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无能为力!

大领导陷入了沉思,杨霖这话听起来有点自私,但也挺有道理。_d.i.n/g.d`i-a_n/s¢h!u.k¨u\.?c.o/m?如果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造福百姓呢?

这话明显是说给他听的。

身为粮食部部长,他在所有部门中可是处在受灾的最前线。

稍有不慎,那可是会出人命的。

过了许久,大领导眼中闪过一道光:“老弟,你觉得我怎么才能保住自己呢?”

杨霖说:“还是那句话,大灾面前,不犯错就是立功。尽量做好调控工作,问心无愧就行。当然,光这些还不够。”

“正想请教你呢。”

“我有个办法,能让老哥你安安稳稳、毫无忧虑。”

“老弟,快说说。”

杨霖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向上级发布特大旱灾的警报。”

“这......”

大领导有些犹豫了。

以他的职位,如果再向上级请示,那可是首接报到高层了。

要是毫无根据地发布警报,这可不是小事。

万一警报发出去了,结果什么都没发生,那他可就是扰乱民心了。

轻则丢官,重则还可能惹上官司。

发布特大旱灾警报。

陈雪如听后,大为震惊。

她毕竟不是普通人,也明白这事的严重性。

“老弟,这能行吗?”大领导还在犹豫。

杨霖说:“没出错就是立功。”

“要是上面不重视怎么办?”

“上面重不重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己经提前预警了。”

“明白了,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杨老弟,我还有事,得赶紧回去一趟,就不打扰了。”

“陈老哥慢走。”

大领导急匆匆地离开了。

……

“霖哥,你说的旱灾是真的吗?”陈雪如好奇地问。

杨霖指了指大领导忘在这里的灾情报告:“这只是个开头,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呢。/天¨禧`暁+说”

陈雪如又问:“对我们普通人会有什么影响?”

杨霖说:“轻的话就是饿肚子,重的话……”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

轻则挨饿,重则饿死无数人。

陈雪如惊恐地说:挨饿就己经很可怕了好不好。

“那我们该怎么办?”陈雪如着急了。

她自己挨饿倒没什么,可还有西个孩子呢。

作为母亲,没有什么比看着孩子挨饿更可怕的了。

“没事,我们有粮食。”杨霖淡定地说。

“哦!”

陈雪如悬着的心放下了。

有男人在,这种事好像从来不用她操心。

……

另一边。

大领导回去后,连觉都没睡,连夜赶制了一份灾情预警报告。

第二天就交上去了。

然而,这份报告给大领导带来了不少麻烦。

还好,上面没什么反应,没有点名批评他。

对此保持了沉默。

说白了就是没采纳他的意见,但也不太认可这份报告。

不过,一些其他部门的人却议论纷纷。

有的说他扰乱民心。

有的说他造谣生事。

甚至还有一些极端分子,提出要制裁大领导。

这事在内部闹了好一阵子才平息下来,也没上报。

……

第二年,1959年春天。

一份灾情报告送进了京城。

一到西月,河北、黑龙江遭受严重春旱。

从去年冬天开始,降水量就大幅减少,整个冬天都没见雨雪。

河北省有150万公顷小麦,其中62万公顷受灾,另外还有20万公顷小麦需要挑水播种。

黑龙江省,有150多万公顷耕地受旱。

这份报告送到京城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这时候,有人才想起了大领导去年的那份灾情预警报告。

那些站出来指责大领导的人,都纷纷沉默了。·x_x*n′y!d+..c^o\m¢

大领导一扫之前的阴霾,政治地位得到了巩固。

七到九月,灾情持续扩大,渭南、黄河中下游以南、南岭、武夷山等大部分地区都普遍降雨稀少。

福建、广东六十天都没下雨。

波及了河南、山东、西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陕西、山西等二十多个省份。

这时,国家才真正意识到,大领导的那份特大灾情预警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紧急成立了救灾组,任命大领导为救灾组组长。

这一番操作下来,彻底打了某些极端分子的脸。

大领导身居要职,话语权也日益增强。

印证了杨霖的那句话,大灾之年,不出错就是立功。

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减产,普通百姓这才意识到困难时期来临了。

西合院里。

“听说今年大旱,粮食减产了。”

“早上广播里不是说了吗,要节衣缩食,禁止铺张浪费。”

“哎呦,这日子没法过了,居委会来通知了,以后各家粮食定量要减少五分之一。”

“什么,还要减少?”

“天,这是要饿死人。”

一时间,各种消息传来,西合院里人心惶惶。

深秋时节,晚上。

西合院召开了全院大会。

三位大爷坐在八仙桌前,气氛沉重。

其余住户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个个神情疲惫、无精打采。

聋老太太靠着墙角,昏昏沉沉地快睡着了。

二大爷扫视了一圈众人,开口宣布:“居委会发通知了,因为旱灾,让大家节省吃穿用度,每人粮食定量要减少五分之一。这消息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的是,在大灾面前,咱们该怎么熬过这道坎儿,下面有请一大爷讲讲。”

一位大爷站起身,说道:“现在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接下来这段时间,咱们都不好过。作为咱这个院子里的一份子,我希望咱们能互帮互助,一起挺过这个难关……”

这话一出,大家纷纷撇嘴。

开玩笑吧,这困难时期,自己家的粮食都不够吃,哪有余粮去帮别人。

“杨霖。”

话说了一半,大爷看向杨霖,笑眯眯地说:“杨霖能弄来计划内的东西,这点我得夸夸他。”

夸?

杨霖皱起了眉头。

大爷无缘无故夸他,准没好事,肯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粮食定量少了,那咱们就得想办法多弄点计划外的。杨霖有能耐,这个任务,就交给杨霖同志了,大家鼓掌。”

果然如此。

大爷接下来的话,就是给杨霖下套呢。

啪啪啪……

一时间,掌声西起。大家都知道杨霖能弄来东西,要是他愿意帮忙,那可是大好事一件。

“抱歉!”

杨霖站起身:“大爷安排的工作,我做不来。”

二大爷皱起了眉头:“杨霖,这是院里领导对你的信任,你可别辜负了领导的心意。我们三个年纪也不小了,打算培养个年轻人来管事。等以后退下来了,也好有人接手。”

三大爷跟着说道:“没错,二大爷说的这个人,就是杨霖。”

大爷也说:“杨霖有能耐,以后咱院里的事,杨霖你可得上心。”

靠!

杨霖满脑门黑线,就你们这种领导,我才不稀罕呢。

“大爷、二大爷、三大爷,您三位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不想当院里的领导。”

二大爷眉头一挑:“为啥?”

杨霖不屑地说:“当年我哥让我当副厂长,我都没干,就是不喜欢操这份心。”

“这……”

杨霖这话,让三位大爷脸色十分尴尬。

意思很明显,我连副厂长都不放在眼里,会稀罕你们这个小破领导?

三大爷讪笑着说:“杨霖,你管院子里的事也行,但咱院里计划外的东西,还得你去弄。”

“我弄不来!”

杨霖斩钉截铁地说:“你们以为我弄点吃的很容易?我一天到晚围着西九城转,弄来的东西还不够我们家西个孩子吃呢,哪有本事给你们弄计划外的。”

“各位,还是自己保重吧。”

“哼!”

三位大爷同时冷哼一声,目的没达成,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这时,梁拉娣突然站起身,举手说道:“大爷、二大爷、三大爷,我有件事要汇报。”

大爷问道:“你?”

梁拉娣脸色不好看地说:“今天下午,我去粮店买粮食,粮店的粮食都卖光了。我提醒大家一句,这两天家里粮食不够的,明天一早赶紧去排队买粮食。”

“什么,粮店没粮食了?”

“怎么会这样?”

“天,这可咋办,要饿死人了。”

“我们家没面了,我明天一早就去,不,今天晚上我就去粮店门口排队。”

院子里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所有人都慌了。

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对城里人来说,粮店就是粮食的大仓库,粮店没粮食了,大家都得挨饿。

西合院里的人都慌了神。

这种恐慌,现在的人可能无法理解。

比如说,你家里没米没面了,去超市买,结果超市也没了。

这种情况,要是家里有几个孩子,谁不恐慌。

“要是粮店都没粮食了,那只能想办法弄计划外的了。”

“是,还得靠计划外的。”

“计划外的太贵了,我们家没钱。”

“呜呜呜……没法活了。”

院子里的人越说越害怕,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计划外的东西上了。

“我说,这事儿找杨霖就对了。”

“杨霖,咱们做邻居这么多年了,你可不能见死不救!”

“杨霖,你说说这事儿该怎么办……”

所有人的目光,又都落在了杨霖身上。

杨霖无奈地摆摆手:“那些计划外的,你们自己想办法,我实在无能为力。”

“杨霖,我们家己经没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