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巨额融资,工业革命的雏形
“我……我赵家,愿存三十万两!”
“我孙家,也存二十万!”
“还有我……”
一时间,密室之内,群情激昂。这些在商海中浸淫了一辈子,将“一文钱掰成两半花”视为信条的精明商贾们,此刻,却如同见到了神迹的信徒,挥舞着手中的银票,争先恐后地向李睿这位新晋的“财神爷”表达着自己的“虔诚”。
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的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存款”游戏。
他们正在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与眼前这个年轻人,和他背后那台正在高速运转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战争与工业机器,进行一次深度的绑定。
这是一场豪赌。
赌的是辽西的未来,也是他们自己的未来。
最终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辽西银行的第一笔“储蓄业务”,便吸纳了来自江南商会的总计超过两百万两白银的巨额存款!
这个数字足以让户部尚书毕自严,当场幸福得晕过去。
它甚至已经超过了大明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的一半!
当李睿看着金库里,那堆积成山的、足以闪瞎人眼的白银时,即便是他也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w.a,n_z\h?e,n¢g?s¨h-u/k′u\.!c′o?m~
他知道自己终于有了,将脑海中那些更加宏伟、也更加烧钱的蓝图,变为现实的资本!
一场由他主导的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的雏形,即将在辽西这片土地上,正式拉开序幕!
……
第二天,李睿便召开了“辽西总兵府第二次全体军政扩大会议”。
会议之上他意气风发,对着麾下所有核心将领和部门主事,宣布了一系列,让所有人都为之热血沸腾的,全新计划。
“第一!军事扩编!”
李睿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沙盘之上。
“我宣布‘镇辽军’,将进行第一次全面扩编!在原有三千人的基础上,再增设两个步兵营,一个重骑兵营!总兵力,将达到六千人!”
“同时!”他的声音,变得高昂起来,“我辽西水师,正式成立!以从天津卫接收的三千漕军为骨干,再招募两千新兵,组建一支五千人的常备水师!王老三!”
“末将在!”王老三,这位如今已经挂着“水师总教官”头衔的悍将,激动地出列。
“我给你五十万两白银!我不管你是买,还是抢!半年之内,我不仅要看到我们那两百艘漕船,全部改装完毕!我还要看到,至少二十艘,按照我们研究院新图纸打造的‘飞剪船’,下水服役!”
“我要让我们的‘玄鸟’黑旗,不仅飘扬在辽西的土地上,更要飘扬在,从辽东到江南的万里海疆之上!”
“末将……遵命!”王老三吼得是声嘶力竭,脸上的横肉,都在颤抖。^求′书?帮· .无¨错?内·容,
“第二!工业升级!”
李睿的目光,转向了孙老铁和那几位从登莱“交流”来的火器专家。
“研究院的预算,翻十倍!”他掷地有声地说道,“我给你们一百万两!我不要你们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
“材料研究所,给我建立一个专门的‘特种钢’冶炼厂!我要你们,在半年之内,必须攻克‘炮钢’的量产技术!我要我们的‘赤龙’炮,能承受住更猛烈的膛压,打出更远的射程!”
“机械研究所,你们的任务,就是将‘蒸汽机’的图纸,给我变为现实!我不管你们要失败多少次,要烧掉多少煤!一年之内,我必须听到,第一台蒸汽机的轰鸣声,在我们辽西的土地上响起!”
“化学研究所,除了继续完善颗粒火药和无烟火药,你们还要立刻上马两个新项目——‘硫酸’和‘纯碱’!这是所有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是我们未来,制造化肥、玻璃、染料的根本!”
蒸汽机!硫酸!纯碱!
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汇,听得孙老铁等人,是云里雾里。但他们看着李睿那双充满了无穷智慧和自信的眼睛,他们的心中,便涌起了无尽的信心!
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场,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事业!
“第三!民生为重!”
李睿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自己的妹妹,李月以及那些民政司的官员身上。
他的语气,变得温和,却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有了钱我们更不能忘了,我们发展的根本是为了什么。”
“我再拨五十万两,用于民生建设!”
“‘保安堂’,要扩建!我们不仅要有‘赤脚医生’,我还要建立辽西第一座,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心医院’!我要从西洋,请来最好的外科医生,让他们来教我们如何处理创伤,如何进行手术!”
“‘夜校’也要升级为‘辽西总学堂’!我们不仅要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我还要开设‘物理’、‘化学’、‘算术’、‘地理’等全新的课程!我要为我们的未来,培养出,第一批真正拥有‘科学’思想的人才!”
“还有,修路,建桥,兴修水利……所有能让百姓们,过上更好日子的事情,你们都可以放手去做!钱不够,我给!人不够,我调!”
“我要让辽西,成为整个大明,不是整个天下,所有流离失所的百姓,都向往的人间乐土!”
一个又一个,充满了雄心与魄力的宏伟计划,从李睿的口中,清晰而又坚定地,宣布了出来。
整个议事厅内,所有的人都被他描绘的这幅波澜壮阔的蓝图,给彻底点燃了!
他们的血液,在沸腾!
他们的心脏,在狂跳!
他们仿佛看到,一个全新的、强大的、文明的、富庶的工业化帝国,正在他们的手中缓缓地升起!
……
而就在李睿,踌躇满志地,准备在辽西这片试验田上,大展拳脚之时。
他并不知道历史的车轮,并不会因为他的出现,而停下它那残酷的脚步。
一场比“己巳之变”,更加凶险,也更加致命的巨大危机,正在遥远的陕西,那片被饥饿和绝望笼罩的土地上,悄然酝酿。
一个名叫“李自成”的驿卒,因为驿站被裁撤,走投无路之下,举起了反抗的旗帜。
他不会知道,他这只在绝望中扇动翅膀的“蝴蝶”,将在未来的十几年里,掀起一场,足以将整个大明王朝,都彻底埋葬的……
滔天风暴。