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日日忏悔,抄写佛经!

“皇上,臣妾来为您伺候笔墨。”

正当她想要上前时,却听见宋临琰冷声道:“淑妃,朕允许你擅自闯入乾清宫了吗?”

她心头一颤,连忙跪下:“臣妾知罪,臣妾也只是一时情急……”

“回你的承露宫去,没有朕的旨意,日后不要来乾清宫!”

淑妃抬头,却瞧见宋临琰眼里不带半分怜惜,她跪在原地,方才的得意瞬间化为乌有。

“是,臣妾告退。”

翠浓上前搀扶:“娘娘……”

淑妃缓缓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回宫。”

听梨轩落了锁,红豆眼眶红红,绞着手中的帕子,站在棠瑾溪身侧,“小主,这可如何是好?”

“那婉清怎的这般坏!好歹小主也照拂过她!”

棠瑾溪转身:“急什么?不过是禁足罢了。”

红豆瞪大眼睛:小主!皇上若是一直不见您,把您忘了可怎么办?

忘了?棠瑾溪轻笑一声。

“那便忘了吧。”

“红豆,你以为淑妃今日这一出,真的赢了吗?”

红豆不解的摇头:“奴婢愚钝……”

“皇上若真信了淑妃的话,就该直接把我打入冷宫,而不是仅仅禁足在听梨轩。”

红豆眼睛一亮:“咱们皇上心里还是有小主的!”

“还不算笨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

“等?”

“等皇上自己来。”

棠瑾溪唇角微扬,“等他气消了,等他想起我的好,等他……亲自来解开这听梨轩的锁。”

红豆似懂非懂的点头,却又担忧道:“可那避子汤的事……”

棠瑾溪眸光一冷:“红豆,你老实告诉我,此事是你告诉婉清的?

红豆慌忙跪下:“小主明鉴!奴婢从未告诉过婉清!奴婢熬药的时候,都是趁着婉清睡下。”

棠瑾溪盯着红豆看了许久,终于伸手扶她起来:“红豆,这殿内我只信你。”

果然同上一世一样,白婉清似乎总是能知道宫内隐秘。

“小主,奴婢绝不会背叛小主!”

“但愿如此。”

棠瑾溪不会深信红豆,但至少现在的红豆不会背叛她,这宫内宫女还是太少了,用起人来太不顺手。

红豆不解,为何小主入宫了就变了?从前明明二人关系好的不行:“小主,那现在……”

“静观其变。”

棠瑾溪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去研墨,我要抄经。”

“小主这时候还有心思抄经?”

棠瑾溪提笔蘸墨:“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皇上若问起,就说我日日抄经忏悔。”

“小主高明!”

承露宫内,淑妃斜倚在软榻上,脸上是掩不住的得意。

“娘娘,婉清带到。”翠浓领着白婉清走了进来。

“奴婢参见淑妃娘娘。”

淑妃懒懒的抬了抬眼皮:起来吧,这次你立了大功,本宫向来赏罚分明。

“奴婢不敢居功,能为娘娘效力是奴婢的福分。”

淑妃轻笑,“嘴倒是甜,从今日起,你就不必回浣衣局了,留在承露宫当差吧。”

白婉清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磕头:“奴婢谢娘娘恩典!”

淑妃示意翠浓扶她起来:“不过本宫最讨厌背主的奴才,你今日能背叛玉才人,来日难保不会背叛本宫。”

白婉清脸色一白,又跪了下去:“娘娘明鉴!奴婢对玉才人本就没有忠心可言!”

“那贱人表面装得温柔贤淑,背地里却对奴婢非打即骂!奴婢心中恨极了她!”

淑妃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笑了:“罢了,本宫谅你也不敢。”

她转头对翠浓道,“带她下去安置,就……安排在偏殿洒扫吧。”

“奴婢明白。”

白婉清跟着翠浓退出殿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偏殿洒扫?分明是防着她!

不过没关系,只要能离开浣衣局那个鬼地方,她自有办法往上爬。

翠浓带她来到一间狭小的耳房:“以后你就住这,记住,在承露宫当差,嘴巴要紧!”

“多谢翠浓姐姐提点。”

“不必叫我姐姐,唤我翠浓就好。”说完她转身就走。

待翠浓走远,白婉清才抬起头,眼中满是算计。

她环顾这间简陋的耳房,却满意的笑了,比起浣衣局潮湿阴暗的大通铺,这里已经好太多。

这后宫之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今日她能靠出卖棠瑾溪换来自由,来日未必不能靠出卖淑妃换来更大的富贵。

半月后,乾清宫内,宋临琰批阅奏折的手突然一顿,毛笔在纸上戳开一片黑晕。

“皇上?”何煜连忙上前。

宋临琰皱眉扔下毛笔:“换一支。”

何煜连忙奉上新笔,偷偷瞧了瞧皇上的脸色,自打玉才人被禁足,皇上已经连续几日心情不佳了。

“听梨轩那边……可有什么动静?”宋临琰突然开口。

何煜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回皇上,听宫人说,玉才人每日除了用膳就寝,便是抄写佛经,很是安静。”

“佛经?”宋临琰挑眉,“她倒是有闲情逸致。”

“玉才人身边的红豆说,她家主子是在为皇上祈福。”

宋临琰冷哼一声:“祈福?怕是心虚吧!”话虽如此,他眼中的怒意却消散了几分。

何煜毕竟在宋临琰身侧伺候了这么久,这天子的秉性他也了解一二。

他收过玉才人的东西,自然也愿意说上两句好话:“奴才听说,玉才人这几日吃不下东西,身子消瘦了不少。”

宋临琰手中毛笔一顿,眼前浮现出那日棠瑾溪含泪离去的背影,那般纤细瘦弱,仿佛风一吹就会倒。

“皇上?”

“多嘴!她既然欺瞒于朕,就该想到今日下场!”

“奴才失言,皇上恕罪。”

宋临琰烦躁的挥手:“下去吧。”

待殿内只剩他一人,宋临琰起身走到窗前,望向听梨轩的方向。

那避子汤的事,他心中并非全无疑虑,只是此事涉及到淑妃,他不想深究,也不能深究。

淑妃于他……罢了,最后一次。

何煜的声音在殿外响起:“皇上,淑妃娘娘派人送来参汤,说是您连日操劳,补补身子。”

“搁着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