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抓人贩子
路人纷纷驻足,有人闻声开始围拢过来。男人和妇人对视一眼,转身就要逃走。
就在这时,孩子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小脸涨得通红,呼吸急促得像是要窒息。
“建阳,孩子不对劲!”林玉环慌了神,手足无措地看着怀中抽搐的孩子。
顾建阳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一把抱起孩子:“我带他去医院,你随后来!”说完,他抱着孩子飞奔而去,背影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林玉环赶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在输液,顾建阳正站在病床边,眉头紧锁。病房里消毒水的气味刺鼻,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显得格外清晰。
“大夫诊断出来是肺部感染,耽误太久了。”顾建阳低声说道,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那些人渣,连基本的治疗都不给孩子。”
林玉环看着病床上瘦小的身影,心里一阵酸楚。孩子的手臂上满是针眼,显然经常被注射什么药物。她轻轻握住孩子的手,感受着那微弱的脉搏。
很快有警察来做笔录,林玉环主动留下照看孩子,顾建阳则去配合调查。病房里安静下来,只剩下输液器滴答的声音。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林玉环坐在病床边,看着孩子苍白的小脸,不知不觉红了眼眶。她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经历过一场大病,那时候母亲怀着三妹,但还是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直到她完全康复。
等警察来接手后,林玉环才和顾建阳离开医院。夜幕已经降临,街边的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那些人贩子,”顾建阳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警察说他们专门挑生病的孩子,用药物控制住,然后带着四处乞讨。”
林玉环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在顾建阳身边,握住了他的手。春夜的风有些凉,她不自觉地裹紧了外套。
第二天,林玉环独自回到市里,去找周秀兰取布。街道两旁的梧桐树抽出了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让她意外的是,周秀兰竟然卖出了近一半的布料。店铺里飘着淡淡的茶香,周秀兰正在给一位客人倒茶。
“认识的朋友都说料子好,抢着要买呢。”周秀兰笑着解释,眼角的皱纹里都是藏不住的喜悦,“这两天我可是一直在念叨你的好。”
她小心翼翼地从柜台下取出一个布包,打开后露出一叠整齐的钞票:“总计三百多块,你数数。”钞票上还带着淡淡的香樟球味道。
看着那叠被仔细保管的钱,林玉环知道,这几天周秀兰一定提心吊胆地守着这些钱,生怕出了差错。她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意,这个看似精明的女人,其实心里装着的都是实诚。
林玉环将九块二毛钱递给周秀兰,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这是你卖布的提成,以后每卖出一匹布,都有两块钱。”
初夏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地上,周秀兰愣在原地,手里捏着钱,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她从未想过自己能拿到这么多提成,这比她卖旧衣服赚得多多了。
“秀兰姐,跟着我干,保准让你赚得比谁都多。”林玉环拍了拍她的肩膀,眼神里带着真诚,“你看这两天的生意就不错,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这话让周秀兰眼眶有些发热,她低头看着手中的钱,指尖微微颤抖。她深吸一口气,将钱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口袋,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干。
“玉环妹子,你说得对,我一定跟着你好好干。”周秀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两人骑着三轮车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朝织布厂驶去。路上,林玉环不时和周秀兰说着经营布店的想法,周秀兰也时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到了纺织厂,她们将剩下的布料运回去后,林玉环找了个电话亭,拨通了周斌的号码。
“喂,是刘大哥吗?”听到对方应声,林玉环继续说道,“我这边货源稳定了。要不这样,以后运输这块你多帮衬,每笔订单抽成一成做物流费,如何?”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林玉环握着话筒的手心微微冒汗,生怕对方会拒绝。就在她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电话里突然传来爽朗的笑声。
“行啊,有车去省城我第一时间通知你。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挂了电话,林玉环长舒一口气,推开电话亭的门走了出来。夏日的阳光依旧毒辣,她抬手遮了遮眼睛,突然瞥见路边有家收废站。门口堆着各种杂物,隐约可以看到一些旧书的踪影。
她脚步一转,径直走了进去。贸易处里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发霉的气味。
“姑娘要卖什么?”店里的老大爷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透着和善的目光。
“大爷,我想看看这有没有书。”林玉环微笑着说道。
老大爷放下手中的报纸,指了指后院:“从那边进,随便挑。书都在后面,你自己看看有没有要的。”
穿过狭窄的过道,林玉环来到后院。三间大房子里堆满了各式杂物,靠墙角的位置摞着厚厚一摞书籍。阳光从破旧的瓦片间漏下来,照在泛黄的书页上。
她蹲在书堆旁仔细翻找,心里想着庄耀明书架上那套缺失的第三册。翻找的过程中,不时有灰尘扑面而来,呛得她直咳嗽。
“找什么书啊?”老大爷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
林玉环抬头,将自己要找的书简单说明了一下。没想到老大爷二话不说,就放下蒲扇钻进了最里面的角落翻找。他动作麻利,显然对这里的每一本书都了如指掌。
书本一本本从里面飞出来,林玉环连忙躲闪。突然,一本熟悉的书封映入眼帘,她眼前一亮:“就是这本!”
书的封面已经有些破损,但书名依然清晰可见。
林玉环凑近看,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