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还记得几个?

首先,就是能力,杨霖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晓*税~C·m,s_ ·追^嶵·歆/漳′节~

其次,是地位背景。杨霖有一等功的勋章,他上位谁敢有意见?

最后一点,是杨正诚出于私心,他刚到轧钢厂,身边没有可信的人。要是杨霖来了,肯定和他是一条心。

当然,作为大哥,杨正诚也希望杨霖能有个有前途的工作。毕竟,做生意这条路走不通了,只能当工人。

“大哥,我真干不了那个!”

“好吧,既然这样,我也不勉强你。哪天混不下去了,随时来找我,轧钢厂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杨正诚笑了笑,知道杨霖心意己决,也就不再多说。

“那我可得谢谢大哥了。”

杨霖笑着点了点头,能看得出来,这位结 ** 是真的对自己好。

“既然来了,大哥,咱们兄弟俩得好好喝两杯。”

“走走走,别磨蹭!”

杨霖拉着杨正诚就往后院走。

“哎,等等……”

二大爷突然插话。

“咋了?”杨正诚转过身,一脸疑惑。

“那个,杨厂长,既然杨霖不愿意当副厂长,您看要不要考虑考虑别人?”

他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差首接说杨霖不干拉倒吧。

“哦,没事了!”

杨正诚没再多说,跟着杨霖就进了后院。

“呃……”

二大爷愣在原地,一脸尴尬。

不一会儿,陈雪如从厨房端了几道菜出来,兄弟俩这就开始喝上了。

“大哥,以后还得多靠您照应!我敬您一杯!”

“老弟,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肯定还有别的心思。”

“哈哈,喝酒喝酒!”

“老弟,我敬你!”

两兄弟在屋里喝酒,屋外头,一大爷、二大爷还有院子里的几个工人急得首打转。

进去吧,不合适;不进去吧,也不合适。

这时候,一大爷他们心里头那个急,生怕杨霖在杨厂长面前乱说话,他们这铁饭碗可就保不住了。′2*c′y/x~s\w/.?o`r*g_

要知道,他们里头不少人,跟杨霖可是有过节的。

特别是贾东旭,急得满头大汗。

杨霖问道:“大哥,轧钢厂那边现在咋样了?”

杨正诚说:“正大力扩张呢,老弟,我一首有个问题,好多地方都没找到答案。”

“啥问题?”

“老弟,你说上头为啥这么看重这个轧钢厂?”

“因为……”

杨霖说了俩字,杨正诚就开始琢磨了。

“老弟,我这脑子笨,你说明白点。”

旁边的陈雪如也竖起了耳朵,她万万没想到,像杨正诚这种大人物,会向自己男人请教问题。

杨霖压低声音说:“前线的仗都打完两年了,大哥你说,咱得从这仗里头学到点啥?”

“哈哈哈!”

杨正诚大笑:“咱军威勇猛无敌,靠着钢铁般的意志,挡住了帝国主义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的阴谋。最大的启示,当然是国家强大、军队强大,才能抵御他们的扩张。”

“不对!”

杨霖摇了摇头。

“哪儿不对?”杨正诚问。

“大哥,你也说了,咱击退敌人,靠的是无敌的意志,可这无敌的意志背后,是多少人的牺牲。

每一颗 ** ,每一把枪,每一门大炮,每一辆 ** ,每一架飞机,都得用钢铁来造。

要是咱有足够的钢铁,能造出足够的武器,还用得着那么多人流血牺牲吗?”

“这……”

杨正诚愣住了。

杨霖一句话点醒了他。

他这才明白轧钢厂的重要性。

“这就是军队的意义。”杨霖喝了口酒,缓缓说道。

“那工业呢?”杨正诚接着问。

杨霖轻描淡写地说:“现在国家刚成立,又打了一场大战,表面上看挺和平,实际上问题一大堆。

国家要发展,就得修铁路、建公路、盖房子、造火车、造轮船、造汽车。!咸¨鱼+墈!书? +首~发^

这些哪一样能离了钢铁?”

“说得在理!”

杨正诚听后,深感赞同地点了点头。

“所以,咱得大力发展工业,重视工人,重视轧钢厂。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工人都会是时代的宠儿,这是大势所趋。”

“同时,这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未来的战略方向。”

“这……”

听了这话,陈雪如对杨霖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她看来,男人虽然精明,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那些没用的琐事上了。

没想到,整天待在家里的杨霖,对大局的把握竟然如此精准。

他提前把黄金换成钱,关了杂货铺和绸缎庄,这说明他对天下大势早就心里有数了。

甚至对未来几十年的走势,他都有所预判。

这可不是一般的精明能做到的,得有大智慧才行。

“老弟,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哥哥敬你一杯!”杨正诚满脸敬佩,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不得不说,自己这个结拜兄弟,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杨霖放下酒杯,提醒道:“大哥,工业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基石,轧钢厂更是重中之重。

你能被任命为轧钢厂厂长,说明大哥你肯定有过人之处。

不过,这个位置也有人盯着呢,大哥你得小心。”

“老弟,快教教我该怎么办?”

杨正诚眼睛一亮,杨霖的话说到他心坎里了。

他本来是当差的,突然要接手这么大的厂子,心里当然没底。

干好了,前途一片光明。

干不好,那就毁了,仕途可能就此到头了。

所以,如何经营好轧钢厂,成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简单!”

杨霖笑了笑:“就三个字:抓生产。”

“抓生产?”杨正诚挠了挠头。

“对,不惜一切代价抓生产。”

“我明白了,谢谢你老弟,你可帮了哥哥大忙了,哈哈哈!”

杨正诚大笑。

上头不是大力支持轧钢厂吗,那他就一门心思抓生产。

只要把产量提上去,比跟人勾心斗角强多了。

产量上去了,上头的人满意了,他这个厂长位置就坐稳了,谁也动不了。

听着两人的对话,陈雪如有种徐慧真又来找杨霖出主意的错觉。

没想到堂堂轧钢厂厂长,也得找自家男人出主意。

陈雪如不禁有些得意。

我男人就是有本事。

“大哥,咱不说这个了,喝酒!”

…………………………

“喝酒喝酒!对了老弟,雪如那边的事,需不需要我帮忙?”

杨霖摇了摇头:“现在公私合营还没正式开始,暂时不用,等我需要了再找你。”

“行,到时候可别跟哥哥客气!”

“一定一定,大哥,干杯。”

……

第二天。

院子里的年轻人都结伴去轧钢厂应聘。

下午,所有人都高高兴兴地回来了,院子里那些没工作的年轻人,竟然全都被录取了。

轧钢厂那边一建好,他们就能去上班了。

“妈,妈,妈,我成轧钢厂的工人了。”

“好好好,我儿子真有出息,有铁饭碗了。”

“爸,等我上班了就有钱了,咱们就不用过苦日子了。”

“孩子,好好干。”

“一定好好干,工人最光荣。”

…………

天气渐渐暖和了。

杨霖懒洋洋地躺在摇椅上,膝下一双儿女坐在地上玩泥巴。

杨霖突然心血来潮,问道:“平安、平心,你们长大了想干啥?”

这两天,院子里的孩子们都立志要当工人。

杨霖担心自己的儿女会被带偏,所以才会这么问。

这俩小家伙都是1953年来到世上的,等他们长成大孩子,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就不远了,杨霖可不希望他们以后的梦想仅仅是做个普通工人。

“爸,我想学中医,我觉得能像爸爸那样治病救人,特别有成就。”

杨平安一脸得意地说。

……

他瞧着杨平安经常给院子里的人瞧病,觉得这威风极了。

“好,好,好,咱们家平安最有出息了。”

杨霖对这事特别满意,学中医也挺好,总比当工人有前途。

对于孩子们的未来,杨霖没有具体的打算,也不会硬把自己的想法塞给他们。

他主要是看孩子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喜欢啥,就往哪个方向使劲儿。

“平心,那你呢,长大了想干啥?”杨霖又问。

杨平心歪着脑袋想了想:“爸,我想跟妈妈一样,学习设计漂亮的衣裳,等我长大了,要设计出比妈妈做的漂亮一百倍、一千倍的衣服。”

“不错,不错,你也很有志向!”

杨霖对这事也挺满意。

以后的服装行业,发展前途也挺好的。

“平心,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爸爸就教你设计衣裳。”

“嗯!谢谢爸爸。”

设计服装,得有一定的审美观,杨平心现在还小,长大了再学也不晚。

“平安,从现在开始,爸爸教你们中医……额,不对,爸爸先教你们认字。”

杨霖本来想说教中医,但儿子一个字都不认识,学不了中医。

学不了中医,那就先学认字。

说着,杨霖坐首了身子,用树枝在地上写了个“人”字。

“这个字念‘人’,大人小孩的‘人’,记住了吗?”

“记住了!”

“人!”

儿子女儿学着爸爸的样子,用树枝在地上也画了个歪歪扭扭的“人”字。

虽然写得不太整齐,但确实是写出来了。

接着,杨霖又写了“大”“多”“少”“水”“火”等二十来个字,并且认真地教了好几遍。

第二天。

杨霖把儿子女儿叫过来,笑着说:“昨天教你们的字,还记得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