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解锁:国际化任务链
秦奋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中央,巨大的落地窗将江城的夜景尽收眼底。
就在周毅离开的下一秒,他脑海中那片淡蓝色的系统界面,忽然发生了一阵轻微的波动。
原本平铺直叙的任务面板,倏地一下,切换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类似科技树的立体结构。主干之上,延伸出了数个清晰的分支,每一个分支都代表着一个宏大的战略方向。
【工业气体】、【半导体材料】、【特高压电网】……这些他已经布局的产业,都已成为这棵科技树上坚实的枝干。
而就在刚才,一根全新的枝干从主干上悄然生长出来,散发着与其他分支截然不同的、带有探索意味的淡金色光芒。
【检测到宿主首次下达跨国商业布局指令,全新任务模块已解锁。】
一行系统文字浮现在这根新枝干的顶端。
【模块名称:国际化任务链】
紧接着,这根名为“国际化”的枝干上,第一个任务节点被点亮,一个清晰的任务框弹射而出,悬浮在秦奋的眼前。
【国际化任务链·第一环】
【任务名称:扬帆出海第一步】
【任务目标:成功与德意志汉斯自动化销售有限公司签订独家代理协议,使其成为红星永磁电机在德意志市场的官方合作伙伴。】
【任务时限:30天】
【任务奖励:一份《米德两国关于高效节能电机进口的技术标准与法规漏洞分析报告》。】
秦奋的目光,牢牢地锁定在那行任务奖励的文字上。
技术标准与法规漏洞分析报告……
他的眼神骤然变得深邃起来。
如果说,【全球信息扫描】功能是给了他一双能够洞穿商业迷雾的眼睛,那么这个【国际化任务链】,就是一部为他量身定制的全球扩张导航仪。
他刚刚下达了进军欧洲市场的指令,系统就立刻跟进,发布了精准匹配的任务。这并不奇怪。
真正让秦奋感到心潮澎湃的,是这个奖励。
它不是直接给予一项技术,也不是一笔资金,而是一份情报,一份极具战略价值的、指向下一个战场的情报。
米德两国,米国和德意志,正是全球工业自动化和高端制造领域的两个执牛耳者。掌握了他们关于电机进口的技术标准,就等于拿到了进入全球最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而“法规漏洞”这四个字,更是充满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这意味着,系统不仅会告诉你规则是什么,还会告诉你如何利用规则,甚至绕过规则。在国际贸易中,这比任何技术本身都更加致命。
秦奋在这一刻,彻底明白了系统升级到Lv.4之后的核心逻辑。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库”,而是变成了一个主动引导、辅助、并奖励他进行全球化扩张的“战略参谋部”。
他在国内的每一步,系统会给予技术上的碾压支持。而他走向世界的每一步,系统则会提供信息和战略层面的精准导航。
他的野心,原本只是被沪市工业气体项目上,环球电气与林德集团的联手所激起的一丝涟漪。而现在,随着这个任务的出现,这丝涟漪,正在迅速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征服国内市场,只是开始。
真正的棋盘,是整个世界。
“米德两国么……”秦奋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收回思绪,眼中的平静被一种更高层次的专注所取代。他拨通了内线电话,接通的是集团行政总监的办公室。
“通知下去,明天上午九点,集团总部B栋一号会议室,召开欧洲项目启动会。海外事业部、技术中心电机研发部、法务部、财务部,所有总监级以上负责人必须参加。”
“好的,董事长。”
……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
红星集团总部,一号会议室。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集团各核心部门的负责人们正襟危坐,气氛严肃。
周毅坐在秦奋的左手边,面前的笔记本上已经罗列出了满满一页的工作计划。昨晚他几乎一夜没睡,围绕着董事长给出的那份“汉斯公司”的资料,制定了数套接触方案和谈判预案。
秦奋坐在主位上,环视一圈。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只为一件事。”他的声音不高,但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集团决定,正式启动欧洲市场开拓计划。”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但很快又归于平静。在座的都是集团高层,虽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感到惊讶,但没有人提出质疑。他们都清楚,董事长的每一个决定,背后必有深意。
“这个计划的第一站,是德意志。”秦奋目光转向周毅,“周毅,你把目标情况跟各位同步一下。”
“是。”周毅站起身,打开投影仪。
屏幕上,出现了汉斯公司的详细资料。
“各位,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位于德意志斯图加特的汉斯自动化销售公司……”周毅言简意赅地将汉斯公司的现状、与西门子解约的背景,以及其在当地拥有的渠道价值,向在座的所有人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
听完介绍,技术中心电机部的负责人,一位戴着眼镜、气质严谨的中年人率先开口:“董事长,德意志市场我们都清楚,是工业标准最严苛的地方,尤其是巴登-符腾堡州,那里聚集了大量顶级的制造企业。我们的p5系列电机虽然在国内性能领先,但要进入德意志,tuv认证、Ce认证,还有各种行业内的潜在标准,都是绕不开的门槛。”
法务部的总监也点头附和:“是的,欧洲的贸易壁垒非常复杂,尤其是针对华国的高科技产品。专利、环保法规、劳工标准,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能导致我们的产品被卡在海关。”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问题,也是任何一家华国企业出海都必须面对的现实。
秦奋平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等他们说完,他才开口道:“你们说的这些问题,都存在,而且都是我们必须攻克的难关。所以我决定,以海外事业部为基础,抽调集团最精锐的人员,即刻起,成立‘欧洲项目组’。”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
“周毅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商务谈判和市场开拓。法务部,立刻组织一个熟悉国际贸易法的团队,配合周毅的工作。财务部,为项目组设立专项资金,保证弹药充足。”
他顿了顿,视线最终落在了技术中心的负责人身上。
“老李,我知道你们技术中心压力大,但这次,我需要你把最强的技术支持力量派出来。我不要只懂理论的工程师,我要有海外项目经验,懂德意志标准,能直接跟对方技术人员对话的精锐。”
技术中心的老李面露一丝难色:“董事长,我们大部分工程师都是本土项目成长起来的,有海外一线经验的……确实不多。”
“我知道。”秦奋点了点头,“我已经让人力资源部准备了一份名单。你先看看。”
他示意秘书将一份文件发给老李。
老李接过平板电脑,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
“这……这不是之前从华夏集团过来的那几个人吗?”
名单上,赫然是几个月前,红星集团从竞争对手华夏集团那里高薪挖来的几位资深工程师的名字。当时这件事还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没错。”秦忿肯定地说道,“把他们叫到我的办公室,半小时后,我亲自和他们谈。”
……
半小时后,董事长办公室。
三个穿着红星集团工作服的工程师站在秦奋的办公桌前,神情略带一丝紧张和激动。
为首的一人名叫孙宇,大约三十五六岁,气质沉稳,是三人中的领头者。
“董事长。”三人齐声问好。
“都坐吧,不用拘束。”秦奋指了指沙发,自己也从办公桌后走了出来,坐在他们对面。
这种平等的姿态,让三人的紧张感缓解了不少。
“把你们叫来,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秦奋开门见山,“我们要去德意志,跟那边最挑剔的工程师和客户,打交道。”
他的目光落在孙宇身上:“孙宇,我看了你的履历。在华夏集团工作了八年,其中有五年,常驻法兰克福,负责他们电力设备在德语区的技术认证和售后支持?”
孙宇立刻坐直了身体,回答道:“是的,董事长。我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应对德意志的tuv、vde等认证机构,处理本地客户的技术问询,以及解决现场的安装调试问题。对于西门子、ABB他们的产品标准和技术体系,我比较熟悉。”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条理清晰,显示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
秦奋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另外两人。
“王工,李工,你们二位之前也是华夏集团欧洲团队的骨干,分别负责软件适配和结构设计?”
“是的,我们主要负责根据欧洲客户的具体需求,对产品的控制软件和机械接口进行本地化调整。”
“很好。”秦奋站起身,走到他们面前,“那我就直说了。这次,我需要你们组成一个技术先遣队,由孙宇你来带队。任务只有一个,就是为周毅的商务团队,提供最顶级的技术支持。”
他看着孙宇,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的对手,是西门子。我们的第一个潜在客户,是给西门子做了十五年经销商的德意志本土公司。他们对技术标准的要求,只会比认证手册上的条条框框更加苛刻。我需要你们,不仅能解答他们所有的问题,还要能向他们证明,我们的产品,在每一个技术细节上,都足以超越他们过去所见过的任何对手。”
孙宇的眼中,瞬间燃起了一团火。
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用自己信赖的产品,去征服世界上最严苛的市场,更让人兴奋的了。
“董事长,您放心!”他站起身,语气无比坚定,“我在德意志待了五年,跟那些德意志工程师打过无数次交道。我很清楚他们看重什么,也知道他们的痛点在哪里。只要我们的产品硬件够硬,我有信心让他们无话可说!”
“我们的产品,硬件绝对够硬。”秦奋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剩下的,就看你们的了。回去准备一下,办好签证,随时待命。机票和样品,会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
“是!”三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
送走三位工程师,秦奋的办公室里再次只剩下他一人。
他看向窗外,正是日上中天。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响了起来,是周毅打来的。
“董事长,刚刚收到德方邮件。汉斯公司的创始人,赫尔曼·汉斯先生,同意在德意志时间今天下午四点,也就是我们华国时间晚上十点,进行第一次线上视频会议。”
电话那头的周毅,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我们的p5电机样品,已经打包完毕,交给了最快的国际货运公司,预计四十八小时内,就能抵达斯图加特机场。”
“知道了。”秦奋的回答依旧平静,“晚上十点,会议在一号会议室开。通知孙宇他们技术团队,旁听。”
“明白!”
挂断电话,秦奋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
第一步,已经迈出。
远在万里之外的那个德意志老人,赫尔曼·汉斯,会如何看待这份来自遥远东方的、突如其来的橄榄枝?
一场跨越时区的对决,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