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定东北
黑衣肃慎被灭。
墨徐无被俘虏之后,被熊大手,从茨原乡,沿着夏日北海岸,来到了黑龙江入海口——满泾口。
在这里,燕国设置了一个海港,同时这里也有船坞,但造的并不是什么大船,而是一些驳船。
作用无他,就是给燕国境内大兴土木提供木材。
没错,燕国境内的部份大木,并不是用幽州的木材,而是直接从东北拉。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加强对东北的控制力。
甚至要不是因为辽泽还没开发完全,辛屈甚至都想开始测绘三江——辽河运河呢。
只有将东北所有水系,与渤海湾联系在一起,燕国才能完成实际上的东北控制权。
不过最终,这种念想被辛屈按住了,东北人口太少了,很多地方还没开发呢,就算想要开挖运河,也得一点点吃下来。
又不是跟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平原一样,早就已经集满了部族。
这几个地方,可是有近三百万人口呢!
运河挖掘也不难,夏商两朝也都对黄河水道进行疏浚,再加上如今还不是地上河,只要对几段河道进行勾连,隋唐大运河就能提前千年现世。
这才是根基所在。
至于东北。
留给后来人吧。
不过东北这边,熊大手在满泾口召集了所有白衣肃慎的族长、长老来参加燕国的“忌邪大典”。
就是针对“长生天”神话进行正本清源的典仪。
同时这也是燕国安北将军府的新驻地。
辛屈之前想了很久,原本想要将安北将军府,安置在后世的哈尔滨,因为这里是内外东北的地理中心,对四方的距离也是几乎均等的。
都是将近一千公里。
但随着茨原乡的设立,以及满泾口的探查报告发回来。
辛屈最终选择了走明朝的路数。
沿着入海口、河道设立屯所,然后控制东北的贸易,并为之后移民与兼并做准备。
东北的肃慎各部邦国化已经开始了。
现在的燕国直接跳出来接管他们,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动荡,而且如今是温暖期,只要排水设施跟上,本地完全可以成为粮仓。
一百年的时间,足够燕国完成对东北的内藩化。
至于东北会不会出现异族?
辛屈揉了揉腰子,决定再加班几个姑娘,再生几个儿子。
东北他不打算留给外人了,大部分好地方就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
彻底将幽燕辽东连成一片。
作为北京为首都的国家,东北、朝鲜的战略安全,是真的能影响颇大。
除了丢给儿子们,加速本地的同化之外,辛屈也确实没有别的好办法。
不过在那之前,安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都必须对本地形成压倒性的军力优势。
总之,忌邪大典很快召开。
众人看着熊大手将墨徐无祭典在忌邪大典与满泾卫城的建设奠基仪式上。
一时间感觉到遍体生寒。
随后,每个臣服在燕国的邦国,被迫贡献族人一百到五百不等,来到满泾口,为燕国的满泾口建设发光发热。
至于能不能不来?
熊大手看了一眼没来的名单,笑吟吟的与众人说:“既然是不愿意臣服燕国的势力,那就灭了吧。诸位不是担心奴隶不够吗?与我一同出兵,我安北将军府只取一半的奴隶与收获,剩下的一半谁抢到归谁。”
白衣肃慎的盟友、方伯,看到了熊大手和善的表情,也讪讪跟着笑了起来。
然后回去,带上丁壮、干粮,自带武器跟着熊大手去打这些不来的部族了。
若是以前,熊大手这么说,大家伙肯定不会来。
因为大部分白衣肃慎,都是渔猎、穴居,居无定所,对方铁了心想要搬迁部落,大家伙是根本找不到人的。
可现在呢?
燕国的农业技术传来了一些,还有辛屈选择了水稻作为东北的农业传播核心。
水稻这玩意儿,可是很挑地的。
需要水、需要相对平坦、需要持续不断的改造水田,并且数年不得搬迁。
这就不是游耕、渔猎能解决的了。
于是乎,这群人,有了固定的居所。
而有了固定居所,熊大手他们一抓一个准。
不来的邦国,当年就给灭了一干二净。
人口、财货、米粮,熊大手拿一半。剩下的一半分给这些藩属,然后这些藩属又将奴隶送来满泾口作为满泾口的建设支援。
至于这些奴隶最后能不能要回来,其实大家伙心底都有数。
这些就是消耗品。
他们唯一赚到的,就是女人与一些粮食。
但也算是收获颇丰。
因为有了女人与粮食,他们可以安心搞生产了。
如此一来,所有臣服在燕国治下的白衣肃慎,就被绑死在土地上了。
东北渔猎经济,正在快速被瓦解。
不过还不够。
始元三年十月,随着满泾口的第一场雪落下,熊大手终于拿到了他要的情报。
茨原乡的人追击墨瓷一路向东,发现他们沿途死的人,以及损失。
不算太大,但他们成功趁着大雪之后,越过冰盖前往了东大陆。
也不知道是运气,还是辛屈画的地图过分准确。
真让他们逃去了东大陆。
而后边追击的人,因为风雪太大,过不去了,只能退回来,准备明年开始布置。
熊大手拿到消息之后,将满泾口的一切业务交给副将,自己乘船一路南下,趁着大海还没结冰,从玄菟郡的土门江口上岸,再进入大同江,过鸭绿江,于辽南乘船,在天津上岸。
前后不过一个月,熊大手就跨越了几千里。
但也说明了,燕国其实已经成功对东北航线,进行控制了。
来到了北京府。
他焚香斋戒,沐浴更衣三日,才入宫见了辛屈。
此时的辛屈,正在春和宫看着建设进度。
春和宫,又名东宫。
是将来太子的居所。
在这里看进度,又何尝不是做给熊大手看的。
“来了?瞧,这座东宫,等将来那小子能独当一面了,就让他住这里。规制是按照我的来缩小。”辛屈笑吟吟的对走来稽首的熊大手说。
他愣了一下,又看了两眼东宫。
很漂亮。
琉璃瓦也都铺就,甚至还有自己的卫率府,都集成在一起。
“相信公子也会很开心陛下的关怀。”熊大手说道,然后脸色微微正色说,“墨瓷,逃亡东大陆成功了。”
辛屈点了点头。
他已经听了下边汇报,惊讶的劲头已经过去了,所以并不以为然的说:“既然路线正确,那就多多安排精锐的勇士去探险吧。
东大陆有很多华夏的族裔,早早北迁了。
昔年的玄冥氏踪迹,我也只查到他们四散,有人往北,有人往西,但却有一支去了东面。
你这些年也接触过使鹿部、使犬部,应该都查了他们的神话与记录,应该很清楚,有一支玄冥氏消失了。”
“是。是掌握文字的那一支。”熊大手微微颔首。
“那就成了,查吧。人总是能找到活路的。”辛屈呵呵两声,“东大陆,有不少的作物,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没用。
但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有用呢。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能带回来,统统有赏。
谁能拿到好东西,让我看过,确认之后,孤不吝啬侯爵之位。”
“侯爵!”熊大手呼吸一滞,“会不会……”
“不,不会。”辛屈微微摇头,“天帝给我的预兆,不会有错。东大陆有不少适合山坡种植的作物。
只要能驯化,对于我们这里来说,还解决太多太多的生存问题了。
所以,必须要弄来。”
“臣明白了。”熊大手一听是天帝预兆,越发的恭顺起来。
辛屈微微颔首,并不意外熊大手的表现。
要是能将地瓜、土豆、玉米、辣椒什么的提前弄回来驯化,辛屈有把握配套弄出一堆的相对高产作物。
尤其是东北。
若是有耐寒玉米,就好了。
辛屈以前看意林的时候,曾经看到过,五大湖一带的部落,似乎就是在这个时代,将原产中美洲的玉米栽种在五大湖,进而演化出耐寒玉米来着。
五大湖的纬度跟东北差不多。
五大湖种得,东北也就种得。
当然,前提是意林写的是真的。
不然他只能慢慢驯化了。
又是一大笔持续性的开销。
辛屈琢磨一会儿,让熊大手跟着去花园,又让人弄来美食。
看着不少宫内膳食,他也是吞咽了一下口水。
虽然辛屈给满泾口送去了一百铁锅,可铁锅毕竟是稀罕物,东北的白衣肃慎,都愿意用两三万斤的稻米,跟他换一口二手铁锅。
对于百废待兴的满泾口来说,他准备将这些铁锅用在刀刃上,所以他是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一口炒菜。
这几天回来之后,更是好好的斋戒一二,嘴巴早就淡出鸟来了。
看到桌上的糕点,嗅着香气,他更是有点难抑制。
辛屈微笑的将糕点拿起,放在他面前。
“谢陛下赏赐。”熊大手十分感激。
“吃吧。”辛屈也自己拿了一块,“是夫人做的桂花糕,她近来也是喜欢上了桂花糕的滋味。”
“是。”熊大手捧起来,小心吃了一口,清甜滋味,让他浑身都舒服了起来。
辛屈也吃了一口,微微挑眉:“没想到居然加了点黄油。
不过可惜,入夏冰不够用,不然黄油倒是能多备一些。”
辛屈说完,又看向三两下吃光的熊大手说:“满泾口这会儿应该结冰了吧?”
熊大手擦了擦嘴,喝了口茶,才回答:“是。当初第一次驻留满泾口的时候,也是这个月份彻底冻上。
要一直等到明年五月才能解冻。”
“嗯,那么多做两手准备。木河与珲春两地,你必须多做水路驿站。当然,若是可以,找个由头,将阿城纳哈部(驻地在哈尔滨)给解决掉。”
熊大手微微颔首。
他也很清楚哈尔滨的区位优势。
但很可惜,那边是白衣肃慎诸部会盟的地点,也就是原来白衣肃慎们的首都。
不过现在有燕国的介入,辛屈又让熊大手在满泾口设置将军府,就是打算将哈尔滨的区位优势暂时瓦解。
之后就是木河、满泾、珲春、长春这几个节点的建设,然后通过这几个节点虹吸掉哈尔滨的优势。
只要哈尔滨这里没有铁路,那么短时间内哈尔滨的地理优势还不如长春呢。
毕竟长春往南一些就到了沈阳,这里是可以通过辽泽直接沟通大海的,是有海运的区位优势在,并且长春是辛屈儿子的封地。
“五年内,能解决吧。”辛屈又问。
熊大手立刻肃穆神情说:“陛下放心,臣一定解决干净其中风险。白衣肃慎其实没有那么团结,诸部之间也相互攻伐。
靠近阿城纳哈部的九部,算是白衣肃慎诸部中,拥有独立意识最强的部族。
其他居住在三江以东以北的部民,其实就是有奶便是娘。
只要持续进行征兵与教化,两代内东北就是自己人了。”
“嗯,挺好。”辛屈颔首,“那么今年的朝会,你看看要多少的钱粮,待会儿去跟司马府提请。
丞相那边会跟着协调。
还有就是短期内,不能给你送去足够的劳力。
这几年要备战大邑商,不过灭了大邑商之后,他们的庶民会进行一轮大迁徙,到时候会优先给你补齐。”
“是。臣明白。”熊大手行礼。
“原来的安北将军府封君与国民,你上报提调之后,去一趟承德安抚一下,之后这些人,若是不愿意随你远征的,就并入镇中将军府下属郡县户籍。
这件事你得跟辛莼对接一下。”
辛屈说着又顿了顿道:“你家姑娘差不多岁数了,一并带过去。先给辛莼当女官,他身边也没几个女官照顾也不是个事。
这孩子年纪大了,总是容易受到诱惑。
地方上的那群人,可没少给他送去侍女,总要有人管着。”
“谢陛下!”熊大手大喜。
燕国的女官身份也非比寻常。
都是用各家秀女充任的,只要命好一点,肯定是能当国君的后妃的。
而辛莼之前左右是没有女官的,都是寺人。
现在有了女官。
还是第一个,基本上就是确定给辛莼送去暖床的,只要他的女儿能在所有女人之前生下一儿半女,高低得给一个媵夫人,不然说不过去。
而辛屈也算是提前实现了当初答应熊大手的事情。
两人又聊了一阵,熊大手就告辞去干活了。
而辛屈看着阴沉的天空呢喃:“要下雪了,又是一年过去了。”
轰隆隆——
阴云之间居然有雷声闪烁,辛屈一愣,冬雷震震,似那战鼓。
“看来,要到决胜局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