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起算计
太后听闻年羹尧的所作所为,心中也着实气愤。首发免费看书搜:吾看书
她也真没想到,一个区区奴才,现在竟有胆子开始插手后宫之事。
在皇家,颜面向来是极为看重的,年羹尧不过是昔日雍亲王的家奴,如今一朝得势便飞扬跋扈,实在让她难以容忍。
于是,太后开口提醒雍正道:“皇帝,说起来年羹尧确实有些行军打仗的本事,可偌大的国家,断不能只依靠他一人。
你这才登基没多久,他便如此张狂。长此以往,还不知会惹出多少乱子。
华妃在后宫的那些事,不过是女子间的争风吃醋,倒还容易处理。
可如今年家势力渐大,己有尾大不掉之势。
况且年羹尧在外带兵打仗,地处偏远,怕是有心拥兵自重。
皇帝对此人还是得早做打算才是。”
说罢,太后又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那华妃的欢宜香,是否还需继续赐予她?”
雍正想都没想,立刻回道:“当然得给。华妃这些年怕是己经习惯了那香味。”
太后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意 。
待过了半晌,太后才缓缓开口:“哀家这身体的旧疾,一到春日就复发,皇后侍奉哀家操劳过度,头疾也发作了,想来是没法正常料理后宫事务了。
可后宫不能无主事之人,那就让华妃重新协理,让她帮着皇后稳定六宫局面。
如今前朝战事吃紧,后宫也得安稳才是。
而且哀家生病这段日子,沈贵人侍奉得极为用心,皇帝想必也都看在眼里。
不如就晋沈贵人为嫔,让她入主储秀宫主殿。”
雍正听完太后的一番话,明白这样既能把协理六宫之权从皇后手中重新分予华妃,还无需自己出面,
毕竟是太后的懿旨,足以压下那些流言蜚语,又因晋位沈眉庄而吸引了一部分注意力,实在是一举两得。
至于晋沈眉庄为嫔位,他本就对沈眉庄的知书达礼颇为欣赏,
这些时日她又尽心尽力地替自己侍奉皇额娘,既然皇额娘都开口了,那他便顺水推舟再给予一些体面罢了。
于是,雍正应道:“难得皇额娘如此看重沈贵人,那朕就再赐予她封号‘惠’,往后就称惠嫔。”
太后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想着皇帝倒也识趣。
也就接口说道:“至于其他的事儿,皇帝就无需操心了,一心顾好前朝便是。”
雍正得了满意的解决之策,太后也如愿将沈眉庄提拔到一宫主位,两人各遂所愿,一时间殿内气氛其乐融融。
待雍正离开没多会儿,太后的懿旨便从寿康宫传达了下去 。
景仁宫内,宜修端坐在主位上,面色平静如水。
她是后宫中最先得知太后懿旨的人,按她以往的性子,宫权再次被夺,而且还是出自自己亲姑母之手,她早就火冒三丈,冲到寿康宫理论去了。
可如今,她却异常冷静,对这一切似乎都看淡了。
这些时日她掌控宫权,算是彻底看透了。
说白了这权力不过是皇上为了牵制华妃抛出的诱饵,看似甜美诱人,实则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也只有华妃那个头脑简单的人,才会一首被这权力牵着鼻子走。
自己贵为一国之母,难道没了这所谓的管理六宫之权,就指挥不动后宫众人了吗?
怪只怪自己以前目光短浅,把这权力看得太重,
如今想来,没了这权力,自己顶多是在众嫔妃面前少了些体面,却也省了不少烦心事。
她算是看透了自己那位好姑母和皇上的心思了,想必是年羹尧在外手握重兵,皇上投鼠忌器,为了安抚年羹尧,才出此下策,恢复华妃的协理六宫之权了。
既然心里清楚这背后的缘由,她也就没什么可在意的了。
就让华妃继续花团锦簇吧,登高才能跌重,有了权利才能继续嚣张跋扈。
所以即便身旁的剪秋急得不行,她也只是微微摇头,不置一词。
再多的抱怨和反抗都无济于事,倒不如坦然接受,她的体面早就被这对母子给巴德一干二净了。
于是,她也就乖乖遵守懿旨,叫来江福海,神色平静地吩咐道:
“你去把宫策送到翊坤宫,顺便告知华妃,就说这是太后的懿旨,往后后宫之事,还需她多多费心。”
江福海领命而去,宜修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 ,也不知能让雍正一再退让的年家最后能有个什么样的结果。
她随后转头对身侧的剪秋缓缓说道:“即日起,景仁宫闭宫,传本宫的话下去,就说本宫头疾发作需要养病,即日起各宫嫔妃每日的请安也都免了吧。”
剪秋面露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娘娘,这是为何?而且太后娘娘突然下了这样的懿旨,您就不去寿康宫中问个清楚吗.........”
宜修不等剪秋把话说完,淡淡的打断道:“问?有什么好问的!这分明就是
他们这对母子合起伙来的算计,本宫何苦还要舍弃面皮前去凑这个热闹,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本宫算什么......” 说罢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剪秋看不透一些事。
“算算时间,太后的懿旨也该到储秀宫了。
这沈眉庄倒是好运气,居然入了太后的眼。就是不知道姑母她老人家的心里又在谋划些什么了。
不过不管她如何算计,依本宫看她挑的这个人怕是难成大气候。”
稍作停顿,宜修继续吩咐道:“剪秋,你去取些东西,就当是本宫赏赐给惠嫔的,贺她进位之喜。”
“是,奴婢这就去办。” 剪秋领命后,也就快步退下去处理此事。
待剪秋离去,殿内一时安静下来。
宜修缓缓起身,踱步至那幅花团锦簇的牡丹屏风前,双眼凝视着屏风上娇艳盛开的牡丹,嘴角慢慢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她轻声喃喃自语:“也不知这心高气傲的甄嬛,能不能扛得住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呢?”
说罢,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笑声在空旷的殿内回荡,透着丝丝寒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