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巡见民心
江南的初夏,运河上商船如梭,沿岸的稻田一片翠绿,处处透着繁荣安稳的气息。?微?[}趣^小$说£ >>更?;±新^最¤1£快¥?帅府书房内,苏彻正与江南官员商议新修水利的事宜,侍从突然捧着一份明黄卷轴走进来,神色凝重:“元帅,长安八百里加急,陛下圣旨到,请您接旨。”
苏彻停下议事,起身整理衣袍,对着圣旨躬身行礼。传旨太监展开卷轴,尖锐的声音在书房内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六皇子苏彻平定倭寇、安抚琉光岛,功绩卓著。然长安政务繁多,需皇子辅佐,着苏彻即刻返京,另有任用。江南事务暂交江南巡抚代管,钦此!”
传旨太监宣读完圣旨,看向苏彻,语气带着几分催促:“六皇子,陛下盼您早日返京,还请您即刻收拾行装,随咱家回长安吧。”
苏彻却没有接旨,而是直起身,语气平静却坚定:“公公,劳烦您回禀父皇,江南水利工程刚启动,沿海防务尚需巩固,倭国与琉光岛的贸易也才初见成效,此时离京,恐生变数。儿臣恳请父皇准许,待江南诸事安定,再回京述职。/s′i,l,u/x-s¨w..-o\r_g\”
“什么?”传旨太监愣住了,不敢置信地看着苏彻,“六皇子,您可知抗旨不遵是大罪?陛下已有旨意,您怎能拒绝?”
“儿臣并非抗旨,只是为江南百姓着想。”苏彻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繁忙的运河,“江南百姓刚过上安稳日子,若此时换帅,恐打乱治理节奏,甚至引发动荡。儿臣身为江南王,守好江南、护好百姓,才是最重要的事。还请公公将此意转达父皇,儿臣相信,父皇会理解的。”
传旨太监见苏彻态度坚决,知道再劝也无用,只能悻悻地收起圣旨:“既然六皇子心意已决,咱家会如实回禀陛下。只是……还望六皇子好自为之。”说完,便带着随从匆匆离开江南,返回长安复命。
消息传回长安,皇帝震怒,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苏彻好大的胆子!竟敢公然拒旨!他眼里还有朕这个父皇吗?”殿内的官员们吓得纷纷跪倒,不敢出声。三位皇子站在一旁,脸上虽不敢表露,心中却暗自窃喜——苏彻抗旨,正好给了他们打压的机会。
苏瑾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苏彻在江南拥兵自重,如今又抗旨不遵,显然有不臣之心!儿臣恳请父皇下旨,削去他的江南王爵位,调兵前往江南,逼迫他回京!”
苏和与苏棠也纷纷附和,请求皇帝严惩苏彻。_h.u?a′n¨x`i!a¢n¢g/j`i!.+c~o^m+皇帝却沉默了——他知道,苏彻在江南威望极高,若真的派兵逼迫,恐怕会引发江南叛乱,到时候局面更难收拾。
沉思良久,皇帝终于开口:“罢了。传朕旨意,朕将于下月南巡,亲赴江南,看看苏彻究竟在江南做了什么,让他连朕的圣旨都敢违抗!”
皇帝南巡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江南百姓得知后,既期待又紧张——他们既想让皇帝看到江南的繁荣,证明苏彻的治理成果,又担心皇帝会为难苏彻。苏彻却十分平静,对秦槐说:“父皇南巡也好,让他亲眼看看江南的变化,看看百姓的生活,他便会明白,我为何不愿离京。”
一个月后,皇帝的南巡船队抵达江南。苏彻带着江南官员与士族,在运河码头迎接。皇帝走下龙舟,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惊讶——运河上商船往来不绝,岸边的百姓衣着整洁,脸上带着笑容,与他记忆中江南的破败景象截然不同。
“苏彻,这就是你治理的江南?”皇帝语气中带着几分审视。
苏彻躬身回应:“回父皇,江南能有今日,是百姓努力与朝廷支持的结果。儿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皇帝没有再说话,跟着苏彻,沿着运河岸边的街道前行。街道两旁挤满了迎接的百姓,可让皇帝意外的是,百姓们口中呼喊的不是“陛下万岁”,而是“苏元帅万岁”“江南王万岁”。有的百姓甚至捧着刚收获的粮食、缝制的衣物,挤到苏彻面前,热情地递给他,将皇帝冷落在一旁。
走到一处市集,皇帝看到市集内商品琳琅满目,丝绸、茶叶、瓷器摆满了摊位,商贩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脸上满是生意兴隆的喜悦。一名卖茶叶的商贩看到苏彻,连忙跑过来,笑着说:“苏元帅,您来得正好!这是今年新采的龙井,您尝尝!托您的福,我们的茶叶能卖到南洋,生意比以前好太多了!”
苏彻接过茶叶,笑着道谢,与商贩亲切交谈。皇帝站在一旁,看着百姓对苏彻的亲近与推崇,心中五味杂陈——他身为皇帝,从未受过百姓如此热烈的拥戴,而苏彻只是一个皇子,却在江南拥有如此高的威望。
随后,皇帝又参观了江南的学堂与水利工程。学堂内,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遍校园,教书先生告诉皇帝,这些孩子大多是之前无钱读书的贫家子弟,是苏彻开设免费学堂,让他们有了读书的机会;水利工程工地上,百姓们正热火朝天地修建堤坝,一名老农看到苏彻,激动地说:“苏元帅,有了这堤坝,我们再也不怕洪水了!今年的收成肯定会更好!”
皇帝看着这一切,心中的疑虑与不满渐渐消散。他终于明白,苏彻不愿离京,并非有不臣之心,而是真的牵挂江南百姓,真的想让江南变得更好。百姓们推崇苏彻,也并非苏彻刻意收买人心,而是他的治理成果实实在在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当晚,皇帝在帅府设宴。酒过三巡,皇帝看着苏彻,语气缓和了许多:“苏彻,今日朕看到了江南的变化,也看到了百姓对你的拥戴。你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朕的信任。”
苏彻起身,躬身道:“谢父皇认可。儿臣只是想让江南百姓过上安稳日子,让大夏的江山更加稳固。”
而其他几位皇子则摩拳擦掌,愤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