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先天一炁
窗外传来弟子们清越悠扬的诵经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宁静与安详。张云陵回想起上山时所见的那片祥和景象,心中一动,忽然明白了重阳子的顾虑——他不愿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被打破。
“真人可曾想过,”张云陵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恳切,“若太平道得势,这方净土还能得以保全吗?”
重阳子眼神一凛,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虽然我不清楚太平道那位神秘的宗主究竟有何图谋,但他所求的并非是玄门的臣服,而是彻底的抹除。”张云陵继续说道,语气坚定。
楚无尘突然插言,声音低沉:“掌教,张道友所言不虚。近日太平道在终南山外围的活动确实异常频繁,恐怕来者不善。”
重阳子沉默良久,屋内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诵经声依旧清越。忽然,他抬起头,目光如电地望向张云陵,问道:“张云陵,你体内的龙元究竟从何而来?”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张云陵一怔,心中暗自警觉,表面上却故作镇定:“这是晚辈的个人秘密,不便透露。”
“是吗?”重阳子目光锐利,仿佛能看穿一切,“你爷爷当年守护那颗龙蛋之事虽秘而不宣,但我亦非一无所知。想必是那龙元之力,才让你能够融合五宗的功法吧?”
张云陵心头猛然一阵剧震,仿佛被雷霆击中,重阳子竟然连这些隐秘之事都了如指掌。他难以置信地听着重阳子继续说道:"龙虎山的镇山之宝'天师印',武当派的镇派神器'真武剑',青城山的神秘法器'三清铃',我钟南山的至宝'无尘镜',还有茅山派的'镇魂塔',以及太平道传说中的'黄天印'。"重阳子一一列举这些传说中的神器,语气坚定而清晰,"只要集齐这六大宝物,便可以重现那传说中的'先天一炁'。太平道一直以来苦苦寻找的,应该正是这个无上秘宝。"
"先天一炁?!"张云陵听到这个词,眉头不由自主地紧锁起来,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忍不住开口问道:"这先天一炁究竟是什么?"
重阳子缓缓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步履沉稳地走到书架前,伸手轻轻抽出一本泛黄的古籍。他小心翼翼地吹去封面上的灰尘,然后将这本古籍递给了张云陵。重阳子的声音低沉而充满神秘感,"这本书名为《玄门秘录》,里面记录了玄门千年来不为人知的秘密。所谓先天一炁,乃是天地未分之时那混沌未明的元气,也是孕育万物的本源之气。若能得其一炁,便可超脱凡尘,踏入圣境,甚至有可能羽化登仙,成就无上大道。"
张云陵双手接过这本沉甸甸的古籍,心中震撼不已,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触动。原来,太平道不惜一切代价寻找的,竟然是这样一件逆天改命的宝物。
"先天一炁...它真的存在吗?"张云陵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既充满了期待,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
重阳子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和迷茫,"我也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这本书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但至今为止,从未有人真正见过那传说中的先天一炁。然而,如今的修道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地仙级别的高手了,即便是你们龙虎山的那个老家伙,也始终无法突破到真人境界。因此,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想要成为地仙,关键或许就在这先天一炁上。"
张云陵沉思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他抬起头,郑重地问道:"真人,既然如此,那我们更应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汇聚足够的力量,去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挑战和危机。"
重阳子并没有立刻给出回应,而是缓缓地走到窗前,目光穿透窗棂,凝视着远处那片波澜壮阔的云海,语气平静却坚定地说道:“给我三天时间考虑。”他的声音在这静谧的空间中显得格外沉甸。
“真人……”张云陵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和不甘。
“无尘,送客。”重阳子依旧背对着他们,声音在这一刻突然变得苍老了许多,仿佛岁月的沉重瞬间压在了他的肩头。
楚无尘轻轻点头,示意张云陵随他一同离开。
两人走到门口时,张云陵的脚步突然停顿,他转身看向重阳子的背影,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疑惑和激动:“真人,当年您为何要救我?”
重阳子的背影在这一刹那微微一僵,仿佛被触动了心底的某根弦,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淡淡地回答:“因为你爷爷张老道,是我多年的故交。”
这简短的回答却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中了张云陵的心。
这个答案让张云陵如遭雷击,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爷爷竟然与钟南山掌教重阳子是旧识?
这个突如其来的信息让他震惊不已,心中涌起无数疑问。
他还想继续追问,但楚无尘却轻轻地拉了下他的袖子,示意他不要再多言。
离开草庐,山风渐凉,吹拂在脸上带来一丝寒意。
楚无尘一路将张云陵送至客舍,临别之际,他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的意味:“掌教会答应的。”
“你怎么知道?”张云陵疑惑地看向楚无尘,眼中闪烁着不解的光芒。
楚无尘的目光穿过夜色,看向远处的草庐,缓缓说道:“因为他刚才已经说了。你爷爷是他的故交,以我对掌教的了解,他的朋友,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看透了重阳子的心思。
说完这句话,楚无尘便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张云陵站在原地,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难以平静。钟南山之行揭开了太多隐藏的秘密,却又留下了更多未解的谜团。
爷爷与重阳子之间的深厚关系、龙元的真正来历、五宗分裂背后的真相……这些谜团如同重重迷雾,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困惑和迷茫。
夜幕渐渐降临,山间升起薄薄的雾气,仿佛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张云陵站在窗前,手中摩挲着那枚黄天印,思绪万千。
三天后,无论重阳子是否同意联合,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都将拉开帷幕。而他,注定要站在这场风暴的中心,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命运的考验。
远处山巅,一道白衣身影静静地立于孤松之下,长剑映月,寒光凛冽,楚无尘正在守夜,守护着这片千年净土的安宁。
更远的黑暗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然蠕动,窥视着这片宁静的山林,仿佛隐藏着更大的阴谋和危机……
三日之期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黎明时分,天边尚挂着几颗残星,张云陵早已在客舍外静候多时。
山间的晨露在微风中悄然落下,浸湿了他的衣袍,寒意透骨,却丝毫浇不灭他眼中那坚定的决然之光。
昨夜,楚无尘在夜深人静之时暗中传信——重阳子将在日出时分于那神秘的“问道台”与他相见。这消息如同石破天惊,让张云陵心中波澜起伏。
问道台,位于钟南山最高处的论武之地,千年来唯有面临重大决断时才会启用。这里见证了无数江湖传奇,如今又将迎来一场关乎玄门未来的巅峰对决。
“看来真人已有决断。”张云陵望向那渐渐亮起的天际,心中暗自思忖。他整了整衣冠,神情愈发肃穆。
他心知肚明,今日一战,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将决定整个玄门的未来走向。
山巅之上,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
一块巨大的青石平台悬于崖边,三面皆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令人望而生畏。平台上刻着繁复的八卦图案,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道家智慧。
中央阴阳鱼处,重阳子负手而立,灰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位掌控风云的世外高人。
“来了?”老人头也不回,声音混在山风中飘忽不定,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云陵深深一揖,语气恭敬而坚定:“请真人赐教。”
重阳子缓缓转身,晨光透过薄雾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边。
此刻的他,再无半点平日里老农的朴实模样,双目如电,周身气息与天地共鸣,每走一步都仿佛带动整座钟南山脉的律动,气势磅礴,令人心折。
“老朽思虑三日,终有一事不明。”重阳子抬手,一片落叶仿佛受到无形之力牵引,悬停在他掌心上方三寸处,缓缓旋转,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五宗分裂千年,各有传承。强行统一,究竟是福是祸?”
张云陵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平台的另一端,与重阳子遥遥相对。他深吸一口气,伸手接住另一片飘落的树叶,龙元微动,叶片在他掌心化为五种颜色的光点,闪烁不定,最终又重新组合如初。
“真人请看。叶还是那片叶,但已蕴含五炁。”张云陵的声音平静而有力,仿佛在阐述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
重阳子眼中精光一闪,露出一丝赞许之色:“年轻人好悟性。但道理易明,实践却难。”他突然一掌拍向身旁的石柱,掌风凌厉,却未触及石柱分毫,柱上却赫然浮现出一个深达三寸的掌印,令人瞠目结舌。
“要说服五宗,光靠嘴皮子可不行。”重阳子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告诫,亦有一丝期待。
张云陵会意,深吸一口气,摆出起手式,神情凝重而坚定:“请真人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