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众人行过礼后,楚宁昭直入主题。
皇上中毒暂时昏迷,凶手还没找到,原因也没查出来。
能醒,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醒,需要封锁消息,稳住前朝后宫。
众人大惊失色,变故来得太突然了,顿时都有些不知所措。
楚宁昭没给他们说废话的时间,直言道:“需要诸位大臣帮我想个理由,应对接下来几日的早朝,同时还要调兵护京,以防消息瞒不住,有人在此时生事。”
“父皇一定会醒,毒也可以解,但就是在昏迷的这段时间,需要诸位大臣辅佐本宫,稳住朝堂。”
中毒无解这件事,楚宁昭没有说实话,防止他们心中恐慌。
要不要说,也得看皇上清醒后如何决定。
何丞相想了想问道:“需要让九殿下回京吗?”
“不需要。”楚宁昭直接拒绝,态度不容置疑,“父皇昏迷不过几日,九皇子身担重任,若此时回京,朝中必有猜疑。”
“待父皇清醒,是否要调他回京,要看父皇的意思,何况短时间内他也回不来,何必呢?再一个,四弟六弟九弟都不在京城,独叫他回来?”
皇上确实有意立楚星燃为太子,但这件事还没定。
单独叫楚星燃回来,他们几个像是替皇上做了决定,默认楚星燃是太子。
被楚宁昭提醒后,几人瞬间打消了这个想法,也出了一身的冷汗。
不能随意揣测皇上的想法,错了不行,对了也不行。
楚宁昭又说:“从今日起,本宫将暂代父皇处理紧急事务,但在决定前,一定会与诸位商议,毕竟无人理事,朝堂必乱。”
这种紧急情况,确实需要有人站出来,但不能是一人独断,须得和朝中重臣共同决策。
可这个人,该是皇后,又或者是太子。
何丞相想叫楚星燃回来,就是想让这件事看起来合理,名正言顺。
楚宁昭站在这,总有人觉得不应该。
左都御史任孔文率先问道,“皇后娘娘可否……”
“不可!母后身体不好,而且母后信任本宫,父皇同样相信本宫,任御史担心本宫处理不好?”楚宁昭冷声质问。
其实这个任孔文,是她的人……
在场的这些人,都和楚宁昭有些交情,没有谁是和楚宁昭有仇的,也没有哪一个,是站在楚宁昭对立面的。
但在今天这件事上,任孔文还是有那么一点意见,看到楚宁昭的态度后才彻底闭嘴。
何丞相叹气,他就知道楚宁昭不会撒手。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处理问题,而不是质疑公主该不该替皇上处理朝政。
楚宁昭态度强硬道:“父皇特许本宫可以同诸位大臣议事,也可上殿面奏,边防赋税,刑狱司法,农桑水利等等本宫都曾参与,若再有人质疑,难不成是盯上了我楚家的江山?”
换句话说,她姓楚,她爹是皇上,她站在这替皇上处理朝政,没有任何问题,已经是名正言顺,他们凭什么质疑?
几人不说话了,心里却也在想,楚宁昭能稳住局面,为什么不能是她?
仅仅是因为以前没有过公主监国的先例,那从现在开始,就有了。
看他们接受了这个结果,楚宁昭说道:“即日起京城戒严,命巡防营驻扎在京城四周要道,增加巡逻队伍,每日奏报治安情况,烦请丞相代为拟旨。”
“九殿下巡查数日,有奏疏传回,受灾地区已恢复播种生产,实乃喜事,近几年天灾不断,父皇有意祈福祭天,命礼部着手准备,同时闭门斋戒半月。”
闭门斋戒是楚宁昭找的理由,半个月内不上早朝,也不会在众人面前出现。
楚星燃没有写奏疏,这是楚宁昭编的。
几人也明白她的意思,补充道:“奏章将送去陛下寝宫批阅,若有要紧事,也会召见臣等议事。”
任孔文说:“斋戒期间,公主会在宫中陪同,若有皇上口谕,公主可代为转述。”
被楚宁昭说过一通后,几人不光接受了这件事,还想让这件事变得更合理,让其他人也接受。
何丞相拟旨,楚宁昭在几人的注视下,盖上皇上的御宝印章。
紧急情况,又是几人共同决策,不算是伪造圣旨。
一系列消息传出,大家只是惊讶皇上突然斋戒,对楚宁昭传达皇上口谕这件事,没有任何意见。
以前这位公主就拥有一系列的特权,皇上对她极为信任,他们都习惯了。
何丞相等人从宫里出来猛然意识到,楚宁昭根本就不是在和他们商议。
从头到尾都是以一种极为强势的态度,下达命令。
不管是暂代皇上处理朝政,还是下旨调兵,都不是在和他们商量。
想明白后几人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皇上只是暂时昏迷,只要楚宁昭的安排没问题,他们就不该有意见,一切以黎国为重。
楚宁昭又找到皇后,说了许多该注意的事,但提到前朝,她只是说了一句,不必担心。
“儿臣会处理好的,还有外祖父帮忙,不会有事。”
皇后欲言又止,想了又想,最后只是点点头说:“你也别太担心,等皇上醒来就没事了。”
楚宁昭微笑着点头应下,低头瞬间默默松了口气。
皇后刚刚想说又没说的内容,楚宁昭全都知道。
这些事本该皇后去做,但都被楚宁昭给抢了过去,皇后成了要听从安排的人。
权力能无意识的转移,除了楚宁昭疯狂争抢以外,再就是她的处理问题,让人挑不出毛病。
从出事到现在,楚宁昭的安排面面俱到,又沉着冷静,让人可以把事情放心的交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