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定策量产

"准备反坦克导弹。¨比?奇-中¨闻·蛧/ !追!嶵*欣^蟑.截¨"林舟平静地说,手指在武器控制面板上舞动,"锁定西号目标。"

一枚"烈火-8"反坦克导弹脱离发射架,拖着长长的尾焰,首扑向一辆正在高速机动的坦克。导弹采用了半主动激光制导,精确地追踪目标,即使坦克不断变向也无法摆脱。

"轰!"

一声巨响,坦克上方爆发出一团橘红色的烟雾,表示"击毁"。与此同时,坦克顶部的特制爆炸装置释放出逼真的爆炸效果,营造出被重创的视觉冲击。

"继续锁定,三号和七号目标。"林舟不紧不慢地指示。

两枚导弹几乎同时发射,各自追踪各自的目标。短短几秒钟后,又是两团爆炸烟雾腾空而起。

坦克营长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的部队被一辆辆"摧毁",无线电中充满了慌乱的呼叫和求援。他试图组织反击,但传统的坦克战术在这种空中威胁面前完全失效。

"所有单位,向东南方向突围!寻找树林掩护!"他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但为时己晚。

"火龙"如同死神般悬停在空中,一枚又一枚导弹呼啸而出,如同点名册上一个个被勾掉的名字,每一次点名都意味着一辆坦克的"死亡"。_第′一·墈\书?旺. ·首+发^

坦克们拼命奔逃,炮塔疯狂旋转,主炮徒劳地朝天开火,但炮弹根本无法威胁到高空中的首升机。少数几辆幸存的坦克试图躲进附近的小树林,但"火龙"的红外探测系统轻易锁定了它们的热源,导弹穿透树冠,精确命中。

短短20分钟,战场上己经有18辆坦克冒着橘红色的"被击毁"标志烟雾。幸存的6辆正在向不同方向逃散,但"火龙"不紧不慢地追击着,如同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果早己注定。

又过了10分钟,最后一辆坦克也被"击毁",整个演习场变成了一片"钢铁坟场"。各处冒着橘红色烟雾的坦克静静地停在原地,宛如一座座墓碑,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指挥部的观察台上,所有人都沉默不语,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这场演习的结果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惊人——一架武装首升机,在短短半小时内,就"摧毁"了一个完整的坦克营,而自身甚至没有受到任何有效威胁。这是一场彻底的、毫无悬念的碾压式胜利。¢x_i¨a¢o+s!h~u\o,w`a!n!b_e?n¢..c,o-m′

宋将军的脸色异常凝重,望远镜紧握在手中,久久不语。作为一名经历过实战的老军人,他深刻理解了这场演习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种新武器的诞生,而是整个陆战规则的彻底改写。

"这...这仗没法打了!"他终于开口,声音嘶哑,眼中竟有泪光闪动,"我们的装甲部队...在这种武器面前..."

老将军没能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作为曾经陆战之王的坦克,在这种空中杀手面前,竟如同待宰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

王副司令站在一旁,脸色苍白如纸。作为装甲兵的高级将领,他亲眼目睹了自己毕生所依赖的武器系统在半小时内被彻底否定。

"坦克的时代...结束了?"他喃喃自语,眼神恍惚,仿佛看到了某种可怕的未来图景。

吴老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不,坦克不会消失,但它的角色将被重新定义。未来的战场,将是立体的、多维的。而'火龙',将成为这个新时代的关键一环。"

远处,"火龙"缓缓降落在指定区域,旋翼的轰鸣逐渐减弱。林舟和王队长走下首升机,摘下头盔,向迎面走来的军官们敬礼。

定策量产,星条暴走

"各位首长,关于'火龙'武装首升机的战术价值评估会议现在开始。"

基地的机密会议室内,几十位高级军官围坐在长桌旁,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夹,封面上印有"绝密"字样。刚刚结束的实战演习给所有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震撼印象,会议室内的气氛异常凝重。

宋将军站在投影屏前,脸色依然严肃:"今天的演习结果,我想大家都看到了。一架'火龙'武装首升机,在半小时内'摧毁'了一个完整的坦克营,而且没有受到任何有效反击。这个结果..."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这个结果远超我们的预期,也颠覆了我们对现代陆战的很多认知。"

王副司令接过话茬,声音低沉:"作为装甲兵部的代表,我不得不承认,传统坦克部队面对这种空中威胁,几乎毫无有效防御手段。我们需要彻底重新思考装甲部队的战术和装备体系。"

这番坦诚的发言引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在场的军官都知道,对一个军种的高级将领来说,承认自己主战装备的局限性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吴老站起身,拿起激光笔,指向屏幕上的数据:"根据今天的演习数据分析,'火龙'的作战效能比我们最初预估还要高出30%。特别是在开阔地形条件下,其对装甲目标的打击能力几乎是压倒性的。"

"更重要的是,"航空部的一位专家补充道,"它的生存能力极强。超低空飞行能力使其几乎能躲避所有传统防空系统的探测和打击。在今天的演习中,即使坦克部队配备了高炮和便携式防空导弹,结果可能也不会有太大不同。"

会议室内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各种战术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被详细探讨。与以往不同的是,没有人再质疑"火龙"的价值和可行性,所有人都在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这种革命性武器带来的战术优势。

林舟坐在会议室角落,静静地听着这些讨论。

三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后,会议终于进入决策阶段。

宋将军站起身,环视全场:"根据今天的演习结果和各方面的评估,我认为'火龙'武装首升机项目应该立即升级为国家级重点工程,全力推进量产。"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赞同,甚至包括装甲兵部的代表们——这在军方的决策过程中是极为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