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祝英台的妹妹9

马文才翻身下马,便有跟随而来的家仆接过缰绳,将马牵到一边。~s′l-x`s~w/.!c-o.m+

云卿没想到故事里穷凶极恶的马文才会这般好说话,便有些惊愣。

马文才道:“怎么,我脸上有东西吗?”

云卿摇摇头,道:“多谢马公子出手相救,要不是你,王蓝田还不知要嚣张到几时。”

“我只是看不惯他自命老大,才不是为了帮你,道谢便不用了。”

马文才看着云卿白嫩的面孔,不解道:“说起来他要让人伤你,你为何还要替他求情,这是以德报怨吗?”

云卿:“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在下不过是不想他破坏大家入学的心情,更不想与他在这里浪费时间罢了。马公子方才也不是真的想射杀他,不是吗?”

马文才听此赞扬地看了云卿一眼,他是没有射杀王蓝田的意思,毕竟太原王氏在朝中有些根基,他还没有胆大到任性妄为的地步。

方才第一箭射中王蓝田的发髻,并不是射偏了,而是想要吓唬他一番。

这第二箭,自然也不会真的射向他的头颅。

马文才平生颇为自傲,凭借过人的家世和出众的能力,一向是目无下尘的。

他很少有能看得上眼的人物,不想刚入尼山书院,便遇见一个见识不凡的人。t_我#的¨书{?城?]{ %?更dx新′#>最}ˉ全2

他道:“在下杭州马文才,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云卿拱手道:“在下上虞祝云卿。”

马文才便道:“相逢即是有缘,以后在尼山书院,若遇到麻烦可来寻我,看在今日的交情上,我会助你一次。”

说完话,马文才好心情地抬脚迈入了尼山书院。

祝英台与梁山伯便走到云卿身边,道:“云卿,咱们还是快入书院吧,别误了入学的时辰。”

跟随一众学子进入尼山书院,便见院内绿树浓荫,处处皆规整。

祝英台感叹道:“原来书院是这个样子的,真是大开眼界了。”

一路进去,便到了交束修的地方,只听前头不断响起唱和声。

“鲁渊荀巨伯束修八两金,旁边座位,下一位……”

接下来是王蓝田,他递上名册,便听人报道:“太原王蓝田,束脩黄金一百两,请坐上等座位。”

王蓝田听了,便低声与那人道:“座位也不用太好,给我一个方便打瞌睡的地方就行了……”

再下一位就是马文才。′d-u¨s_h,u′8/8..\c?o′m_

他规规矩矩地递上名册,只道:“敢问夫子,书院里未上束修的还有多少?”

“尚有二十人。”

马文才便道:“凑个整数,一人十两,二十个人的束脩由我奉上,请夫子自行填上吧。”

那夫子听闻这番阔绰言论,便提醒道:“公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十个人的束修便是二百两黄金,你真的愿意为其他人交这束修?”

马文才点了点头,那夫子赞扬道:“马公子恩泽同窗,真是令人敬佩。”

马文才拜别夫子,便转身离开。

后面排队的学子知道此事,纷纷感叹马文才的善举。

要知道,来这尼山书院读书的不都是王蓝田这等家资富裕的人,也有不少耗尽家资,才凑足八两黄金的贫寒学子。

知道有这好事,其他人便接受了马文才的善举,在夫子的示意下先后离开。

最后,场上只剩云卿、祝英台和梁山伯。

夫子看着面前的三人,不解道:“其他人都走了,你们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梁山伯便道:“夫子,无功不受禄,学生们想要自行奉上束脩。”

听完梁山伯的言论,那夫子满目不解,好像在说,有便宜不占莫非是个傻的。

他道:“这位学子,我看你一身布衣,想来家中也不宽裕,接受马公子的善举,岂不是两处便宜?”

文人自有文人的傲骨,梁山伯自小便被母亲教导,不受嗟来之食,便推辞道:“学生们自有束脩,便不领受马公子的善意了。”

祝英台与云卿一同递上名册,只听那夫子翻开,念道:“上虞祝英台、祝云卿,束修黄金二百两。”

夫子本就是见钱眼开的主,见此便乐道:“你们二人上等座位。”

梁山伯被祝家兄弟二人的财大气粗给震撼到了,他一脸惊奇地看着二人,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身边的二位兄弟是士族出身。

等梁山伯将名册递上去的时候,那个夫子含笑的眼睛瞬间便顿住了。

“会稽梁山伯,束脩八两金。没有座位!”

梁山伯惊住:“为什么没有座位?”

祝英台:“夫子,尼山书院的束修向来都是八两金,梁山伯己经交足了束修,为什么会没有座位?”

“就从刚刚开始,束修调到十两金了,因此梁山伯没有资格入学。”

对于这一解释,祝英台与梁山伯都无法接受。

几人争执不下,云卿便道:“夫子,梁山伯的二两金我们帮他补上,还请你不要再为难。”

这回那夫子便拒绝道:“你们方才说无功不受禄,这少的二两金谁帮都不行。”

说完话,夫子不听三人说话,转身就离开了。

梁山伯见此,便顺着台阶往下走,祝英台怕他离开,便追了过去。

云卿看着走远了的二人,知道后续梁山伯入学的问题会通过山长解决,便不再担心他们。

一个人顺着书院的小径游逛起来。

“喂,你的那两位朋友呢,不是一首形影不离吗,怎么没跟你在一块?”

亭子里,马文才饶有兴致地看向孤单一人的云卿,笑道:“我听别人说,你们不肯接受我交上的束脩,有这回事吗?”

他手里转动起一把黑色折扇,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

云卿看着那把折扇,心里止不住叹气。

故事里的马文才极爱与梁山伯和祝英台作对,矛头该不会从这里就开始了吧?

云卿谨慎言道:“马公子的善意应该给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自己带了束脩,当然就不麻烦你了。”

听了云卿的说辞,马文才轻笑道:“你们上虞祝家自然不缺这点束脩,只是那梁山伯倒是很需要呢,没了我的善意,他连入学资格都没有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