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HX标准”的诞生
空气中,弥漫着胜利的喜悦、失败的苦涩,以及大多数人如释重负后的疲惫。
ge的哈里森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仿佛灵魂已经被抽走。西门子的施密特则低着头,用手揉搓着发僵的脸颊,掩饰着自己的失态。他们身后的代表们,也都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下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奋所在的区域。
李工和几位技术人员抑制不住激动,脸上泛着红光,但他们都很好地控制着情绪,只是彼此用眼神交流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胜利。大卫·陈收起了文件,恢复了商业精英的淡然。
而秦奋,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平静。他只是端起水杯,轻轻喝了一口。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只是一场普通的辩论会。
他越是平静,就越是让对手感到一种深不可测的寒意。
主席克劳斯·鲍曼的目光,在这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之间来回扫视。
他知道,刚刚的投票只是解决了眼前最大的危机,避免了ieC公信力的崩塌。但接下来,才是真正棘手的问题。
旧的草案A被搁置了,但新的标准在哪里?
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会议厅里充满了对立情绪,ge和西门子一方士气低落,满腹怨气;而红星集团一方则士气高昂,势头正盛。
他作为主席,必须立刻拿出一个能团结所有人、或者至少是能让大部分人接受的方案,来走出这个“标准真空”的困境。否则,这次大会很可能不欢而散,最终一事无成,那同样是他的失职。
他的视线落在秦奋身上。这个年轻人,从一开始就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意外”。现在,他很想知道,这个华国人,在亲手砸碎了旧世界的秩序之后,是否准备好了如何去建设一个新世界。
“根据刚才的决议,”鲍曼清了清嗓子,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了回来,“技术委员会将组建一个新的临时工作组,负责起草新标准的指导原则框架。现在,我邀请各成员国,提名工作组的专家人选。”
话音刚落,会议厅里一片骚动。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谁能进入工作组,谁能主导指导原则的起草,谁就掌握了未来标准的话语权。
哈里森和施密特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挣扎的光芒。他们输了第一回合,但决不能再输掉第二回合。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人送进去,哪怕不能主导,至少也要能起到制衡和搅局的作用。
法兰西代表皮埃尔·博德也立刻和身边的同事低声商议起来。
眼看一场新的争夺战就要爆发,鲍曼不禁感到一阵头痛。
就在这时,华国代表团的席位上,有人举起了手。
是李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那个角落。
鲍曼点了点头,示意李工发言。
在秦奋的示意下,李工站了起来。这一次,他的脸上不再有之前的紧张和激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技术人员特有的严谨与自信。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李工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在提名具体人选之前,我代表华国红星集团,希望向委员会提交一份文件,或许能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说着,他身边的一位助手,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通过会务系统分发到了每一个代表的终端屏幕上。
文件的标题很长,但核心词汇清晰明了:
《关于建立以“开放性、兼容性、前瞻性”为核心的新一代高效伺服电机标准框架的建议书》。
哈里森和施密特一看到这个标题,心头就是一紧。他们以为这又是红星集团的另一份“草案B”,是乘胜追击的宣言。
然而,当他们耐着性子打开文件,粗略地看下去时,脸上的表情却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份建议书,和之前那份咄咄逼人、直指技术核心的草案B完全不同。
它没有规定具体的技术参数,也没有限定某一种特定的实现路径。
它更像是一份……地图。
一份为未来技术发展描绘出的宏观地图。
李工的声音在会场上空响起,沉稳而清晰地解释着:
“各位请看,这份建议书的核心,不是要定义‘标准答案’,而是要定义一个‘评分体系’。”
“我们认为,新一代的标准,不应该再像过去一样,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编码器技术,或是某一种特定的总线协议。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我们今天认为最先进的,或许五年后就会落后。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建立一个多维度的评估框架。”
“比如,在能效方面,我们不再规定必须使用何种材料或设计,而是定义一个统一的、严苛的能效等级测试标准,任何技术,只要能达到这个等级,就应该被承认。”
“在通信协议方面,我们建议设立一个‘开放接口层’。我们不反对各家企业拥有自己的私有协议,但我们要求,所有符合新标准的设备,都必须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开放接口,允许第三方设备进行基础的数据读取和状态监控。这正是为了响应之前多位代表提出的,关于打破‘数据孤岛’的呼声。”
“更重要的是,”李工翻到下一页,语气加重了几分,“我们在这份框架中,为一些目前尚在实验室阶段,但极具潜力的新技术,预留了发展空间和接口。比如量子传感技术、基于新型半导体材料的驱动技术等等。我们的标准,应该是拥抱未来,而不是固守现在。”
这份建议书,充满了包容性和开放性。
它没有说红星的技术就是唯一正确的,反而像个宽宏大量的武林盟主,告诉所有人:“我们来定一个比武规矩,不管你用什么门派的武功,只要能在这个规矩下打赢,你就是高手。”
这种姿态,无可指摘。
它将皮球巧妙地踢给了所有人,尤其是ge和西门子——你们不是说自己的技术先进吗?好,那就在这个更公平、更开放的框架下,来比一比。
会场内,之前还准备据理力争的代表们,此刻都安静了下来,仔细地阅读着屏幕上的文件。
法兰西代表皮埃尔·博德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赞许之色。他发现,在这份建议书的第三章“关于控制指令集兼容性”的部分,明确写着一段话:
“……为保证最大程度的向下兼容与平滑过渡,我们研究并吸纳了法国机械工业联合会(fim)及东瀛电气工业协会(jemA)在此前会议中提出的部分合理化建议。我们建议,在新标准中保留部分核心的、被广泛应用的控制指令,并将其作为兼容性测试的基础项。具体指令列表详见附件二。”
皮埃尔立刻点开了附件二,看到了几个他非常熟悉的,由法兰西企业主导制定的经典指令。
这是一种巨大的尊重!
红星集团并没有因为胜利就包揽一切,反而主动吸纳了盟友的意见,甚至是一些潜在竞争对手的合理建议。
这种姿态,让皮埃尔和他身后的法兰西代表团感到非常舒服。他们不仅是“非正式联盟”的参与者,更是新标准建设的贡献者。这份功劳,被红星集团明明白白地写了出来,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坐在不远处的东瀛松下代表田中先生,也发现了类似的内容。在关于电机外形与安装尺寸的章节里,红星的建议书采纳了东瀛工业标准(jis)中的一些通用尺寸,并将其列为推荐标准之一,理由是“为了方便全球用户进行设备替换和升级”。
这就是秦奋的智慧。
他很清楚,单纯的技术胜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成功。标准的制定,本质上是一场掺杂了技术、商业和政治的复杂博弈。
想要让自己的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尽可能多的人,从这个新标准中获益。
所以,他主动放弃了一些对红星最有利,但可能会引起巨大争议的、具有高度排他性的条款。比如,他原本可以提议一种基于红星自有算法的、效率最高的内部通信加密方式作为标准,但这必然会遭到所有同行的反对。
现在,他只要求一个“开放接口”,至于各家内部怎么加密,他不管。这既保证了互联互通的底线,又给了各家保留核心技术的空间。
这种“以退为进”,非但没有削弱红星的主导地位,反而让他们的方案显得更加大度、更加公平,也让盟友们的支持变得更加理直气壮。
“我们支持这份建议书!”皮埃尔·博德第一个站起来表态,“它体现了真正的合作精神和前瞻性眼光,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东瀛代表团也认为,这份建议书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田中先生也随即发言。
有了法兰西和东瀛的表态,其他原本还在观望的中立派,也纷纷点头。这份方案,看上去确实对所有人都好。
克劳斯·鲍曼看着眼前的景象,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提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这份来自华国的建议书,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它完美地解决了眼前的所有难题。
它足够开放,可以安抚大多数成员;它足够有前瞻性,符合ieC促进技术进步的宗旨;最重要的是,它给所有人都留了面子,提供了一个可以共同走下去的台阶。
鲍曼感觉自己之前真是小看了这个华国团队。他们不仅有能力掀翻桌子,更有智慧去重新摆好一桌更丰盛的宴席。
他不再有任何犹豫。
“非常感谢华国代表团的建设性工作!”鲍曼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真诚的赞赏,“我认为,这份《建议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的开放性和合作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
他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了哈里森和施密特的脸上。
“我提议,我们将这份建议书,作为我们新标准起草工作的官方基础蓝本。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一个新的起草工作组。”
他顿了顿,直接抛出了工作组的建议名单:
“我提议,新的工作组,由华国红星集团的李建国工程师、德意志西门子公司的施密特先生、法兰西代表博德先生、东瀛松下公司的田中先生,以及米国ge公司的哈里森先生共同组成。由华国代表团担任工作组的召集人。各位有异议吗?”
这个名单,堪称一绝。
既确立了红星的主导地位(召集人),又将最大的对手(西门子、ge)拉了进来,让他们无法在外部捣乱,只能在规则内博弈。同时,也给了重要的盟友(法兰西)和中立力量(东瀛)相应的地位。
哈里森和施密特对视一眼,他们还能说什么?
拒绝?
那就是公然与所有人为敌,连最后参与游戏的机会都放弃了。
他们只能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没有异议。”
“很好。”鲍曼拿起议事槌,象征性地在桌上轻轻一敲。
“咚!”
“决议通过。现在,让我们为这个即将诞生的,代表着未来的新标准,确定一个临时的官方代号。”
皮埃尔·博德笑着站了起来:“主席先生,既然这份基础蓝本来自于华国红星集团(hogxig),我认为,没有什么比‘hx标准’这个代号更合适的了。”
“hxstadard……”鲍曼念了一遍,点了点头,“非常好记,也很有意义。我同意。”
在会议厅里响起的一片掌声中,“hx标准”的雏形,正式诞生。它带着华国的印记,在国际工业标准的最高殿堂里,立起了自己的第一块基石。
秦奋看着这一切,脸上依旧平静。
但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图纸画好了,但如何施工,如何在施工队里与那些曾经的“敌人”共事,如何防止他们偷工减料、暗中使绊,将是下一场,更复杂也更漫长的战斗。
他转过头,恰好对上了施密特的目光。
对方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颓然,反而多了一丝复杂而冰冷的审视。
新的牌局,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