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张科长传授经验

李卫国揣着新领的工作证和办公用品清单,按照李怀德的指点,找到了位于厂区角落略显僻静的采购三科办公室。¢墈¢书_屋? ?首?发~推开刷着绿漆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劣质烟草和淡淡灰尘的味道扑面而来。

办公室里显得有些空旷,只有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正伏案写着什么的老同志。听到动静,他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岁月痕迹却透着几分精明的脸。

“你是…新来的李卫国同志吧?” 老同志放下笔,摘下眼镜,脸上堆起温和但略显疏离的笑容,“我是张福生,三科的科长。刚才李副厂长打电话来说过了,欢迎欢迎!”

李卫国连忙上前几步,微微躬身:“张科长您好!我是李卫国,今天刚来报到,以后请您多指教!”

“坐,坐!” 张福生指了指旁边一张空着的、落了层薄灰的椅子。李卫国坐下,快速扫视了一眼办公室:几张办公桌都空着,桌面上散乱地放着些票据本和算盘,墙角堆着几个鼓鼓囊囊的麻袋,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人不在,但事儿还在”的忙碌余韵。

“咱们三科啊,情况有点特殊。” 张福生慢悠悠地开口,带着老同志特有的腔调,“我们三科加上你我总共有十八个人。不过有一个人不出去采购,是我们三科负责统计你们采购数量的刘红英。

她负责的是所有采购员的工作分配、任务统计、报销等工作,每天都是在办公室坐班,打扫卫生,负责协调上传下达工作,还有就是你们所有要出去的采购任务都要去刘红英那里登记并且领取介绍信,你今天新来,你可以每次在他那多领取几张空白介绍信,拿来备用,我们三科出去采购的地方基本都是在乡下村子里面,村子里面是有民兵的,到时候你没有介绍信会被当做敌特抓起来的,就算到时候查清楚了也要厂里面保卫处去领人。?白\马′书.院~ ^追^蕞^歆_蟑/截\很麻烦。所以多带几张介绍信有备无患。

张科长介绍完刘红英刘姐后又指了指那些空座位,“至于这些个小子,猴精猴精的,这会儿指不定在哪个乡下公社套近乎,或者在哪个厂矿门口蹲点呢!咱们搞计划外采购的,就得像没脚的风筝,不能总拴在办公室里。”

他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浓茶,继续道:“咱们科的工作,跟一科二科那些按计划跑腿的不一样。讲究的就是一个‘活’字!厂里只要结果,不管过程。所以啊,科里也没那么多坐班的死规矩。只要你能完成自己当月的采购任务量,时间随你自己安排!在家睡觉都成!” 张福生说到这,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但这笑意很快又收敛了,语气变得严肃了些:“当然,这自由也不是白给的。完不成任务,那就有说道了。轻的,扣奖金,影响评级。重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卫国年轻的脸庞,加重了语气,“连续六个月都完不成基本任务量?那对不住,厂里不养闲人,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下车间当工人去!这可不是吓唬人,厂规上写得明明白白。′卡.卡*晓?税^惘? -最′新*漳+劫,庚*芯?筷?”

李卫国心里一凛,明白了这“自由”背后的沉重压力。但是想到自己可是身怀空间和签到系统的。瞬间感觉没有了压力

张福生话锋一转,语气又缓和下来:“不过卫国同志,你刚来,情况特殊。现在离农历新年也就个把月了,咱们厂的采购任务我们两个都是按照年度来结算和下达新指标的。你这会儿接手,时间太紧,硬给你塞任务也不现实,也显得咱们不近人情。”

李卫国虽然感觉没感觉到压力,但是也马上问了一下张科长自己每年的任务指标

“小李同志,根据厂里面的文件,你每年的指标为2000元的物资,下面采购员每个月的指标是50元,物资的价格也经常在变动,到时候你可以在我这拿一个物资的收购价格表,这个价格表就是你把物资交到厂里面,厂里面给你们的价格。至于你收购的价格,厂里面不管。”

他重新戴上老花镜,拿起一份文件:“我跟李副厂长也汇报过了。今年剩下的这点时间,就不给你硬性摊派任务了。你主要就是熟悉熟悉环境,了解了解流程。跟着科里其他人跑跑也行,或者自己出去摸摸门路、建立点关系都行。把采购的各个环节、需要打交道的部门、关键物资的渠道…都心里有个数。等翻过年,新任务下来了,你再正式上手,怎么样?”

这无疑是给李卫国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缓冲期和适应期。

“谢谢张科长!这样安排太好了!我一定抓紧时间熟悉情况,争取早日进入状态,不给科里拖后腿!” 李卫国立刻表态,心里也松了口气。看来这位即将退休的老科长,做事还是有分寸的,并非一味刁难新人。这宝贵的缓冲时间,对他这个有“秘密武器”的人来说,简首是量身定做的开局!

临出门前,张福生科长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叫住李卫国,语气带着过来人的叮嘱:

“对了,卫国同志,还有个要紧事。你这跑外勤,尤其是往乡下跑,有时候免不了要走夜路或者经过僻静地方。这年头,虽说治安大体还行,但小心驶得万年船。**抽空去趟保卫科,登记一下,办个持枪证。”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强调:“厂里给咱们采购三科的特殊岗位是配了枪的,手续齐全就能领一把。出去采买,身上带着‘家伙’,一来防身,二来万一遇到不长眼的想打咱采购物资的主意,也能镇得住场子!安全第一!”

李卫国闻言,心头猛地一跳!配枪?!这可是实打实的硬家伙!虽然他是转业军人,摸过枪,但在地方上能合法持枪,这分量和意义完全不同!一股属于军人骨子里的热血和兴奋感瞬间被点燃了。他立刻点头:“是!张科长!我待会儿就去办!”

抬腕看了看那块部队发的旧手表,时针己经指向了十一点。

“得,上午这点时间也干不了啥了。” 李卫国心里盘算着,

他转身又去了科里负责内勤的刘红英大姐那儿。

“刘姐,麻烦您,给开几张盖章的空白介绍信。” 李卫国递上自己的工作证。

刘红英是个爽快人,一边麻利地从抽屉里拿出盖好红章的空白信笺,一边笑着问:“哟,小李科长,这刚报到就准备开张啦?打算去哪片活动?”

“哪敢说开张,” 李卫国谦虚地笑笑,“这不张科长让我先熟悉熟悉嘛。下午我先去城里几个大市场和信托商店转转,摸摸行情,认认门脸。明天计划着去周边乡下跑跑,看看能不能联系上点老乡,建立些初步关系。这就算跟您报备一下行程了。”

“行!有想法!” 刘红英把几张带着红印章、能填上具体事由和目的地的空白介绍信递给他,“拿着!路上小心点!乡下路不好走,注意安全!”

揣好这关键的“通行证”,李卫国感觉底气又足了几分。看看时间,离午饭点还有点空档。

先去保卫科!领枪! 这个念头无比强烈地占据了脑海。张科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而作为一个曾经摸爬滚打在战场上的军人,对枪,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亲近和渴望。这年头,能合法配枪,本身就是一种身份和责任的象征,更何况,哪个血气方刚的男人,能拒绝一把属于自己的“老伙伴”呢?李卫国脚下生风,目标明确地朝着保卫科的方向大步走去。那沉甸甸的金属触感和火药的气息,仿佛己经在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