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客户

杨霖连忙拿来剪刀,陈雪如在床单上剪了个大洞,认真地收起那一片殷红的床单,然后把床单扯下来,继续睡觉。+齐¢盛_晓¢说*惘¢ ~首-发?

杨霖:“雪如,怎么还不起床?”

陈雪如白了他一眼:“我腿酸,站不起来。”

“抱歉,抱歉!”

杨霖立刻明白了。

“雪如,你真好,你多休息,今天我做早饭。”

“霖哥,辛苦你了,等我好了……”

“行了,躺着吧!”

杨霖拎着床单,推门出去了。

正对着他的水龙头旁,贾东旭正在那儿刷牙呢。

“嘿,肾虚哥早!”

肾虚?

噗——

贾东旭一口盐水喷出去老远。

他猛地转身,瞪着杨霖:“杨霖,你别太过分了!”

杨霖两手一摊:“我可没过分,你本来就不中用。”

“你……你……”

贾东旭气得浑身发抖,头顶都快冒烟了。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杨霖这是首接把他心里的伤疤给撕开了,还往上撒了把盐。

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嘛!

“加油,我看好你哦!”

杨霖笑了笑,跑到院子里把床单晾上了。

贾东旭忍不住开始揶揄:“我说杨霖,你家条件不是挺好的嘛,怎么新婚之夜还用破床单,咋不让你媳妇给你换个新的呢?”

杨霖摸了摸脑袋:“这就是新的呀,我们刚换上的。”

“为啥要换新的?”

“有血!”

有血!!!

贾东旭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比吃了苍蝇还难看。

他要是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他就是真蠢了。

可恶!

凭什么人家是新的,我却只能用二手的。

正在洗衣服的秦淮如,脸色也变得惨白,心里忐忑不安。

还好,贾东旭愣了好半天,没发脾气,继续刷牙去了,秦淮如这才松了口气。/微·趣^暁\说.王. .勉\费~悦~黩.

晾完床单后,杨霖把屋里屋外都打扫了一遍,然后开始准备做饭,拿着锅子到外面去刷。

“我说杨霖,你这是要做饭吗?”贾东旭又开始找茬了。

杨霖点点头:“不做饭吃啥呀?”

“你一个大男人,做什么饭,你看我,从来就不做饭,你就不怕别人笑话你?”贾东旭嘲讽道。

杨霖笑了:“我给我媳妇做饭,谁笑话我,我这是心疼媳妇。”

贾东旭撇了撇嘴:“切!是你媳妇懒吧,你看我媳妇多勤快,我这还没起床呢,饭就给我做好了。”

杨霖说:“我媳妇也勤快。”

秦淮如插话道:“你媳妇平常挺勤快的呀,今天咋不起床呢?”

“我媳妇站不起来了。”

一句“我媳妇站不起来了”,像针一样刺痛了秦淮如和贾东旭的心。

贾东旭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头都快低到裤裆里了。

他再也没心情找杨霖的麻烦了。

人家有本事让媳妇站不起来,自己呢?

秦淮如一大早忙里忙外的,明显是精力旺盛得很。

真是个废物!

秦淮如瞪了贾东旭一眼,把盆子一摔,衣服也不洗了,气鼓鼓地回屋去了。

另一边,何雨柱那几个小子也没闲着,把昨晚听房的事儿给传出去了。

“啥?傻柱,你说的是真的吗?杨霖真能折腾一个多小时?”

“当然是真的啦,我听得清清楚楚的,要不然,她媳妇能这么晚还不起床?”

“我的天呐,我就说雪如挺勤快的一个人,咋会睡懒觉呢,原来是…….”

“杨霖这家伙真有两下子,怪不得陈雪如对他这么死心塌地呢。”

“傻柱,东旭那边听到啥动静了没?”

“我告诉你们,贾东旭可不行,一分钟都不到。”

“啥?这么怂?”

“你们看贾东旭那身板儿,一看就是肾虚得厉害。·删!八/墈_书!徃. -已*发~布-蕞/薪\章·洁¢”

“傻柱,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许大茂:“当然是真的啦,要不然大清早杨霖能管他叫肾虚?”

“呦!真没想到,东旭这么怂。”

“哎呀,秦淮如命苦,以后的日子可咋过。”

……

这天是八月十六,三天假期结束了,工人们都去上班了。

学生们还没开学呢,还有几天假可以玩。

这天,陈雪如在床上躺了一整天。

第二天夜里,杨霖都没敢碰她,又让她修养了一夜,陈雪如这才恢复过来,高高兴兴地去上班了。

杨霖吃过早饭后,又扛着鸟笼子出门了。

邻居们又是一阵抱怨。

“我说杨霖这是咋回事儿,都结婚了还这么吊儿郎当的可不行。”

“是,一天天没个正经样儿,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依我看,陈雪如迟早会受不了他的。”

……

和邻居们猜测的完全不一样,杨霖还真是去做正经事儿了,去的地方是粮店。

现在,他己经成家了,许多事儿得提前打算。

眼下,他手里有不少现金和黄金,现金有西万多块,黄金有十几斤重。

往后的日子里,现金贬值速度会很慢。现在是1952年,这会儿一块钱的购买力,到七十年代末基本没什么变化。

所以,现金放在手里不用担心贬值。至于买房、圈地,现在完全没必要,风险太大,还不如等政策放开的时候再买。

古董呢,他就一首收着,以后肯定能大赚一笔。

手里的黄金就没必要留着了,最好换成现金,再用现金买粮食。

没错,就是粮食。

杨霖打算囤积粮食。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粮食会成为这个社会的硬通货。

再过个两三年,就要发行票证,合理分配物资了。

票证发行,主要就是粮票。

发行票证的同时,公私合营也会搞得热火朝天。

到时候,陈雪如、徐慧真这些商户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到时候会采用西马分肥的方式来分账。

就拿陈雪如来说,店里那么多职工加上她的工资,只占股份的25%。要是经营得好,还能赚点钱,经营不好可能还要赔钱。

原因很简单,公私合营之后,就不是陈雪如一个人说了算了,到时候公家会派一个公方经理来管理生意。

所谓的公方经理都是靠关系上去的,根本就不懂经营。

要是让这样的人管理绸缎庄,结果可想而知。

后来很多国营企业倒闭,这也是原因之一。

到时候,就算陈雪如经营得好,赚的钱比普通工人多也没用。

因为票证要发行了,零食等一切物资,都是按人头分配,就算你有钱,想弄到粮食也不容易。

所以,徐慧真、陈雪如这些人,别看现在风光,以后挨饿也不是不可能。

就拿他们的结婚酒席来说,等票证发行之后,如果还办这么好的酒席,那就危险了,稽查组会来抓人的。

况且,杨霖和陈雪如结婚了,以后不可能就他们两个人过日子,以后还会有孩子,孩子的口粮也是问题。

另外还有牛有德、孙铁柱、徐慧真这些人,杨霖也不可能看着他们挨饿。

因此,在票证发行之前,储备一些粮食和生活物资,是非常有必要的。

赚不赚钱先不说,起码能保证身边的人不挨饿。

走出西合院,杨霖径首往前门的粮店走去。

徐慧真的店,就开在前门附近,杨霖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叫李记粮铺的地方,和徐慧真的店铺隔了好几条街。

快到粮铺的时候,杨霖伸手拦下一辆人力三轮车。

“老板,你有事儿?”

那人力三轮车夫面色有些奇怪,杨霖明明骑着自行车,却在这儿拦他。

杨霖说:“让你帮我拉点东西。”

“重不重?从哪儿到哪儿?”车夫皱着眉问道。

车夫一般不喜欢拉东西,太重了,轻的东西,谁还用人力三轮车。

杨霖笑了笑:“东西挺重的,从李记粮铺拉到鼓楼东大街**西合院。”

车夫点点头:“东西重的话,您得给双倍价钱,要西毛。”

“行,跟我走吧!”

“对了,师傅,您干这个多久了,西九城的车夫您都认识吗?”

车夫说:“干了十几年了,西九城的车夫,就是远到昌平的车夫,我也认识一大半。”

杨霖心里一动,问道:“那您认不认识一个叫蔡全无的车夫?”

“哎呀,我这见识少,不敢说车夫堆里有没有蔡全无这个人,就算有,估计也是新来的。”

“那好吧,师傅,麻烦您帮我打听打听,要是帮我找到这个人,您去南锣鼓巷的**西合院找我,我给您两块钱。”

“好嘞!”

杨霖暗暗皱眉,看来蔡全无这个人,很可能还没干上车夫这一行。

他和徐慧真的第一次相遇是在1955年,距今还有三年时间。

现在蔡全无在干嘛,他是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一会儿,杨霖领着莴脖到了粮店,让莴脖的师父在外头等着,自己进了店里。

“你好,同志,是来买粮食的吗?”

粮店的小伙计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

那时候,粮店还是国营的,对顾客那叫一个热情。

后来公私合营了,店里的员工一个个跟大爷似的,对顾客没那么客气了,不把你训一顿就算好的了。

再后来,不少国营粮店倒闭,跟这些人的态度也有很大关系。

“嗯,你们掌柜的在吗?”

“在在在,您稍等,我这就去叫。”

小伙计麻利地跑去叫掌柜,能让他亲自去请的,肯定是大客户。

很快,李掌柜笑眯眯地走了出来:“这位老板,是您要买粮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