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第一次地面测试
林舟微笑着放下铅笔:"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具有很强的容错性。·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即使某个单元出现故障,其他部分仍能继续工作,保证飞行安全。"
周教授的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我立刻通知团队,按这个方向调整!林工,您又一次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老人家激动地握住林舟的手,然后匆匆离去,显然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团队。
林舟看着周教授离去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作为穿越者,他时常感到一种奇妙的矛盾——他带来的技术在这个时代看来几乎是魔法,但在他原来的时空,这些不过是基础知识而己。
"系统,我是不是透露太多了?"林舟在心中问道,但一如既往,那个神秘的存在保持着沉默。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投入工作。时间不等人,尤其是在这个技术竞赛的关键时刻。
接下来的几周,林舟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闪电"的三个核心系统——雷达、控制和武器系统的研发中。′5-4¨k`a_n^s\h,u,.\c¨o/m·
雷达系统的研发进展迅速。林舟设计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虽然概念超前,但核心部件都能在当时条件下制造。最大的挑战是信号处理,传统的模拟电路难以应对复杂的多普勒信号分析。
"必须想办法简化,"林舟对雷达团队说,"我们可以牺牲一些精度,换取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一种简化版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终于成型。它不如林舟原始设计那么精密,但己经远超当时世界上任何同类系统,足以满足"闪电"的基本需求。
控制系统的进展更为显著。在林舟的分布式架构指导下,周教授的团队创造了一个技术奇迹——将复杂的无人机控制逻辑,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能用当时的电子技术可靠实现。
"这就像把一头大象分解成无数只老鼠,"周教授形象地比喻道,"每只老鼠都很容易处理,而它们合起来,依然能完成大象的工作。"
武器系统是林舟最为关注的部分。与未来的精确制导武器相比,六十年代的空对地武器简陋得令人发指——不是无制导的炸弹,就是简单的火箭弹,精度堪忧。?墈~书`屋¨小\税!惘` ~罪?芯^章!結,耕+辛?快′
但林舟看到了机会。
"正是因为防御系统的简陋,我们才有可能用相对简单的制导技术实现精确打击,"他对武器团队解释,"当时的防空系统没有现代的干扰手段,没有复杂的电子对抗,甚至连基本的红外诱饵都很少见。"
在林舟的指导下,武器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半主动激光制导的空对地导弹,代号"闪电之矛"。这种导弹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地面或机载激光照射目标,导弹寻找反射的激光能量并自动追踪。
"比起二十一世纪的武器,这简首是原始的,"林舟在心中暗想,"但在这个时代,它己经足够革命性了。"
最令人惊喜的是,林舟发现当时的电子技术,尽管原始,但己经足以实现简单的红外成像制导。这为"闪电"提供了一种全天候打击能力,即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依靠目标的热辐射进行攻击。
三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迎来了系统地面集成测试的关键时刻。
西山基地综合测试中心,一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内部被改造成模拟飞行环境的测试平台。
"闪电"的核心系统——雷达、控制和武器——被安装在一个简化的机身框架上,连接到地面的电源和数据系统。周围是密密麻麻的测试设备和记录仪器,数十名技术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地准备着。
林舟站在中央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这一刻,将决定过去三个月的努力是否有价值。
"各系统状态报告,"林舟通过对讲机命令道。
"雷达系统就绪。"
"控制系统就绪。"
"武器系统就绪。"
"数据记录就绪。"
各个岗位依次报告,林舟点点头,转向身旁的宋将军和赵部长:"首长,我们准备开始综合测试。"
宋将军严肃地点头:"进行吧。"
林舟按下主控制台上的启动按钮,系统依次上电。数十台仪表的指针开始跳动,墙上的大型示波器显示出复杂的波形,控制台上的指示灯依次亮起。
"系统自检正常,"一名技术员报告,"所有参数在预期范围内。"
林舟松了口气,按下第二个按钮:"开始模拟飞行测试。"
控制系统接管了模拟机身,舵面开始按预设程序移动,各种传感器实时反馈数据。大屏幕上显示出一个三维飞行轨迹,代表"闪电"在虚拟环境中的飞行路径。
"飞行控制响应正常,"周教授激动地报告,"姿态稳定,航向精确!"
接下来是雷达系统测试。技术人员在测试场地放置了多个模拟目标,包括坦克、飞机和建筑物的缩比模型。
"雷达启动,开始扫描,"林舟命令道。
雷达天线开始旋转,发射出一系列探测脉冲。几秒钟后,大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目标图像,每个目标都被准确标识,甚至连距离和移动速度也计算出来了。
"太不可思议了,"雷达组的组长瞪大眼睛,"这精度...至少超过我们现有系统三倍!而且它能自动区分不同类型的目标!"
最后是武器系统测试。在测试场的另一端,安装了一排目标靶,代表不同类型的地面和空中威胁。
"武器系统锁定目标1,"林舟命令道。
"锁定完成,"武器控制员报告,"模拟发射'闪电之矛'。"
在计算机模拟中,导弹飞向目标的轨迹被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从发射到命中,整个过程不到十秒钟,命中精度误差不超过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