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341章 击败GE资本,只因一个承诺

茶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田中耕一博士那双锐利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对面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华国企业家。

一个真正属于Σ-ii的未来?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听过太多关于未来的说辞。母公司董事会描绘的,是变卖资产后公司得以喘息的未来;ge资本描绘的,是融入全球第一工业巨头体系的未来。

但田中博士知道,那都不是Σ-ii的未来,而是它们的坟墓。

“秦先生,”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愿闻其详。”

秦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厚厚的文件夹,轻轻放在了茶桌上,推到田中博士面前。

“在谈未来之前,我想请您先看一样东西。”

田中博士带着一丝疑惑,打开了文件夹。

映入眼帘的,不是商业计划书,不是财务报表,而是一张张高精度的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一座充满了德意志工业气息的庞大厂房。巨大的龙门吊、望不到头的恒温恒湿车间、一台台如钢铁巨兽般静卧的精密加工设备。

田中博士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是……德意志的希斯工厂?”作为业内顶尖专家,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标志性的厂房和设备。他当然知道,这家百年机床巨头前段时间因经营不善而破产,被一家神秘的华国资本收购了。

原来,就是眼前这个人。

秦奋点了点头:“是的,或者说,是曾经的希斯工厂。现在,它属于我们红星重工。”

他没有给田中博士太多震惊的时间,而是翻开了照片的下一页。

这一页,不再是照片,而是一份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设计构想图。

如果说希斯的工厂照片是震撼,那么这些图纸,则瞬间攫取了田中博士的全部心神。

图纸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械构想。

无比厚重的整体铸造床身、经过精密计算的米汉纳铸铁结构、复杂的内部加强筋设计,以及那标志性的、代表着顶级机床制造工艺的——静压导轨系统。

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机械刚性与稳定性的极致追求。每一条线,都仿佛在诉说着对“微米级”精度的执着。

“这是……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设计?”田中博士的手指,几乎是下意识地抚上了图纸,眼神中充满了技术人员看到完美造物时的痴迷,“如此不计成本的结构设计,它追求的不是良品率,不是生产效率,而是……理论上的最高精度。”

“我们为它取了一个名字,”秦奋看着田中博士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昆仑’。”

“‘昆仑’,华国传说中的万山之祖。我们希望它能成为现代工业的巅峰之作。”

秦奋将文件夹轻轻合上,再次推到田中博士面前。

“田中博士,您看到了。我们从德意志,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壮的‘骨骼’。希斯公司一百多年积累的重型机床制造工艺、材料技术和结构设计,都在这里。”

他的话锋一转,目光灼灼。

“但是,一副再强壮的骨骼,如果没有一个足够敏捷、足够精准的‘神经系统’来指挥,它终究只是一具笨重而迟钝的躯壳。”

“而您和您的团队所创造的Σ-ii伺服系统,就是我们寻遍全球,所能找到的,唯一有资格为‘昆仑’注入灵魂的‘神经系统’。”

“德意志的骨骼,加上东瀛的神经。田中博士,您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当这两者结合,究竟会创造出一个怎样前所未有的工业奇迹?”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田中博士的心坎上。

ge许诺的是金钱。

秦奋描绘的,是一个技术人员毕生追求的梦想。

将自己最顶尖的技术,安装在世界上最顶级的设备上,去完成一项伟大的创造。

这一刻,田中博士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他引以为傲的冷静,几乎就要失守。他穷尽半生心血,不就是为了等待这样一个舞台吗?

看到田中博士眼中的激动,秦奋知道,时机到了。

他没有乘胜追击地劝说,而是用一种近乎平等的、探讨的语气,继续说道: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今天代表红星集团,向您和您的团队,提出一份邀请,或者说,一个承诺。”

他竖起一根手指。

“第一,红星集团将全资收购安川机器人研究所。但我们承诺,研究所将作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实体,继续留在东瀛。我们不会对它进行任何形式的拆分或合并。”

田中博士猛地抬起头。

秦奋竖起第二根手指。

“第二,您将继续担任研究所的所长,拥有对研发方向、技术路线和人事安排的全部自主权。红星集团作为出资方,绝不干涉研究所的内部管理和技术决策。”

田中博士的呼吸,开始变得有些急促。ge也曾许诺过保留团队,但绝不可能给予完全的自主权。

“第三,”秦奋竖起第三根手指,语气无比郑重,“从收购完成的下一个财年开始,红星集团将为研究所提供三倍于其历史最高年份的研发经费,并且以五年为期,保证这笔经费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对于您和您的团队,我们只有一个要求,或者说,一个共同的目标——”

秦奋看着田中博士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为‘昆仑’机床,打造出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神经系统。”

没有商业化的要求,没有盈利的压力,没有迎合市场的妥协。

唯一的任务,就是攀登技术的高峰。

这已经不是一份商业收购要约了。

这是一份来自东方那个大国的,一份对技术、对梦想、对匠人精神的最高尊重。

田中博士沉默了,良久,他才缓缓端起那杯已经凉透的茶,一饮而尽。

“秦先生,我需要和我的团队商量一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可的沙哑。

“当然,”秦奋微笑着点了点头,“我等您的消息。”

……

三天后。位于北九州市的安川机器人研究所内,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研究所最大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从白发苍苍的田中博士,到他最得意的弟子北川宏,再到

田中博士将他与秦奋的会谈内容,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当他讲到“昆仑”机床的构想,讲到那“德意志骨骼”与“东瀛神经”的结合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和议论。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顶尖的伺服技术专家。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将自己的技术应用在那样一台追求极致的设备上,意味着什么。

那是荣誉,是技术的圣殿。

而当田中博士说到秦奋开出的三个承诺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保留独立性、完全的研发自主权、三倍的经费……

这些条件,优厚到让他们感觉不真实。

尤其是和母公司董事会那急于变卖的样子,以及ge资本那种“收购后就锁进档案柜”的傲慢姿态相比,红星的提议,简直就像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样。

“老师,”北川宏第一个站了起来,激动得满脸通红,“我们还等什么?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想要的吗?ge给我们的是钱,但这个华国人,他给我们的是尊严和梦想!”

“没错!”另一位老资格的工程师也站了起来,“与其被美国人买去,让我们的心血烂在仓库里,不如跟着这位秦先生,去造一个真正的奇迹出来!”

“干吧!老师!我们都听您的!”

群情激奋。

田中博士看着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团队,看着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名为“希望”的火焰,他知道,该做出选择了。

尊严和梦想,终究战胜了金钱的诱惑。

他缓缓站起身,环视全场,沉声说道:“好!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我们就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决定研究所的未来!”

当天下午,一份由田中耕一博士领衔、研究所全体三十七名核心工程师共同签署的联名报告,被送到了位于东京总部的安川母公司董事会。

报告内容很简单,但措辞却异常强硬:

一,研究所全体人员,一致同意并强烈要求公司接受华国红星集团的收购方案。

二,如果董事会无视团队意愿,执意将研究所出售给米-国ge资本,那么,从交易达成之日起,包括田中耕一在内的全体签署人,将集体辞职。

三,报告最后,不轻不重地附加了一句:根据东瀛劳动法相关条款,员工在离职后,其在工作中积累的、非专利性的、无法用书面文件完全记录的“隐性知识与技能”,属于个人资产。

这就是赤裸裸的“兵谏”!

安川的董事会,彻底傻眼了。

一群平时只知道埋头搞技术的老实人,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来对抗董事会的决议。

集体辞职?

这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

没有了田中博士和他的团队,那个研究所还剩下什么?一堆厂房设备和一些专利图纸?ge资本是傻子吗,会花几千万米元买一个空壳子?

更要命的是那句“隐性知识”。

所有人都知道,对于伺服电机这种高精密度的东西,图纸和专利只是基础。真正核心的,是那些存在于工程师脑子里的经验、调试的手感、解决特定问题的诀窍。

没有了这群人,那些图纸的价值,至少要打掉八折!

消息很快传到了ge资本代表戴维斯的耳朵里。

正在酒店里悠闲地喝着咖啡,等待对手低头的戴维斯,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把咖啡杯摔在了地上。

“疯子!一群东瀛疯子!”他破口大骂,“他们宁愿跟着一个华国人,也不愿意加入伟大的ge?”

他无法理解。在他看来,资本就是一切,金钱可以买到所有东西。

但这一次,他引以为傲的资本铁律,在一个他看不起的对手和一群固执的工程师面前,彻底失效了。

他立刻联系安川的董事会,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但安川的董事们现在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们总不能把那三十几位专家绑在工厂里吧?

最终,在确认田中团队的决心不可动摇后,ge资本的谈判代表,愤然离场。

临走前,戴维斯只留下了一句话:“你们会后悔的。”

然而,没有人理会他的威胁。

一周后,沪市,红星集团总部。

秦奋在最终的收购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最终成交价:一千八百万米元。

这个价格,远低于ge当初三千万的报价,甚至比红星资本最初的心理价位还要低。安川董事会在失去了最大的买家和团队的要挟下,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王海站在一旁,看着协议签订,脸上是抑制不住的钦佩和兴奋。

“秦董,我们……赢了。您甚至没有和ge在价格上交手一次。”

秦奋放下笔,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城市天际线,神情平静。

“ge想买的是一件商品,所以他们拼命出价。”

“而我们,要的是一个梦想的延续。所以,我们只需要给出尊重和承诺。”

他打败了华尔街的资本巨头,靠的不是更雄厚的资本,而是对人心的洞察。

他知道,对于真正的匠人而言,最大的恐惧,不是贫穷,而是自己的心血被埋没。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德国的加密短信,发信人是李婧。

【秦总,希斯工厂的第一批“昆仑”一体式床身铸件,已经完成了初步浇筑,一切顺利。】

秦奋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骨骼”已经成型,“神经”也已就位。

他喃喃自语道:“那么接下来,就是为这个钢铁巨人,装上一颗足够聪明的‘心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