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286章 沪市,集团新总部

七月初,沪市。

盛夏的阳光炙烤着这座远东金融之都,黄浦江上波光粼粼,映照着外滩一侧鳞次栉比的万国建筑群,以及对岸陆家嘴冲入云霄的摩天大楼。

就在外滩这片寸土寸金之地,一栋崭新的玻璃幕墙大厦悄然完成了最后的内部装修。大厦入口上方,几个简约而有力的金属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星集团】。

与那些动辄举办盛大庆典、邀请名流云集的企业不同,红星集团总部的乔迁仪式,进行得低调而高效。没有剪彩,没有媒体发布会,只有一辆辆从江城驶来的行政用车和文件运输车,在安保人员的指引下,井然有序地驶入地下车库。

然而,这种低调并不能阻挡外界的窥探。

在大厦对面的马路上,以及附近几个视野开阔的制高点,早已聚集了来自各大财经媒体的长枪短炮。闪光灯此起彼伏,快门声不绝于耳。

红星集团,这个在过去一年里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从江城崛起的工业巨头,终于将它的神经中枢,正式植入了华国经济的心脏地带。

“快看,那是红星的行政车队!”

“听说他们这次只搬迁了集团总部的核心职能部门,董事长办公室、战略投资、海外事业和财务中心,真正的生产和研发基地还在江城。”

“手笔太大了,这栋楼去年才封顶,直接被红星集团整体拿下了。光是这地段,这楼本身,就值一个天文数字。”

“你懂什么,这叫昭示实力。一家以重工业起家的公司,把总部放在外滩,这本身就是一种宣言。”

记者们的议论声中,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平稳地滑入大厦入口。车门打开,秦奋从车上走了下来。他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没有打领带,衬衫领口微微敞开,显得沉稳而干练。

他没有理会远处媒体的骚动,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这栋属于自己的大楼,随即迈步走进了光洁如镜的大堂。

行政总监快步迎了上来。

“董事长,所有部门已经按照预定方案入驻完毕,网络和通讯系统全部调试正常。”

“很好。”秦奋点了点头,“通知下去,各部门尽快熟悉新环境,下午两点,恢复正常工作。江城基地那边,保持通讯畅通。”

“明白。”

……

一周后。

红星集团沪市总部,顶层,董事长办公室。

整整一面墙,都是由顶天立地的防弹玻璃构成,将整个外滩和黄浦江的景色,毫无保留地纳入室内。

秦奋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中端着一杯清茶。

他的身后,是一个刚刚站稳脚跟,但根基无比扎实的百亿工业帝国。特高压、工业气体、半导体材料、高端电机……每一个板块,都在国内市场占据了绝对的领先地位,源源不断地创造着惊人的现金流。

而他的眼前,是川流不息的黄浦江。巨大的万国货轮,满载着集装箱,鸣着悠长的汽笛,缓缓驶向入海口,奔赴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副繁华壮丽的都市画卷。

但在秦奋眼中,这些货轮的航迹,构成了一张覆盖全球的巨大商业网络。他的视线仿佛穿透了浑浊的江面,越过浩瀚的海洋,清晰地看到了一条刚刚生成的、从东方延伸向欧洲的细微航线。

那条航线的起点,是江城的工厂。而终点,暂时是德意志的斯图加特。

从江城到沪市,从一个内陆的工业重镇,到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迁移,更是战略重心的转移。

江城,是红星集团无可撼动的制造与研发大本营,是所有核心技术的孵化器和生产线。

而沪市,将是红星集团面向全球的作战指挥室。

他在这里,能最清晰地听到世界经济的脉搏,能最敏锐地捕捉到全球资本的流向,更能最高效地指挥他的“远征军”,向着一个又一个海外市场,发起冲击。

就在他出神之际,办公桌上一部红色的、造型特殊的保密电话,发出了“嘀嘀嘀”的轻响。

这是集团内部最高级别的通讯线路,专门用于海外项目组与总部的单线联系。

秦奋放下茶杯,走过去按下了接听键和免提键。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了周毅略带激动,但依旧保持着清晰逻辑的声音。

“董事长,我们成功了。”

仅仅五个字,会议室里却是一片安静,只有电流的微弱声音。

秦奋拉开椅子坐下,声音沉稳如初:“说具体情况。”

“是!”周毅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

“我们的p5永磁电机样品,在五天前抵达斯图加特。汉斯公司收到后,立刻组织了他们的技术团队,由他们的首席工程师,一个为西门子服务了二十年的老德意志人,亲自带队进行测试。”

“测试持续了整整三天,过程极其严苛。他们几乎把我们能想到的,和我们没想到的所有极限工况,全都跑了一遍。包括超额定功率持续运行、高频正反转、高湿度环境下的绝缘测试,甚至……他们还用激光干涉仪,测量了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微米级抖动。”

电话那头,周毅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平复自己的情绪。

“董事长,孙宇带领的技术团队,全程在场。根据他们的反馈,汉斯公司的测试标准,比我们当初在国内做的测试,还要严格百分之三十以上。”

秦奋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没有插话。“结果出来了。”周毅的声音猛地提高了一些,“所有数据,全线超越!我们的p5电机,在能效上,比西门子目前在售的旗舰型号1Le0系列,高出4.7个百分点!在满载温升控制上,低了整整8摄氏度!最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噪音和震动,我们的电机在最高转速下,噪音比他们的产品低了12分贝!”

“12分贝……”秦奋重复了一句。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于工业领域,尤其是精密制造领域,这代表着天壤之别。更低的震动和噪音,意味着更稳定的运行,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更高的加工精度。

“是的,12分贝。”周毅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他们的首席工程师,在看到最终数据报告的时候,拿着报告看了足足十分钟,一句话都没说。最后,他只对汉斯先生说了一句:‘赫尔曼,我们过去十五年,可能都在销售一堆过时的、昂贵的铁疙瘩。’”

秦奋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所以,协议签了?”

“草签了!”周毅立刻回答,“就在今天上午,汉斯先生亲自和我见了面,我们草签了独家代理协议。他们的法务正在连夜审阅我们的正式合同范本,预计最迟后天,就能完成正式签约。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们的电机,摆进他们的产品目录里了。”

“很好。”秦奋的赞许简单而直接,“你们做得不错。孙宇他们技术团队,也辛苦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周毅的声音冷静了一些,接着说道,“董事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消息。”

“说。”

“汉斯先生利用他的人脉,已经为我们锁定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潜在客户。”周毅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是德意志的一家大型汽车零配件制造商,克虏博集团。”

“克虏博?”秦奋的眉毛微微一挑。

这个名字他当然知道。这是一家在德意志,乃至整个欧洲都赫赫有名的汽车一级供应商,为几乎所有德系车厂提供核心的传动系统和底盘部件。他们的工厂,以高度自动化和对精度近乎偏执的追求而闻名。

“是的。”周毅确认道,“克虏博集团正在斯图加特附近,新建一座全自动化的变速箱齿轮加工厂。他们原定的方案,是全套引进西门子的自动化产线,包括数千台用于驱动传送带、机械臂和加工机床的伺服电机和永磁电机。”

“汉斯公司之前就是西门子的代理,所以一直在跟进这个项目。现在,他想把我们,推荐给克虏博。”周毅继续说道,“这单要是拿下来,不仅仅是几千台电机的订单,更重要的是,这等于是在西门子的大本营,在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汽车制造业,插上我们红星的第一面旗帜!”

办公室里,秦奋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江面上的货轮依旧来来往往,但此刻,在他的视野中,那条通往欧洲的航线,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重要。

第一颗石子,找到了它即将落入的水潭。

“他们的顾虑是什么?”秦奋问道,一针见血。

“价格,以及……信任。”周毅回答得很快,“克虏博的项目总监对汉斯先生明确表示,他们对我们电机的测试数据非常感兴趣,但红星是一个他们从未听说过的华国品牌。在如此重要的自动化产线上,使用一个新品牌的产品,风险太大。除非……我们能给出一个让他们无法拒绝的理由。”

“无法拒绝的理由……”秦奋靠在椅背上,手指停止了敲击。

他沉默了片刻,整个办公室只有空调系统发出的微弱风声。

电话那头的周毅,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着总部的最终指令。他知道,这第一个客户的选择,将直接决定红星在欧洲市场的开局是平稳推进,还是石破天惊。

终于,秦奋开口了,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全力争取。”

“告诉汉斯,也告诉克虏博。”

“价格方面,我们可以在他们原有西门子采购价的基础上,再下降百分之三十。”

电话那头的周毅,倒吸一口凉气。下降百分之三十,这几乎是贴着成本在卖,甚至算上运费和关税,前期注定是亏本的。

“董事长,这……”

“听我说完。”秦奋打断了他,“同时,我们向他们出具一份质量保证协议。协议中明确,任何一台红星电机,如果在三年内出现任何非人为的性能衰减或故障,我们不仅免费更换,并且赔偿因此导致的生产线停工损失,赔偿金额以小时计算,标准由他们来定。”

周毅彻底怔住了。

降价三成,再加一份堪称“无限责任”的质量对赌协议。

这已经不是商业谈判了。

这是一种宣言,一种带着绝对自信,甚至有些霸道的宣言。

“董事长,我明白了。”周毅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颤抖,那是极度兴奋引起的。

“我们的目标,不是这第一单的利润。”秦奋的声音,透过保密电话,清晰地传到德意志,“我们的目标,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让所有欧洲的潜在客户都知道——”

“我们来了。”

“去办吧。”

“是!”

电话挂断。

秦奋缓缓站起身,重新走到落地窗前。

他看着脚下这座城市的璀璨灯火,眼中没有丝毫波澜。

克虏博集团,只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当它倒下的时候,整个欧洲陈旧而昂贵的电机市场,都将听到那清脆而连续的碰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