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皇帝与哀家离心了!

“嘶……”棠瑾溪故意轻吸一口气,眉头微微皱起。

林太医手上动作一顿,忙问道:“微臣弄疼婕妤了?”

“没事,是我太怕疼了,林太医你继续吧。”棠瑾溪咬着下唇,一副强忍着疼痛的模样。

林太医手上的动作愈发轻柔,一边上药一边解释:“这药膏是臣特意调配的,有生肌止痛的功效,婕妤每日按时涂抹,不出几日便能好。”

“林太医真是医术高明,也只有你能治好我的伤了。”

棠瑾溪眨着水汪汪的眼睛,看向林太医,“若换作旁人,我还真不放心呢。”

林太医被她这般直白的夸赞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耳根微微泛红,“婕妤谬赞了,这都是臣分内之事。”

上药的过程中,棠瑾溪时不时发出几声细微的痛呼,不像是疼,倒像是刻意勾引一般。

上完药,林太医用纱布将棠瑾溪的手包扎好,嘱咐道:“这几日,婕妤千万不要碰水,也不要使用这只手,以免留下伤疤。”

“我知晓了,只是这禁足期间,连个能为我换药的人都没有,万一碰了水,可如何是好。”

林太医犹豫了一下,说道:“婕妤若有需要,可让红豆去太医院寻臣,臣定会尽力帮忙。”

“真的吗?林太医你可不许食言。”棠瑾溪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臣自然不会食言。”

正午时,宋临琰批阅奏折,何煜拿着拂尘走了进来。

“回皇上,昨日向太后告密之人已经查到了。”

宋临琰放下折子,抬头看向他,今日的何煜怎么这般奇怪,话只说一半?

“是谁?”

“回皇上,昨日正午,御膳房的人瞧见……白采女进了慈宁宫。”

如果可以,他倒是想将此事瞒下来,可时间不对,御膳房那么多人都瞧见看白采女。

他若是瞒下来,掉脑袋的就是他了。

“叫白采女滚过来见朕!”

“是。”

一炷香后,白婉清有些害怕的来到乾清宫,刚刚何煜把事情都跟她说了。

她还责备何煜怎么这么晚才来告诉她。

“嫔妾参见皇上。”

“白婉清,朕问你,昨日玉婕妤去皇后宫中一事,可是你向太后告的密?”

白婉清跪在殿中央,闻言身子一颤,随即强自镇定,露出一副无辜的神情:“皇上明鉴,嫔妾怎敢做这等事?嫔妾昨日是去慈宁宫拜见太后去了。”

“是吗?你一个低位妃嫔,没有皇后的引荐,太后怎会见你?”

“你是当朕是傻子吗?”

白婉清被他的语气吓得一哆嗦,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哽咽道:“皇上,嫔妾只是一时糊涂。”

“您许久没召见嫔妾了,嫔妾想着侍奉好太后,您就能来见嫔妾,至于玉婕妤嫔妾也只是顺带提了一嘴。”

“顺带?”宋临琰猛地一拍桌,怒极反笑,“就因你的顺带,害得她险些被太后责罚!”

“嫔妾知错了!嫔妾再也不敢了!求皇上饶恕嫔妾这一次!”

宋临琰冷冷看着她,眼底尽是厌恶:“别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小心思,收起你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算计。”

“想要背靠太后是吗?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出身!你以为太后瞧不上玉婕妤,就能瞧上你了吗?”

“别忘了,你是谁的人!”

怎么会这样?昨日她去见太后时,太后也是瞧不上她的。

可是原书里,明明太后很喜欢她啊!

“滚下去!今个,在承露宫等朕!”

回到承露宫时,淑妃叫翠浓唤白婉清去正殿。

这还是自淑妃出冷宫以来,第一次召见白婉清。

白婉清来到淑妃的正殿,淑妃端坐在主位上,手中轻轻摇着团扇。

她眼神扫向跪在地上的白婉清,语气中满是不屑:“哟,这不是白采女吗?平日里看着挺机灵的,怎么这次干出这么蠢的事儿?”

白婉清跪在地上,紧咬着下唇,她低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怨毒,却又不敢表露分毫。

她只能闷声说道:“嫔妾一时糊涂,让淑妃娘娘见笑了。”

淑妃冷哼一声:“糊涂?本宫看你是猪油蒙了心!以为攀附上太后这棵大树就能一步登天?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你是承露宫的人,却做出这等蠢事,今日若不罚你,宫里的奴才们如何看本宫?”

说罢,淑妃看向一旁的翠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翠浓,去拿本宫的藤鞭来,给我好好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白婉清一听,心中大惊,忙磕头求饶:“淑妃娘娘,嫔妾真的知错了,求娘娘饶了嫔妾这一回,嫔妾以后定当唯娘娘马首是瞻,绝不再犯!”

“现在知道求饶了?晚了!”

淑妃不为所动,眼中满是快意,“给我打,二十鞭,一鞭都不许少!”

翠浓领命,很快拿来了藤鞭,挥起鞭子,狠狠抽在白婉清的背上。

白婉清疼得身子一颤,忍不住发出一声惨叫,“啊!”

这藤鞭不会让人身上出现伤口,但疼的也让人受不了。

二十鞭打完,白婉清已是气息奄奄,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淑妃这才站起身来,走到她身边,居高临下的看着她,“这只是给你的一个小小教训,若再有下次,可就不止二十鞭这么简单了。”

“滚回偏殿去,好好养伤,今晚皇上可还等着你呢!别让皇上看出什么破绽,否则,你这条小命可就没了!”

白婉清强忍着疼痛,从地上爬起来,一步一步走出了正殿。

她心中的恨意愈深,暗暗发誓:“淑妃,今日你对我的羞辱和折磨,来日我定要你加倍奉还!”

“还有这宫中的所有瞧不起我的人,我白婉清绝不会一直任人欺凌!”

临近晚膳时,宋临琰前往慈宁宫陪太后用膳。

太后瞧见他来,抬手手中拿着佛珠,也不吭声。

“儿子见过母后。”

“皇帝今个来,是来质问哀家的?”

“儿子不敢,儿子特来陪母后用膳。”

太后起身,一步一步走到他身前,“哀家的琰儿都长这么大了。”

“如今也成了独当一面的帝王,也会为了一个女人忤逆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