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将军!
田国富拿起那张纸。
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就是省长,刘开疆。
田国富的瞳孔微微收缩,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将名单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郑重地折好,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我不要你像祁同伟那样,搞得满城风雨。”
沙瑞金的语气变得格外严肃,“纪委办案,有自己的规矩。我要你,一个一个地‘谈话’,一个一个地攻心。”
“让他们知道,组织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问题。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主动交代,互相揭发。我要让他们那所谓的‘汉东帮’,从内部,自己瓦解掉。”
田国富站起身,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书记。保证完成任务。”
他没有多余的话,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看着田国富的背影,沙瑞金知道,汉东真正的“白色恐怖”,现在才刚刚开始。
如果说祁同伟的行动是狂风暴雨,那么田国富的行动,就是无声的潜流。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将人拖入最深的恐惧和绝望。
当天下午,汉东省纪委的“利剑行动”,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没有警车,没有抓捕。
只是一通通电话,打到了某些人的办公室。
“喂,是张副市长吗?我是省纪委的,田书记请您明天上午九点,来省纪委喝杯茶,聊一聊。”
“刘厅长啊,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时间吗?田书记想跟您谈谈心。”
一时间,整个汉东官场,风声鹤唳。
那些接到电话的,一个个面如死灰,彻夜难眠。
那些没接到电话的,更是坐立不安,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省长刘开疆,成了最焦虑的那个人。
名单上的好几个名字,都是他当年主政光明区时提拔起来的干部,也是光明峰项目的主要经手人。
他知道,田国富的茶,不是那么好喝的。
那些人只要一进去,恐怕就再也出不来了。
而他们一旦开口,第一个咬出来的,必然是他这个省长。
他想找高育良商量对策。
他们同属“汉东帮”,是赵立春留下的政治盟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拨通了高育良的电话。
“育良书记,有时间吗?我想去你那里坐坐。”
刘开疆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
电话那头的高育良,却用一种异常平淡的语气回答:“开疆省长啊,真不巧,我今晚要去党校参加一个学习研讨会,恐怕要很晚才回来。要不,改天吧?”
改天?
刘开疆握着电话,手心冰凉。
他听出了高育良话里的疏远和推诿。
高育良这是在避嫌,在跟他做切割!
这个老狐狸!
他一定是嗅到了危险,想把自己摘干净!
刘开疆又气又怕。
他一个人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冷汗浸湿了昂贵的衬衫。
他看着桌上那部红色的电话,有那么一瞬间,他想拨通北京那个熟悉的号码,向老书记赵立春求救。
可是,他不敢。
他知道,连赵立春的儿子都被牵扯进来了,远在京城的老书记,此刻恐怕也是自身难保。
他感觉自己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给罩住了,这张网正在慢慢收紧,让他无法呼吸。
他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走投无路。
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被请去“喝茶”的人。
汉东的天,彻底阴了。
如果说祁同伟在京海掀起的“惊雷行动”是看得见的狂风暴雨,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新任省委书记的雷霆手段。
那么,田国富悄无声息展开的纪委“谈话”,则是一场看不见的、弥漫在整个官场的毒雾。
这种毒雾,更让人感到窒息和恐惧。
因为它无形,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飘到你的头顶。
因为它无声,你不知道谁已经被它侵蚀。
整个省委大院,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官员们见面,不再像往常一样谈笑风生,最多只是点点头,眼神交汇的瞬间,都带着探寻和戒备。
每个人都在猜测,谁是下一个?
会不会是自己?
曾经牢不可破的“汉东帮”,在沙瑞金这明暗两条线的双重打击下,已经出现了无数道裂痕。
人人自危,所谓的联盟、情谊,在个人的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刘开疆这几天度日如年。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曾经的几个得力干将,一个个被“请去喝茶”,然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他知道,那张网已经撒开,而且离他越来越近。
他几次三番想找高育良,都被对方以各种理由婉拒。
他明白,高育良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已经铁了心要丢车保帅,把他刘开疆当成弃子,扔出去吸引沙瑞金的火力。
绝望之下,他甚至想过,要不要主动去找沙瑞金坦白,争取一个宽大处理。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被他自己否决了。
他太了解官场了。
主动坦白,就意味着你手里有牌,但牌不大。
沙瑞金要的不是他一个省长,他要的是他背后那条线,最终的目标,是赵立春。
他现在去坦白,只会成为压垮赵家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他自己,也绝对落不到好下场。
就在这种人人自危,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中,沙瑞金却表现得异常平静。
他每天按时上下班,主持召开各种常规会议,讨论经济发展,关心民生问题,外面那场惊天动地的政治风暴,与他毫无关系。
这天上午,他召集了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专门听取关于大风厂职工安置问题的汇报。
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李达康详细地汇报了联合清算小组的工作进展,工人的情绪非常稳定,对省委的决定感恩戴德。
沙瑞金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达康同志,你做得很好。”
沙瑞金赞许道,“大风厂这件事,我们一定要办成一个标杆,一个典范。要让全省人民都看到,我们党和政府,是真心实意地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群众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们的心气顺了,我们的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这才是我们执政的根基。”
李达康连连点头:“是,书记,我明白。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让您放心,让工人们满意。”
李达康走后,沙瑞金一个人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庞大的城市。
京州的天空,依旧有些灰蒙蒙的。
但他知道,笼罩在汉东上空那张经营了几十年的、无形的巨网,已经被他撕开了一个又一个口子。
祁同伟的刀,田国富的剑,都已经刺入了这张网最核心的节点。
网里的那些鱼,正在做着最后的、徒劳的挣扎。
收网的时候,快到了。
他目光投向北方,能穿透千里,看到京城那座幽深的四合院。
赵立春,你感觉到了吗?
这场棋,该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