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玄鸟计算机

“这……”

在场的所有专家,都愣住了。\小_说+C?m,s, ?耕?芯\醉~全¨

这排机柜他们并不陌生。

这就是“苍穹”基地最核心的机密之一,由林舟在几个月前主导研发,并己在各关键部门投入使用的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代号——“玄鸟”。

在大家的认知里,“玄鸟”确实是革命性的。它比国内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快得多,也稳定得多,甚至还配备了一种被林舟称为“基础绘图软件”的神奇东西,能让工程师们在屏幕上首接画图,告别了繁琐的图纸修改。

可……它不就是一台快一点的计算机吗?跟上天揽月的卫星,有什么必然联系?

老吴眉头紧锁,嘀咕道:“林工,你把‘玄鸟’亮出来是什么意思?我们承认它是个好东西,算得快,但它总不能自己飞上天吧?”

“它不能飞上天。”林舟走到主控台前,那上面是一台连接着“玄鸟”主机的显示终端和一套在当时看来无比科幻的键盘鼠标。

“但它,能为‘天眼’插上翅膀,点亮眼睛。”

林舟坐了下来,十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舞动起来,发出一阵清脆的“噼啪”声。那熟练的姿态,仿佛他不是在敲击键盘,而是在弹奏一曲来自未来的华丽乐章。?狐·恋-雯.穴~ ~已?发`布?嶵!欣?章?截`

随着他的操作,主控台上那台巨大的球面显像管屏幕上,原本单调的命令行界面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他们从未见过的复杂程序界面和数据图表。

“吴总工,您刚才说,合成孔径雷达的实时成像处理,需要巨大的计算量,我们现有的计算机根本不可能在卫星上实现,对吗?”

林舟一边说,一边调出了一段模拟的雷达原始数据流。屏幕上,那是一片毫无规律的,由无数雪花点组成的杂波。

“现在,请看。”

他敲下回车键。

“玄鸟”机柜上的指示灯,闪烁频率瞬间加快了十倍!低沉的“嗡嗡”声,也陡然拔高了一个八度!

就在所有专家惊骇的注视下,屏幕上那片混沌的杂波,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飞速地梳理、重构、演算!仅仅过了不到五秒钟,一幅清晰的、带着网格线的黑白图像,便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那是一片模拟的沙漠地形,图像的中心,可以清晰地看到一辆卡车的轮廓,甚至连车头和车厢都能分辨出来!

“这……这……实时……实时成像?!”老吴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死死地盯着屏幕,嘴巴半张着,足以塞进一个鸡蛋,“五秒钟……它只用了五秒钟就完成了传统计算机几天的工作量?!”

“这还不是它的极限。?咸~鱼!看*书-罔. `最`鑫′蟑/劫·哽+歆~筷-”林舟的声音平静得可怕,“‘玄鸟’的核心,是并行计算架构,我们为此开发了专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如果将算法固化成硬件,处理速度还能再提升一个数量级。吴总工,现在您还觉得,实时成像是幻想吗?”

老吴张口结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林舟没有停顿,手指再次在键盘上舞动。

“王总工,您担心多载荷的协同管理与数据融合问题。”

屏幕上的画面再次切换。左边是模拟的雷达数据流,中间是通信转发器的信道分配图,右边是红外传感器的热源信号。三股庞大的数据流,如同三条奔腾的江河,涌向中央处理器。

而屏幕的中央,一个被林舟命名为“天眼os”的控制软件界面上,无数的指令和调度信息飞速闪过。Cpu占用率、内存分配、总线带宽……各种参数在毫秒之间动态调整,三套完全不同的系统,被完美地协调在一起,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互不干扰。

“‘玄鸟’的控制软件,可以做到毫秒级的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只要软件不出错,它就永远不会出错。”

紧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地球为背景的三维模型。

“还有您担心的复杂轨道计算与卫星姿态控制。‘玄鸟’的浮点运算能力,可以提前模拟出未来几十年的轨道衰变,并实时解算出最优的姿态调整方案,精度和速度,远超我们的实际需求。”

林舟站起身,最后调出了一个文件。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小巧的,只有巴掌大小的电路板三维模型,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比米粒还小的黑色方块。

“至于小型化、低功耗的星载计算机核心……它正是基于‘玄鸟’的集成电路技术,进行简化和加固而来。它的原理样机,半个月前,我们己经做出来了。”

一连串的演示,如同西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所有质疑者的脸上。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那些刚才还慷慨陈词,言之凿凿的专家们,此刻全都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一个个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困惑,以及一种世界观被彻底颠覆后的茫然。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在林舟和这台名为“玄鸟”的怪物面前,是何等地苍白和可笑。

他们还在为造出一辆能跑的自行车而绞尽脑汁时,林舟却己经默默地把航空发动机给造了出来!

最后,林舟按下了最后一个按键。

屏幕上,之前所有的复杂数据和图表全部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流畅得不可思议的模拟动画。

动画中,那颗在图纸上被他们认为是“幻想”的“天眼”卫星,正静静地悬浮在深邃的宇宙中。蔚蓝色的地球在它身下缓缓转动。

随着一道道无声的指令,卫星两侧巨大的太阳能帆板,如同雄鹰的翅膀般,优雅地展开,对准了太阳。

紧接着,它腹部的雷达天线开始转动,一道道无形的电波扫向地面,云层在它面前薄如蝉翼。

地球的另一端,一个红色的热源信号突然亮起,卫星顶部的红外探头瞬间捕捉到了它,一道预警信息立刻通过通信天线,传回了地面指挥中心。

整个过程,科幻、流畅、完美,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看着屏幕上那如同科幻电影般的场景,再看看眼前这排代表着“未来”的,正闪烁着星辰般光芒的计算机,所有的质疑声,都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