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296章 市场阻击:威胁经销商与客户

秦奋决定接受国内媒体专访的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让红星集团内部紧绷的士气稍稍缓和。

专访定在三天后,地点在京城。

然而,就在团队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这次舆论反击战的材料时,来自欧洲的坏消息,却像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地拍打过来。

对手的攻击,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狠。

沪市总部,欧洲市场部。

海外销售总监张伟的眼圈发黑,他已经连续两晚没怎么合眼,跨时区地与欧洲各地的经销商和团队进行着紧急沟通。

“秦董,刘总。”张伟将一份整合后的报告放在会议桌上,声音沙哑,“ge的舆论攻击只是前菜,他们的市场阻击战,已经全面打响了。”

“具体说说。”秦奋示意他坐下。

“他们这次的目标,是我们在欧洲的销售渠道,那些在汉诺威展会后,和我们签下代理意向书的经销商。”张伟调出了一份文件,投影到大屏幕上。

“ge的各个区域销售总监,正在亲自上阵,一家一家地拜访我们的意向经销商。他们带去了一份新的合作协议,我拿到了一份模板。”

屏幕上,一份英文协议的关键条款被用红框标出。

张伟指着屏幕解释道:“这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是,ge承诺在原有基础上,额外提供5到8个百分点的销售返点,这对任何经销商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利润。而且,他们还承诺提供更长的账期和更优先的供货权。”

“那大棒呢?”刘燕问道。

“大棒在这里。”张伟指向了协议的附加条款部分,“条款明确规定,签署这份新协议的经销商,必须承诺,在其所有销售渠道内,不得销售、代理、或推广任何来自红星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产品。他们称之为‘排他性忠诚条款’。”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这一招,等于是在红星和经销商之间,划下了一道生死线。

要么选择ge的丰厚利润和稳定货源,要么选择前途未卜的红星。

这对于那些本就和ge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经销商而言,几乎不是一道选择题。

“他们这是在逼人站队。”刘燕一针见血地说道,“利用自己多年的市场垄断地位,扼杀我们这些新进入者。”

秦奋看着屏幕上的条款,面色沉静:“商业竞争,本就没有温情脉脉。这还只是第一步,他们需要一个榜样,用来警告其他人。”

秦奋的话音刚落,张伟的手机就震动了一下,他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秦董……榜样来了。”

他将手机连接到投影仪。屏幕上,是荷兰一家主流商业媒体的网站快讯。

标题是:《范德勒公司宣布:全面拥抱ge,终止与华国红星的合作意向》。

新闻配图上,这家名叫范德勒的荷兰经销商Ceo,正与ge荷兰区的销售总监热情握手,背景板上是两家公司的巨大Logo。

“范德勒公司,是荷兰最大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经销商之一。”张伟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力感,“他们百分之七十的业务都依赖ge的产品线。之前在汉诺威,他们的老板对我们的伺服电机非常看好,当场就签了五百万欧元的代理意向书。”

“现在,他们不仅公开撕毁了意向书,还在声明里表示,‘经过审慎评估,公司决定继续深化与ge这样值得信赖的、安全的、拥有卓越行业声誉的全球领导者合作’。”

“‘安全’、‘值得信赖’……”刘燕念着这两个词,冷笑了一声,“ge的公关稿,真是写得滴水不漏。”

这起事件,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

范德勒的“背叛”,被ge的公关机器迅速放大,相关新闻稿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被翻译成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精准地推送给了欧洲各国的行业媒体。

杀鸡儆猴。

效果是毁灭性的。

接下来的一天内,张伟的邮箱几乎被塞爆。一封封婉拒的邮件,来自德国、奥地利、比利时……之前那些热情洋溢的经销商们,此刻都换上了一副冰冷而公式化的面孔。

理由大同小异:“非常遗憾,鉴于公司战略调整,我们决定暂时终止新的品牌引入计划。”

红星辛辛苦苦在汉诺威展会上搭建起来的欧洲销售网络,在ge的组合拳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土崩瓦解。

然而,这还不是最阴险的。

对于那些已经顶住压力,没有撕毁协议,并且下了真实订单的客户,ge拿出了更隐蔽,也更致命的武器。

釜底抽薪。

周三下午,红星法国市场的负责人打来紧急电话。

“老板,出事了!拉法兰公司那边遇到了大麻烦!”

拉法兰公司,是法国一家中型的机械制造商,也是汉诺威展会后,第一个与红星签订正式采购合同的欧洲客户,他们订购了价值三百万欧元的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用于他们最新一代的包装生产线。

秦奋沉声问道:“什么麻烦?”

“拉法兰的生产线,除了我们的电机,还需要一种由德意志巴斯夫公司提供的特种润滑油。但是从昨天开始,巴斯夫那边突然通知他们,因为‘生产设备意外故障’,需要检修一个月,这期间无法供货。”

“拉法兰联系了其他供应商,发现全欧洲,能提供同级别替代品的几家公司,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他们的订单。现在他们的生产线因为缺少关键润滑油,已经停工了!”

刘燕立刻反应过来:“这是ge在背后搞鬼!巴斯夫是ge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我们都知道是他们干的!”电话那头的负责人语气激动,“但我们没有证据!巴斯夫的理由毫无破绽,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拉法兰的Ceo快急疯了,生产线每停工一天,都要承担巨额的违约金。”

类似的事情,很快在德意志也发生了。

一家订购了红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客户,突然发现他们长期合作的、为pLC配套的机柜供应商,以“环保审查未通过”为由,暂停了生产。

一种无形的恐慌,开始在这些已经选择红星的客户中蔓延。

他们发现,自从和红星合作之后,各种“厄运”就接踵而至。今天是你缺润滑油,明天是他没机柜,后天可能就是某个关键的螺丝断供了。

这些麻烦看起来都和红星没有直接关系,但源头都指向了那个无处不在的巨头——ge。

ge在用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方式,向整个欧洲市场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谁和红星站在一起,谁的生意就会“倒霉”。

这种阴险的手段,远比直接的商业竞争更让人感到窒息。它不与你正面为敌,却能让你在泥潭里寸步难行。

就在赴京的前一天晚上,秦奋接到了一个越洋电话。

来电显示是皮埃尔·杜邦,那位在汉诺威展会上,力排众议,坚持选择红星技术的法国能源公司Ceo。

“秦,我的朋友,很抱歉这么晚打扰你。”电话那头,皮埃尔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和焦虑,完全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

“没关系,皮埃尔,出什么事了?”秦奋问道,他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是ge。他们的人直接找到了我,开出了我无法拒绝的折扣,我顶住了。”皮埃尔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苦涩的骄傲,“但是,他们现在换了方法。”

“我的项目里,一个关键的涡轮叶片供应商,是芬兰的一家公司。今天他们通知我,因为一笔来自米国的‘紧急国防订单’,他们必须优先排产,我们项目的叶片交付,要延期至少四个月。”

“四个月!秦!我的项目等不了四个月!我查过了,那家芬兰公司去年刚接受了ge资本的战略投资!”

皮埃尔的声音有些激动,甚至带上了一丝恳求。

“秦,我顶住了他们直接的压力,我相信你的技术。但是现在,我的董事会快要疯了。他们不听我的解释,他们只看到,自从我们选择了红星,整个项目就开始麻烦不断。在他们看来,与你们合作,就等于带来了厄运。”

电话那头,传来皮埃尔沉重的呼吸声。

“董事会已经给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一周之内,我不能解决供应链的问题,他们就要召开紧急会议,强制我中止和你们的合同,转而采购西门子的设备来挽回损失。”

“秦,我的朋友,我快撑不住了。”

“你必须给我一个解决方案,一个能向我的董事会证明,你有能力应对这一切的方案。否则……我们就真的只能终止合作了。”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皮埃尔焦灼的声音,通过电波,清晰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