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婚事怕是要拖延一段时间

阿大也顾不上什么联谊会,魂不守舍的溜回了家,一想到那两个人热烈拥吻的画面,他整个人就坐立难安。

“阿大,你不是去联谊会了吗?怎么回来这么早?”阿大妈见儿子失魂落魄的模样,忍不住追问。

阿大脑子一热,到底没憋住,将自己在田边看到的结结巴巴的说了出来。

“哎哟,我的老天爷呀!”阿大妈一听这话,顿时瞪大了眼,“这......这城里的年轻人也太大胆了!这还没结婚呢,就在野地里搂搂抱抱的,真是伤风败俗啊。”

一想到阿大曾经还瞧上过沈青禾,她语气里更是鄙夷:“倒也幸亏你没把这样的女人娶回来,看着清清白白的,没想到这么不守妇道,这要是进了门,还不把我们家的脸都丢光了。”

这阿大妈向来嘴上缺个把门的,第二天一出家门,遇到几个相熟的婆娘,她忍不住就把这桩“秘闻”添油加醋的说了出去。

“不会吧?沈医生看着不像那种轻浮的人啊。”

“哎哟喂,这盛团长和沈医生看着都是体面人,怎么做这种事?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阿大妈一见有人反驳自己,信誓旦旦的拍了拍大腿:“千真万确!我家阿大亲眼看见的,给我家阿大吓的,连联谊会都没敢再去,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没法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在村里的妇女间炸开了锅。

开始还有人表示惊讶和怀疑,也有人不过当作笑话听听罢了。

但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再加上中间的添油加醋,传到书记田学忠耳中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不知廉耻,野地苟合”的故事。

起初他也没当回事,只以为是妇道人家闲磕牙,直到这传的话越来越离谱,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事不仅关乎个人作风,更可能会影响军民关系。

这天恰好几个妇女又闲聊说起这事的时候,被他撞了个正着。

“胡说八道什么呢!”他立刻沉下脸,目光扫过正在说闲话的几人,“一个个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就去地里收稻子!我再听见背后有人嚼舌根,破坏军民团结,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放了几句狠话之后,他又急匆匆的找到了盛屿之和沈青禾。

将外面的风言风语大致说了一遍,他苦口婆心道:“我知道你们年轻人感情好,情到浓时也是难免......但这里是农村,和你们城里不一样,观念老旧,你们这样,影响实在是不好。”

“你们听我一句劝,赶紧把婚事办了吧!哪怕是先下个聘,走个仪式,定下名分也好,先堵住外面的闲言碎语才是正经事。”

沈青禾听了田学忠的话,却蹙紧眉心。

要是这时候结婚,会不会影响她在医疗队的工作?又会不会因为这件事失去大学的推荐名额?

她下意识看向盛屿之,眼神中也带着犹豫。

盛屿之的脸色也阴沉的可怕,他没想到背地里竟然有人这样传他和青禾之间的关系。

沉默了片刻后,他斩钉截铁的点头:“田支书,您说的对,这事不能再拖了!我这就打结婚报告,走程序。”

他也没给沈青禾犹豫的时间,拉着她就往外走:“青禾,我们先去邮局!”

他估算的日子,家里应该已经回信了。

果然,到了邮局,省城的来信很快就被递到了盛屿之手中。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沈青禾也有些紧张的凑了过去。

“青禾!我妈同意了!”看了信的前半段,盛屿之因为激动,手都有些颤抖,更是迫不及待的把信封递到了沈青禾面前,“我爸妈说,先风风光光的走个下聘的仪式,把名分定下来,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们盛家认定的儿媳妇。”

沈青禾顺着信的内容往下看去,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盛家虽然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但军婚是要政审的。

沈青禾虽然已经登报同沈大川王招娣断绝了关系,划清了界限,但是以盛屿之的军衔,严格的政审程序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她的家庭背景。

信末,盛父也表示,政审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审批,婚事怕是也要拖延一段时间,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沈青禾看完信中的内容,一言不发,脸色却更加苍白。

她以为自己和沈大川他们断绝了关系,就能逃离那个魔窟,可没想到,最终还是要被影响到。

盛屿之紧紧攥着信封,指节泛白。

似乎是察觉到沈青禾的情绪,他深吸一口气,握住了她的手:“青禾,别担心,一切有我,我来想办法。”

“爸妈也只是提醒我们政审程序会比较繁琐复杂,需要时间,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他顿了顿,指腹不断摩挲着沈青禾细嫩的手,“你已经和家庭划清了界限,切断了经济往来,这都是有据可查的,你的立场和选择,组织上会看到的。”

“总之,这件事只要我们积极面对,总能理得清的,你不必担心。”

谣言可畏。

沈青禾和盛屿之还在为政审的问题忧心忡忡时,先前关于他们二人的谣言,甚至已经传到了沈青禾的家乡。

谣言经过了无数张嘴,早已变了味。

传到沈青禾家乡时,已经变成了:沈家跑出去的女儿,在乡下跟个军官搞上了,被人撞见在野地里鬼混,名声都臭了。

七拐八拐,这些话终于还是飘进了沈青禾尚在家乡的小叔沈二晖的耳中。

他听到这消息时,正蹲在墙根底下跟几个闲汉吹嘘自己当年“如何见识过大世面”。

“我就知道!这个死丫头出去,非要惹祸!”他声音拔高,“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来,我们老沈家可容不下她!”

只是转身往家里走的时候,他面上却闪过了一丝狡黠。

他还以为这个死丫头这些年在外面过得不如意,没想到她居然搭上了部队的军官,那可是吃皇粮的主。

攀上高枝,就想一脚踹开娘家?没门!

既然她爹不在家,自己就得替她爹好好管教她。

他按捺不住,收拾了收拾,当天就往卫原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