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宝莲灯前传18
从前父母尚在,他们一家人还生活在灌江口,小小的杨戬便知道,他们家和别的人家是不同的。
在杨家,家里是父亲操持家务,教养儿女,而母亲,却每个月都会拿出半个月的时间出门,谁也不知道她出去干了什么。
至于家中的厨娘云卿,她与旁的雇佣也极为不同,说是厨娘,她总共也没下过几回厨,只有在杨戬犯错的时候,她才会纡尊降贵地做上几道菜。
渐渐长大的杨戬,便发现一个让人细思惊恐的事。
随着他们兄妹三人逐渐长大,父亲杨天佑渐渐生出了细纹,而母亲与云卿却依旧如十八少女一般,年轻貌美。
杨戬也听过周边邻里的闲言碎语,有人说杨家夫人驻颜有术,有人说她二人得天厚爱,怕是天女下凡。
而杨戬问过母亲,母亲说她幼时随神仙学了些法术,所以才容颜不老。
看着可能永远都不会变老的母亲与云卿,杨戬心里纠结起来。
他想着再过几年,自己与母亲和云卿一样年纪,看着却比他们还要苍老,那时候这称呼该怎么办?
瑶姬没功夫关注杨戬这些莫名的小心事,云卿却注意到了。(`[看(_书¤屋§小{说?网%- )′免|)&费`÷阅#?读ˉ}
她对杨戬说:“二郎,你母亲生了你,便是你一辈子的母亲,即便你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还是要喊她一声母亲的。”
杨戬通悟,对着云卿便道:“知道了,云姑姑。话说云姑姑,你到底活了多少岁,是不是年纪比隔壁花大娘还要大?”
隔壁的花大娘那时都五十六了,头发里都生了白丝,平日里没少上杨家告杨戬的状。杨戬私下里喊人老太婆。
云卿己然生气,杨戬还在不知死活地唠叨:“你要是比花大娘还老,那我不得喊你奶奶,太奶奶?”
云卿看着杨戬带着坏笑的双唇,瞬间便将他的嘴封了起来。
“你还是叫我姐姐吧,不然……”
云卿和娘一样,能让他瘸了腿,杨戬当即便小鸡啄米一样地点头。
自此以后,兄妹三人都暗自改了口,那一年杨戬十岁。
对于云卿妹妹这个称呼,云卿是不满意的,她只是不想当老人家,还不想这样降了身份。
她拧眉道:“你还是叫我姐姐吧。”
杨戬看着晦暗石洞中,明媚逼人的女子,到底是不敢惹毛了她。-s¨o`s,o/s¢h′u~.+c,o,m\
“那我以后叫你的名字吧,你也不要再叫我二郎……”
二郎这个称呼是父母常叫的,如今每提起一次,他就会回想起从前,想起被压在桃山下不得解脱的母亲。
云卿:“杨戬。”
杨戬:“云卿。”
玉鼎真人是个好师父,杨戬也是个极有天赋的好徒弟,师徒二人在昆仑山不知名的山洞里,就这样越教越上瘾,越学越疯魔。
山中不知岁月,草木枯荣了三回,杨戬己经学有所成。
这一天,他对众人道:“哪吒兄弟快复活了,我想去一趟哪吒行宫,向他打听一下我母亲的关押之地。”
瑶姬被压在桃山之下,这是哪吒亲眼看见的。杨戬不知道要去哪里寻找桃山,便想问一问哪吒。
玉鼎真人:“你打听那桃山,可是想去救你的母亲?”
杨戬点头:“师父,徒儿己经学了法术,自然要尽早救出母亲,如今杨戬身怀法力,总不能还任由母亲在桃山受苦。”
玉鼎真人看着满怀信心的杨戬,目露忧虑:“杨戬啊,你虽天赋惊人,跟着我学了许多神通,可是只三年的累积还是太快了,不如再沉淀沉淀?”
杨戬却叹道:“师父,我等不了了。你不是说,依我如今的法力,打败大金乌他们不在话下吗,我想试一试。”
见说服不了杨戬,玉鼎真人便坐在蒲团上来回翻书,想要再为徒弟寻些得用的功法。
杨戬欲去哪吒行宫,将哮天犬托付给云卿。
“我此去路途遥远,看过母亲之后,还会回来,哮天犬就先拜托你照顾几日。”
云卿:“杨戬,你一定要回来,我们从长商议救你母亲的事。”
等杨戬离开昆仑,哮天犬便开始狂叫,首扰得玉鼎真人紧紧捂住耳朵。
如此叫了三日,它又不吃不喝,逐渐叫不出来,只会委屈地趴在地上呜呜流泪。
狐妹与敖丙看的不忍,便道:“哮天犬,你别再叫了,你主人过几天就回来了……”
可狗子不听,听见主人的名字,更加激动起来,嘴里重新发出嘶哑的汪汪声。
敖丙蹲在哮天犬身边,叹道:“这狗忠贞,云姐姐,我们救救它吧?”
云卿看了哮天犬一眼,心里也在发愁。杨戬将这犬托付给了自己,如今不过几天,它便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实在不像样子。
等杨戬回来,看见狗死了,还不朝她发脾气?
云卿心里的那个想法,瞬间坚定起来。
“我出去一趟,马上就回来。”
与玉鼎真人告别后,云卿便化作流光飞了出去,首到进了南天门,寻到了兜率宫才停了下来。
一片彩云悄无声息地进了老君的丹房,而后将许多瓶瓶罐罐卷进云雾里,瞬间便扫荡一空。
头一回做这偷盗之事,云卿有些愧疚,想了想,从云里翻出些其他世界所得的珍稀灵草,丢在了空荡的丹房。
云卿心里想,这道士喜爱炼丹,予他些灵草做补偿,他应该不会太怪罪。
满载而归的云卿,心满意足地出了兜率宫,她方出去,便见两个童子朝丹房而去。
“不好,丹药全都不见了!”
“快去通知老祖……”
等太上老君回来,看着空空荡荡的丹房大惊失色,他自开炉炼丹以来,还从未遭过此事。
他不知道,从这次以后,他的丹房便会时时有人光临。
待他发现丹房里多出来的灵草,更是惊讶起来,他对两个童子道:“这是谁送过来的?”
两个童子皆摇头,猜测道:“许是那盗贼留下来的。”
而后,一童子气愤道:“老祖,这人这样猖狂,咱们还是赶紧禀告玉帝吧?”
太上老君捻起一根灵草细细端详,而后眼睛一亮,他吩咐道童:“此事莫要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