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345章 需要更多弹药

秦奋那句“它第一个吞掉的,就是我们自己”,如同冰水浇头,让会议室里每一个头脑发热的高管都瞬间冷静下来。

“吞金巨兽”的比喻,不再是老板口中的一句形容,而是摆在面前,随时可能将整个集团拖入深渊的现实。

沉默在蔓延,空气仿佛凝固。

过了许久,主管生产的副总才小心翼翼地打破了寂静。

“秦董,眼下的困境,资金是唯一的解药。我们是不是可以……联合向国内几大国有银行申请一笔长期的专项研发贷款?‘昆仑’项目意义重大,如果能说明其对国家工业升级的重要性,银行方面或许会给予支持。”

这个提议,是目前看来最稳妥、也最符合常规思路的办法。

然而,不等秦奋开口,财务总监刘燕就立刻摇了摇头,她的声音冷静而专业,指出了这个方案的致命缺陷。

“张总,银行的钱,不好拿。”

她看向众人,解释道:“我已经和几家银行的信贷部做过初步接触。他们的回复很明确,对于‘昆仑’这种纯技术研发、回报周期极长、又缺乏足够实体资产作为抵押的项目,他们的风险评估模型会给出极低的评级。”

“就算我们动用所有关系,银行最多也只能批复几千万,顶多一个亿的授信额度。这笔钱对于‘昆仑’二十亿的预算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刘燕顿了顿,补充道:“更关键的是,银行的贷款是要计算利息,并且有明确还款期限的。我们的项目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都不可能有产出,用贷款来填补研发,无异于饮鸩止渴。”

一番话,直接堵死了向银行寻求大规模融资的道路。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那……再次向国家部委寻求支持呢?”海外业务负责人王海提出了另一个方向,“我们之前拿到的支持,对电机的研发起到了关键作用。‘昆仑’的重要性远超电机,上层领导应该会给予重视吧?”

这个想法让不少人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秦奋对此却不置可否。他轻轻敲击着桌面,缓缓说道:“国家的支持,我们当然要争取。但这笔资金,我希望是作为项目的‘安全垫’,而不是‘主粮’。”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大家要明白,‘昆仑’项目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项目,它的终极目标是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为集团创造利润。如果我们过度依赖行政力量,一方面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流程和束缚,影响我们全球协同的灵活性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团队产生惰性,失去在市场中搏杀的狼性。”

“我希望‘昆仑’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头在市场中自由捕食的猛兽,而不是一头圈养在笼子里的宠物。”

秦奋的话,彻底否定了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支持的想法。

银行的路走不通,完全依赖国家的想法也被他自己否决。

高管们面面相觑,一筹莫展。

似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这头“吞金巨兽”嗷嗷待哺,而他们这些“饲养员”,却找不到足够的食物。难道,这个刚刚汇聚了全球顶尖智慧的宏伟项目,真的要因为资金问题而搁浅在起跑线上?

会议室里的气氛,沉重到了极点。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绝望之际,一直沉默地看着窗外沪市天际线的秦奋,忽然转过头来,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大脑瞬间宕机的话。

“既然我们的战场在全球,我们的研发网络跨越了亚欧大陆……”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那么,我们的融资渠道,也应该放眼全球。”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秦奋的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他一字一顿地抛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答案。

“我们去全世界资本最雄厚的地方,去那里找钱。”

“我们去米国,去华尔街上市融资!”

“轰——”

仿佛一颗炸雷在会议室里凭空响起。

所有人都被震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看着秦奋。

去米国上市?

去华尔街?

在座的都是国内商界的精英,但这个想法,对他们来说,依然超出了想象的极限。

“秦董……您,您没开玩笑吧?”一位副总下意识地问道,声音都有些发颤。

“去米国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上市?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是啊,秦董!”刘燕第一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她几乎是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急切和忧虑,“这不现实!完全不现实!”

作为财务总监,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其中的难度。

“首先,是法律和制度的壁垒。米国的证券法、公司法,与我们国内完全是两个体系。他们的上市规则、信息披露要求、财务审计准则(gAAp),我们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经验。”

“其次,是团队。我们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能够处理如此复杂的跨国上市流程。需要聘请米国的顶级投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这本身就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开销,而且我们根本不了解其中的门道,很容易被坑。”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我们是一家来自华国的民营企业。在九十年代初的今天,华尔g街对我们是什么看法?他们会相信我们的故事吗?这其中所蕴含的商业风险和非商业风险,根本无法估量!”

刘燕一连串的反问,代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这不仅仅是困难,在他们看来,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想法太过激进,太过冒险。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震动,秦奋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听着,等所有人都把担忧说完,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后,他才缓缓开口。

“刘燕,你说的风险,都存在。我承认,这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充满了荆棘和未知。”

他的话锋一转,眼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条路的尽头,有什么在等着我们。”

“第一,是资金。华尔街是全世界最大的资本池,那里汇聚了数以万亿计的美元。只要我们的故事足够吸引人,我们的价值被他们认可,我们就能获得海量的美元‘弹药’。这笔钱,将彻底解决‘昆仑’项目的所有资金顾虑,让我们能放开手脚,与全世界的巨头掰手腕。”

“第二,是信誉。如果红星集团能够成功登陆华尔街,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的公司治理、财务状况、技术实力,都通过了全世界最严苛标准的检验。这本身就是一张最顶级的国际名片,是我们向全世界证明红星实力的最佳舞台!对于我们吸引全球人才、开拓海外市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秦奋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

“风险和机遇,永远是并存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因为害怕风险而退缩,而是要评估,我们的机遇,是否值得我们去冒这个风险。”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位高管。

“诸位,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造出一台能用的机床吗?不是!我们的目标,是要造出世界上最顶尖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要在这个被西方垄断了几十年的领域,插上我们华国的旗帜!”

“这样的雄心,匹配的就必须是超常规的手段!”

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魄力,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人们脸上的震惊和疑虑,渐渐被一种混杂着紧张、激动和狂热的情绪所取代。

秦奋走回座位,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给了所有人最后一击。

“我再强调一遍,‘昆仑’这头巨兽已经醒了,它每天都在消耗着我们的资源。我们没有时间去慢慢积累,去等银行的贷款,去等部委的批文。”

“我们要的,不是几千万、一两亿的资金,我们要的是能一次性解决未来五年所有问题的战争储备!”

“这笔钱,在国内找不到。”

“它只在一个地方。”

他用手指,重重地点了点桌子。

“华尔街。”

最终的决策,在秦奋强大的意志下被敲定。

会议结束时,所有高管的脑海里,依然回荡着秦奋最后那几句掷地有声的话。

赴米上市!

这个在一天前还如同天方夜谭般的词语,此刻已经变成了整个红星集团接下来最核心、最宏伟的目标。

挑战是巨大的,前路是未知的。

但所有人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前所未有的火焰。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一艘来自东方的巨轮,正下定决心,要闯入那片全世界最波涛汹涌的资本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