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疗养院的回声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张怀远的表情没有变化,但林悦清晰地看到他的瞳孔收缩了一下,像是猎物察觉到危险时本能的反应。
“风信子?”他轻轻重复了一遍,然后笑了,“我记得那是一个早期的实验性项目,用于测试青少年行为偏差的心理干预方法。后来因为伦理争议被叫停了,所以没有留下太多记录。”
“原来是这样。”林悦点头,语气轻松下来,“我还以为……它和某些未结案的失踪事件有关呢。”
张怀远的眼神一闪而逝,很快恢复如常:“林老师想象力丰富,但警方办案还是讲证据的。”
谈话结束得很快。
林悦起身告辞,心里却已经确认了一件事——张怀远知道“风信子”意味着什么,而且,他正在极力掩盖。
与此同时,在市局会议室,沈逸与李锐早已布置好一切。
会议结束后,沈逸“不小心”将手机遗落在桌上,随后与李锐一前一后离开,假装毫无防备。
果然,没过多久,张怀远便走进会议室,神色自若地走向沈逸的手机。
镜头下,他迅速解锁屏幕,指尖快速滑动,最终停留在一个搜索栏里。
“同步仪残留协议。”
短短七个字,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开了伪装的表象。
视频拍摄完成后,沈逸第一时间查看了那段影像,”
李锐皱眉:“同步仪?听起来不像普通设备。”
“可能是某种数据传输工具。”沈逸低声说,“如果真的存在‘风信子计划’,那么这些残存的协议,可能就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关键。”
两人回到档案室,林悦已等在那里。
“他也提到了‘风信子计划’。”她简短地说,“但他掩饰得很好。”
沈逸把视频投放在屏幕上:“但他也在找‘同步仪残留协议’。”
三人沉默片刻。
“我们还不能打草惊蛇。”林悦缓缓开口,目光坚定,“我们需要证据,而不仅仅是怀疑。”
沈逸点头:“那就去那个疗养院,把真相挖出来。”
夜幕降临,宁州城郊一片沉寂。
一辆车缓缓驶入荒废区域,沿着地图上的坐标,穿过杂草丛生的小路,终于抵达目的地——废弃的精神病疗养院。
建筑破败不堪,墙皮剥落,窗户破碎,风吹过时发出低沉的呜咽声,如同某种古老生物的喘息。
林悦下车,仰头看着那座灰白建筑,心跳微微加快。
“你们看。”李锐指向门口一侧的金属牌。
上面锈迹斑斑,隐约可见几个模糊的字迹:
“风信子·第一阶段实验基地”
林悦的心猛地一沉。
“我们是不是……太晚了?”她轻声道,声音里透着一丝不安。
沈逸没有回答,只是握紧了手中的战术手电。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而在他们尚未踏入的大门之后,黑暗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正静静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夜色沉沉,风穿过破败的建筑缝隙,发出低沉而诡异的呜咽声。
林悦、沈逸与李锐三人站在“风信子·第一阶段实验基地”门口,目光凝重。
他们彼此对视一眼,沈逸率先迈步,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
一股陈旧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像是尘封了多年秘密的叹息。
疗养院内部昏暗无比,手电光束在墙面游移,映出斑驳的墙纸和褪色的医院标识。
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
“小心脚下。”沈逸低声提醒,走在最前头。
他手持战术手电,步伐稳健,眼神警觉。
李锐紧随其后,负责外围警戒,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林悦则紧握着笔记本和录音笔,神情专注,心跳却因未知而加快。
穿过一条长廊,三人来到一扇半掩的铁门前。
门上锈迹斑斑,依稀可辨“档案室”三个字。
林悦推开门,灰尘在空气中扬起,仿佛惊扰了沉睡多年的幽灵。
室内摆满老旧的书架,角落里堆着泛黄的病历和文件。
她迅速翻找,指尖划过一张张发脆的纸页。
忽然,一本封面破损、字迹模糊的手写日志吸引了她的注意。
翻开第一页,她的瞳孔微微收缩——
【风信子计划初期试验记录】
研究对象:5-10岁儿童
目的:探索情绪诱导与记忆重塑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可行性……
她的心跳加快,继续往下读:
> “实验采用脑波同步装置辅助引导,以音乐、图像、气味为媒介,制造特定情境,诱发目标情绪反应,并尝试通过重复强化改变原有记忆结构。”
林悦只觉得背后一阵寒意攀爬而上。
这不是普通的心理治疗,而是操控——一种将人意识剥离并重塑的手段。
与此同时,沈逸在另一侧的一间密闭实验室中发现了可疑设备。
那是一台老旧的金属仪器,外表布满灰尘,但仍能辨认出上面印有“同步仪”字样。
他蹲下身,仔细检查接口部位,发现某些线路尚未完全断开。
他从背包中取出便携式终端,小心翼翼地接入装置。
几分钟后,屏幕上开始跳出几段模糊的音频数据。
他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
“哥哥……我想回家……”
女孩的声音微弱而颤抖,带着哭腔。
沈逸猛地站起身,耳机滑落在地,脸色骤变。
那是他妹妹的声音——十年前失踪前最后留下的录音。
空气仿佛一瞬间凝固。
他咬紧牙关,双拳紧握,指节泛白。
那些被刻意遗忘的记忆汹涌而来,像潮水般拍打着他坚硬的防线。
而在外警戒的李锐,此刻正绕到疗养院后门。
他弯腰查看地面痕迹,果然发现了一串新近踩踏过的脚印。
顺着方向前行几步,在一处墙角,他捡起一枚半嵌入泥土中的金属徽章。
翻转一看,徽章背面刻着一行数字编号。
李锐眯起眼睛,掏出手机比对了一下数据库,心中猛然一沉——这枚徽章,属于市局内部专供高层人员使用的装备!
他立即拍照发送给沈逸,并低声警告:“有人来过这里……而且,是我们的人。”
几分钟后,三人重新汇合。
“我找到了关键资料。”林悦将日志递给沈逸,“这是‘风信子计划’的核心内容,他们确实在用心理学做实验,但远远超出了伦理范畴。”
沈逸接过日志,快速浏览几页,眉头紧锁。
“我那边也提取到了一段音频。”他声音低沉,“是我妹妹的声音……她曾经在这里。”
李锐补充道:“后门外有新脚印,还有我们内部人员的徽章。”
三人的沉默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而危险的预感。
林悦再次低头翻阅那本日志,忽然停顿在一章节标题上:
【项目暂停通知 · 2013年6月】
她心头一震,继续往下看:
> “由于涉及伦理问题及受试者出现严重心理异常,‘风信子’项目于本月起全面暂停……”
然而,紧接着的一页却让她彻底变了脸色:
【重启备案 · 2014年1月】
> “项目更名为‘守望者’,研究对象调整为孤儿及长期失联儿童……”
她缓缓抬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这不是结束……这才是开始。”第108章:指纹下的真相
林悦的手指在泛黄的日志纸页上缓缓滑动,指尖微微颤抖。
她的目光停驻在“守望者”项目的备案记录下方,一组模糊却依稀可辨的名字跃入眼帘。
她屏住呼吸,仔细辨认着那几个被岁月侵蚀的字迹——
> “首席研究员:苏文澜。”
她的心脏猛地一紧,几乎要从胸腔中跳出来。
那是母亲的名字。
林悦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温柔又神秘的女人,在夜市的人群中回头看了她一眼,然后消失在人海之中,从此再无音讯。
原来,她不是普通人,而是“风信子计划”的核心成员之一。
而她在2013年6月项目暂停后,并未继续参与后续研究,而是彻底销声匿迹。
“妈妈……你到底看到了什么?”林悦喃喃自语,声音低不可闻。
沈逸察觉到她的异样,靠近几步,低声问:“怎么了?”
林悦抬起头,将那一页资料递给他,“这是我母亲的名字……她曾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沈逸迅速扫过内容,眉头拧得更紧。
他没有说话,只是伸手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无声地传递着支持与理解。
林悦深吸一口气,继续翻阅剩下的资料。
她的手停在一段技术说明上,文字描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通过特定语调和节奏,在目标大脑中植入预设情绪反应。
她的眼睛倏然睁大,随即迅速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开始对照音频中的语音特征。
几分钟后,她抬头看向沈逸,语气笃定:“那段音频里,你妹妹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其中夹杂了一种非常典型的‘情绪诱导’语言模式。”
“这说明什么?”李锐也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