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北狄人学会了中原的孙子兵法?
苏婉晴不是不心动,只是她比谁都清楚,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不只是一份心意那么简单。
孟景是身份尊贵的当朝太子,而她什么都没有。
“配得上!”孟景脱口而出,他往前走了一步,急切地解释道:“我心悦于你,与你的家世无关!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是你的才情,你的善良,是你站在画架前专注的样子,是你为小猫撑伞的温柔,这些比任何家世门第都珍贵!”
他看着苏婉晴,一字一句,郑重无比的道:“我的身份确实会带来一些麻烦,我父……我的长辈或许会有顾虑。但这些,都由我来解决。我今日将心意说与你听,并非要你立刻给我答复,更不是要你为我承担什么。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心悦于你,并愿意为你扫平前路所有的障碍。”
“你只需……给我一点时间,也给你自己一点时间。可以吗?”
孟景的话坦诚又真挚,而且没有半分强迫,只是为了等待一个答案。
苏婉晴抬起头,她看着眼前这个紧张到手心出汗,但依然努力挺直脊背为自己许下承诺的男子,心中最后那点不安的感觉被彻底抚平。
她缓缓的,郑重的再次点了点头,这一次她脸上终于洋溢着笑容。
孟景终于解开了长久以来的心结,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起来。
他不再是那个独自在窗前叹气的忧郁太子,就连眉眼间多了许多鲜活的生气。
就在王府的后花园里洋溢着甜蜜气息的时候,前院书房的气氛已凝重如铁。
花无眠正站在舆图前,手指点在京城外一处名为“西风渡”的渡口上。
“这里是孙掌柜最有可能选择的出货地点。”
孟煜城站在她身侧看着地图,“西风渡鱼龙混杂,来往商船极多,确实是最好的掩护。”
影一单膝跪在地上,呈上一份最新的密报。
“娘娘料事如神,我们的人回报,孙掌柜手下的几大管事已经全部秘密集结,并且在西风渡附近租下了好几个临水的货仓。同时有大批人手正从四面八方朝西风渡靠近,看样子是准备进行一次规模空前的物资转运。”
花无眠接过密报快速扫过,“时间呢?”
“三日后的子时,”影一继续回答:“我们安插在他们内部的人传出消息,北狄的接头人也会在那个时候乘船抵达西风渡与孙掌柜当面交接。”
“好,”花无眠将密报拍在桌上,“就在此时,一定要做到悄无声息,万无一失。”
孟煜城看向影一,十分严肃的下达命令:“传令下去调集所有在京影卫连同皇家护卫队,三日后子时之前,必须将西风渡给我围住!水路陆路不要给我放过任何鬼鬼祟祟之人。”
“是!”
“另外,飞书传信给镇西大将军,让他调动北境边军在西风渡外围五十里处设下第二道防线。孙掌柜这条鱼要抓,北狄来的那些杂碎也一个都不能放跑!我倒要看看拓跋修明能不能沉得住气!”
“属下明白!”影一领命,身影瞬间消失在书房内。
影一走后,书房里只剩下花无眠和孟煜城二人。
孟煜城走到花无眠身后伸手环住她的腰,将下巴轻轻搁在她的肩上。
“夫人,这次多亏了你。”
若不是她心思缜密,从花家那几个蠢货身上抽丝剥茧揪出了孙掌柜这条线,恐怕现在他们还被蒙在鼓里,任由北狄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往北境。
花无眠靠在他怀里,原本紧绷的身体逐渐放松下来。
“我们是夫妻,说这些做什么。”
她转过身伸手抚平孟煜城眉宇间的褶皱,“拓跋修明诡计多端,他布下这么大的局但是三年来从未现身,他真的会把最重要的交接地点这么轻易地暴露出来吗?”
孟煜城握住她的手,“不管他有什么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不过是徒劳,我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他只要敢来就别想走。”
他的话里带着曾经身为大将军的绝对自信,花无眠点点头,也许是她多虑了。
令二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抓捕行动的前一天夜里,又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信送到了煜王府。
这封密信送进来的时候信封上还带着血,影一的脸色前所未有的难看。
“王爷,王妃娘娘,我们安插在孙掌柜身边的探子……暴露了。”
孟煜城一把夺过信件,信纸被血浸透,上面只有几个歪歪扭扭的字:计划有变,西风渡是陷阱,速撤!
字迹戛然而止,最后一笔拖出长长的血痕,很显然写这封信的人已经遇害了。
书房里的空气瞬间降至冰点,花无眠的身体僵住了。
孙掌柜居然察觉到了?他不仅察觉到了,还用清除了内鬼,并且将计就计,在西风渡设下了一个反包围的陷阱!
原本一场十拿九稳的瓮中捉鳖,现在变成了一场充满了未知变数的生死搏杀。
“他怎么会发现的?”孟煜城将那张带血的纸条捏得粉碎,周身杀气翻涌。
花无眠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的大脑飞速运转。
“我们的人手调动太过频繁,规模也太大,禁军、影卫、皇家护卫队……孙掌柜在京城经营多年,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情报网,他一定是察觉到了京城兵马的异常调动,或许,拓跋修明一直在背后辅助他。”
“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花无眠猛地抬头看向孟煜城,“我们的主力已经全部派往西风渡,如果那里是陷阱,那孙掌柜真正的运粮路线又在哪里?”
二人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双方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震惊——调虎离山!
拓跋修明竟然跟他们玩了同一招!
他用一个假的交易地点吸引了他们所有的兵力,而他自己则会趁着京城防卫最空虚的时候,从另一条他们意想不到的路线上完成真正的物资转运!
三年,让拓跋修明卧薪尝胆,让一个北狄人学会了中原的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