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黑丝”现世

林舟点点头,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屏上的数据曲线。,2¢c+y+x*s′w¨.′c?o`m~高温石墨化是整个工艺中最危险的环节,温度过高会烧断纤维,温度过低则无法达到理想的石墨化程度。

"第一段温度上升速度调慢,每分钟3度。"

"第二段保持现状。"

"第三段温度上限提高到2800c。"

林舟不断发出指令,技术员们紧张而有序地执行着。整个高温石墨化过程持续了近四个小时,期间,林舟一直保持着高度警觉,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

"高温石墨化完成,纤维进入表面处理系统。"

表面处理是最后一个工艺环节,也相对简单一些。在这里,碳纤维表面会进行电化学处理,然后涂覆一层特殊的浆剂,以增强其与树脂的结合性。

"表面处理正常进行,电化学氧化电流稳定。"

"浆剂涂覆均匀,厚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林舟松了口气,走到生产线的末端。如果一切顺利,世界上第一缕由龙国自主生产的连续碳纤维丝束将在这里诞生。

表面处理完成后,经过烘干,纤维进入最后的收卷系统。+m_i!j+i~a_s~h,e`._c+o!m/整个厂房陷入了诡异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收卷装置上,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突然,一缕乌黑发亮的细丝从设备末端探出头来,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

"出来了!出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整个厂房顿时沸腾起来。

那缕黑色的纤维丝束如同最精美的黑色丝绸,缓缓从机器末端被引导到巨大的收卷轴上,均匀地缠绕起来。

林舟的眼睛湿润了。这一刻,他等了太久太久。从设计图纸的那一天起,他就无数次幻想过这个场景——龙国自己的碳纤维,世界上最先进的材料之一,将在这个刚刚掌握核武器的国家诞生。

"继续监控,保持稳定生产。我去通知赵部长。"林舟声音略微颤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快步走到办公室,拿起电话,拨通了赵部长的专线。

"赵部长,我是林舟。'碳鸟'项目有了小突破,请您和'苍鹰'计划的核心成员来一趟西郊基地。"

电话那头,赵部长明显愣了一下,"什么突破?重要吗?"

林舟轻笑一声,"很重要,但具体内容不方便在电话里说。!薪/完`本?神?栈* ^蕪_错`内?容.请尽快过来,亲眼看看。"

放下电话,林舟又打给了几位关键专家,尤其是那些曾经对"苍鹰"计划持最强烈质疑态度的老专家们。

电话里,他只说了同样的话:"有个小突破,请您务必来看看。"

两小时后,赵部长带着一群神情紧张的专家们匆匆赶到了西郊基地。他们被紧急从各个会议和工作岗位上召集而来,心中既期待又疑惑。

"林工,什么重要发现非要我们亲自来看?"航空研究院的陈院士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这位老先生当初对林舟的"狂妄"言论提出过最激烈的质疑。

"是啊,正在开重要会议呢。"材料研究所的王教授也跟着抱怨,但眼中却掩饰不住好奇。

赵部长没说话,只是紧紧盯着林舟的表情,试图从中读出一些信息。在多次合作中,他已经摸清了这个年轻人的性格——林舟从不夸大其词,如果他说"重要",那肯定不同寻常。

"各位稍安勿躁,马上就知道了。"林舟神秘地笑了笑,领着众人穿过层层警戒,来到那座特殊的厂房前。

厚重的防爆门缓缓打开,一股混合着机油、金属和化学品气味的空气扑面而来。众人走进厂房,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一台巨大的、从未见过的复杂机器占据了厂房的大部分空间,各种管道、仪表和控制面板密布其上,闪烁的指示灯和运转的机械部件显示它正在满负荷工作。

"这...这是什么?"电子工业部的徐总工瞪大了眼睛,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造坦克的时候可没见过这玩意儿。"军工部的一位老工程师咕哝道。

赵部长眯起眼睛,观察着这台庞然大物,心中已经隐约猜到了什么。他转向林舟,"这就是你这几个月神神秘秘在忙的事情?"

林舟点点头,但没有立即解释,而是示意众人跟他往生产线的末端走去。那里,一个巨大的卷轴正在缓缓转动,上面缠绕着一种乌黑发亮的细丝。

"看,这就是我要给各位看的'小突破'。"林舟走到卷轴旁,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这是...什么纤维?"材料研究所的王教授好奇地走近,眯起眼睛仔细打量那些黑色的细丝。作为材料专家,他对各种纤维再熟悉不过,但这种乌黑发亮、带着金属光泽的细丝,他从未见过。

"稍等。"林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把军用匕首。这把匕首是特种钢制造的,锋利无比,军队中用来切割硬物。

众人疑惑地看着林舟的动作,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林舟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小心翼翼地从卷轴上捏起一缕细如发丝的黑色纤维,将其绷直。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他高高举起匕首,然后用力向那缕细丝劈去!

"铮!"

一声清脆的金铁交鸣之声响起,火花四溅!匕首被弹开,而那缕看似脆弱无比的黑色细丝,竟然毫发无损!

整个厂房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赵部长瞪大了眼睛,手中的笔记本"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甚至没有弯腰去捡。

材料研究所的王教授张大了嘴,像条缺水的鱼一样喘息着,脸色由红转白再转红,几乎要晕过去。作为一名研究了几十年材料的专家,他太清楚刚才那一幕意味着什么——那根细如发丝的纤维,竟然硬度超过了特种钢!

"这...这不可能..."航空研究院的陈院士喃喃自语,不自觉地揉着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