面两道木门,加上杨玉贞从空间拿出的很多旧棉,让人缝成了几道棉帘子就够了。
在陶厂进了一百来口缸,趁着没人,杨玉贞往这里面放了上百吨自来水结的冰块,按理来说,食用也行的,现在用来冰肉,一个饭店,绝对没有问题,至于明年冬天,就让他们自己再冻冰了。
杨玉贞在整个工作期间,有些什么很难搞到的物品,就自己从空间拿,再按这东西的钱,在饭店里扣,不然腾明远那边的账会做不下去的。
但就因为她直接在空间拿的很多东西在外面确实很难搞到手,所以别人就想按杨玉贞的路子做,也肯定很难做到她这样顺风顺水。
防空洞门冰室的门外又修了几间住宿间,做临时宿舍的,让后来的四十二人直接搬到那里住。
院子毕竟自己私人的,徒弟们住就算了,再住这么多少外人,很难受到。
而且下个月又要来一批转业军人,他们不是本地人,一定要安排住宿。
这里虽然阴冷,马上就要过夏天了,夏天在这里住,还挺舒服的呢,当然这里只能住三个月新人期,第四个月赚到钱了,让他们自己找地方搬出去。
有了冰室,一切肉类就有了暂时存放的地方。
菜类更简单,白菜、菠菜、土豆、豆腐这些家常菜,洗干净切好,装在白瓷盘里,看着清爽又实惠。
她还特意跟孙红茶那个拐了弯卖猪杂包的亲戚小伙子打听了下,和他们村订下了长期供货协议,每天送最新鲜的蔬菜,比从菜市场买便宜,还能保证食材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